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泌乳率、乳汁分泌量、出院后4周的回奶发生率、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泌乳率高、乳汁分泌量增多、产妇出院后回奶率低(P<0.05),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P<0.05).结论采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能有效促进产妇保持泌乳,提高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按摩联合穴位刺激对母婴分离早产儿初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82例母婴分离早产儿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n=42)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按摩联合穴位刺激。两组产妇护理干预从产后24 h开始,一直持续到早产儿回归初产妇身边。比较两组初产妇的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7 d内的泌乳量及胀痛程度;30 d纯母乳喂养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泌乳Ⅱ期启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30 d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2,χ2=5.996,P<0.05);两组产妇产后第1 d泌乳量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1、0.475,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泌乳量有所增加,且观察组产后第3 d、5 d、7 d的泌乳量大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2.067、2.329、2.744、2.549、2.424,P<0.05)。结论:按摩联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因早产或抢救原因转入新生儿中心或其它科室,不得不与婴儿分离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2组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产后4天内乳房肿胀率、产后42天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第4天泌乳量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保持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朱春阳 《河北医学》2016,(9):1572-1574
目的:探讨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的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母婴分离的初产妇采用SAS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知识干预、乳房按摩、模仿早期吸吮等乳房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乳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乳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房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进产妇产后乳房护理知识,增加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对泌乳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146-1147
探讨剖宫产术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足月妊娠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初产妇为观察组,50例足月妊娠自然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后均实行母婴早期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措施,监测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较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剖宫产是影响产妇泌乳的重要因素。结论:为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我们采用以下对策:①帮助母亲建立信心;②协助产妇正确哺乳;③乳房护理;④做好母亲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6.
廖红  李婉容  李明丽 《河北医学》2016,(7):1182-118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经产道分娩率86.00%,高于对照组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h 出血量(259.03±33.47) mL,对照组产妇产后24h 出血量(378.14±39.0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产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纯母乳喂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泌乳功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有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产妇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12小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实施、指导与有效母乳喂养的督促,观察产妇产后3~5天乳房泌乳量。结果观察组在产后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结论产后12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促进泌乳、增加泌乳量、预防产后乳房胀痛,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产后延续护理在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产后连续性护理。1个月后,通过随访观察产妇EPDS评分、对母婴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等。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出院1个月后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延续护理在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和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消除产妇的负面情绪,在母乳喂养技巧、母婴知识的掌握上有所帮助,值得在初产妇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旁加奶配合母乳喂养对初产妇泌乳情况及母乳喂养自信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于新北区奔牛人民医院分娩的9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母乳喂养,并给予相关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乳旁加奶技术。对2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母乳喂养自信心、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产后24 h、产后48 h、产后72 h泌乳量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产后24 h、产后48 h、产后72 h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reastfeeding self efficacy scale,BSE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产后24 h、产后48 h、产后72 h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66.67%、86.67%、97.78%,比对照组的46.67%、66.67%、77.78%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产后乳房并发症发生率为1 5.56%,比对照组的33.33%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初产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母婴床旁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及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将临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科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38例初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分组,2019年6—12月收治的119例初产妇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母婴干预,2020年1—6月收治的11 9例初产妇为试验组,实施母婴床旁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新生儿照护能力评分、母乳喂养知识评分、产后泌乳情况和新生儿不同时间段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干预后,2组新生儿照护能力评分、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初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的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3 d、出生后5 d、出生后7 d、出生后10 d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干预,可明显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促进产后泌乳,有效提升新生儿不同时间段纯母乳喂养率,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产妇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作用。方法:对所管辖社区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管理的12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1周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促使产妇尽快泌乳,增加产后泌乳量,并且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对产妇与婴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对母婴分离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母婴分离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产妇实施乳房穴位按摩,比较2组产妇满意度及产后3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对照组满意度83%,观察组产后3个月母乳喂养率90%,对照组喂养率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母婴分离初产妇实行乳房穴位按摩,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婴儿喂养费用、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时模仿早吸吮对母婴分离后产妇泌乳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母婴分离产妇以掷币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定时模仿早吸吮。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泌乳率、乳汁分泌量。结果实验组母亲产后在24 h内的泌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135,P=0.006);而在48 h和72 h内实验组和对照组泌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产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每天的乳汁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1、0.023)。结论采用定时模仿早吸吮对母婴分离的产妇能有效促进其泌乳,提高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邓开姣  高显舜  党从霞 《海南医学》2022,(15):2034-2037
目的 探究“三早”健康教育配合护士-家属联合支持辅助手法按摩对初产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85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将行常规产后护理的89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施“三早”健康教育配合护士-家属联合支持辅助手法按摩模式下的产后护理的96例产妇作为观察组。1周后记录两组产妇泌乳量和乳房胀痛情况,根据母乳喂养自信心评分量表(BSES)评估两组产妇产后第3天,第15天及第30天的BSES评分情况,在产妇分娩6个月后评估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汁量足、量中、量少例数占比分别为38.54%、42.71%、18.75%,对照组为21.35%、40.45%、38.20%,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发生率为13.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产后第3天B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产后第15天和第30天的BSES评分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联合生大黄芒硝外敷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的应用价值。方法 267例顺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33例和观察组134例。对照组产后袋鼠式护理,观察组袋鼠式护理联合生大黄芒硝外敷。评估2组产妇护理后产妇首次开奶时间、乳汁分泌通畅度、乳房硬度、舒适度、乳房充血性肿胀发生率、乳汁淤积发生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新生儿喂养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首次开奶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法能有效预防乳房充血性肿胀发生率,乳汁淤积发生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从而减轻因乳汁淤积等原因引起的母乳喂养中断事件的发生(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喂养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测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联合生大黄芒硝外敷预防产后乳汁淤积,可明显改善泌乳情况,缓解乳房不适,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兰兰 《吉林医学》2013,34(21):4369-4370
目的:探讨口服Vit E联合物理疗法对产后促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分娩且符合条件的产妇7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口服Vit E联合物理疗法,在妊娠第37周开始口服Vit E,剂量100 mg,3次/d,持续到产后7 d,产后当天开始使用康复盆腔炎综合治疗仪给予乳房低频脉冲电治疗,2次/d,40 min/次,持续至产后第3天,并采用常规催乳、疏通乳腺管等方式治疗乳汁分泌不足;对照组采用常规促乳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乳汁始动时间、泌乳量,孕后第37周、分娩前、产后24 h和产后第4天的PRL值,并跟踪两组患者在产后1个月、4个月和6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普遍快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产后1~6 d的乳汁缺乏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前、产后24 h、产后第4天的血清PRL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在1个月、4个月、6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Vit E联合物理疗法能有效提前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增加产后泌乳量和血清PRL,为母乳喂养做准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乳房早期护理对早产儿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早产自然分娩的母婴同室住院产妇共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产后6h开始每隔3h进行1次乳房热敷、按摩,对照组按常规在乳房发生肿胀时给予对症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和乳房肿胀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早产儿产妇乳房的早期定时护理使早产儿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减少,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应用PHENIX治疗仪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早期治疗对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产后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实行母婴同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HENIX治疗仪,于产后当天开始,选择催乳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平均泌乳始动时间、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情况。结果产后早期应用PHENIX治疗仪对产妇的乳房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较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提前、泌乳量高,(P<0.05)。结论应用PHENIX治疗仪对产后的乳房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可提前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增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袋鼠式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枝江市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常规护理)及观察组(60例,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袋鼠式护理),对比2组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观察组婴儿吮吸时间、产后泌乳时间以及母乳充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24 h、48 h宫底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产妇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 h乳房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袋鼠式护理可明显改善母乳喂养,且对促进子宫复旧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法穴位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收治的21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法穴位按摩。比较两组开始泌乳时间、产后泌乳量、产后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48 h、72 h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72 h、42 d、3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法穴位按摩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可缩短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提升泌乳量及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