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清胃泌素(GAS)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160例脾胃气虚型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四组,各40例,A组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疗法,B组采用穴位贴敷疗法,C组给予联合治疗,D组予以西医常规疗法,对比四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血清GAS、胃动素(MTL)水平、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T)、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A组(72.50%)、B组(70.00%)、D组(75.00%)(P0.05);治疗后,C组中医症候积分、GAS水平、NDI指数明显低于A、B、D组(P0.05),且MTL水平、SF-36评分明显高于A、B、D组(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vs 2.50%vs5.00%vs 5.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脾胃气虚型FD疗效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消化不良指数及GAS、MTL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枳理中汤与穴位敷贴联合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及对其患者血清G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枳理中汤与穴位敷贴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与总积分,测定其血清GAS、胃动素(MTL)水平,应用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T)、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四组消化不良程度及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7%vs 66.6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AS、MLT水平较治疗前出现明显变化,其中GAS呈现下降趋势,MLT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DI指数及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枳理中汤与穴位敷贴联合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脾胃气虚证或为主症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01例),对2组Hp感染者均加用四联抗Hp治疗10 d,观察组同时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吗丁啉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随访观察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舌质、舌苔、脉象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共治疗8周。分析比较两组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精神心理状况、Hp阳性率及GAS改善状况,并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嗳气、胃纳减少及咽部梗阻感等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DI积分、HAMD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p阳性率和GAS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梅花灸配合心理干预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心理干预治疗,研究组44例给予梅花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MTL)和促胃液素(GAS)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SDS和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MTL和GA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结果:血清胃泌素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加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味辅治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脾胃虚寒型的效果。方法: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异常、纳差、嗳气积分和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辅治CSG脾胃虚寒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82例,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为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柴枳平肝汤加多潘立酮片联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4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MTL、GAS、S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脘腹胀满、脘胁疼痛、恶心、嗳气等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2组患者的MTL和G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S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TL和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枳平肝汤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状,促进胃液的分泌,提升患者的胃功能,在临床治疗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三味和中丸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诊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予对照组行多潘立酮片治疗,予观察组行十三味和中丸治疗。记录分析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症候总积分与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脘痞闷、嗳气等症状总积分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三味和中丸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降低症候总积分,缓解嗳气、恶心、纳差等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6例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实验,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8例。对照组服用吗丁啉,实验组运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愈12例(66.67%)、显效2例(11.11%)、有效3例(16.67%)、无效1例(5.55%),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治愈8例(44.44%)、显效3例(16.67%)、有效2例(11.11%)、无效5例(27.78%),总有效率61.11%。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效果,能使康复时间逐步缩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为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奥美拉唑、果胶铋联合阿莫西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良好,患者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黄芪建中汤(黄芪、白芍、大枣、干姜、桂枝、党参、白术、甘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槟榔穴位贴敷治疗,将制备好的槟榔药膏涂抹于患者的中脘、足三里、肾俞等穴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胃肠道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8.33%vs 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AS明显降低,MTL、SS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TL、SS明显高于对照组,GAS明显低于对照组,MTL[(182.73±9.05)vs(157.93±8.72)pg/ml],SS[(78.43±4.30)vs(70.51±4.86)pg/ml],GAS[(137.09±13.53)vs(152.84±14.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槟榔穴位贴敷治疗寒凝气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确切,能调节胃肠道激素的分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谢玲玲  周金岳  宣冰 《新中医》2019,51(6):67-69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VI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MTL、GAS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清VIP水平低于对照组,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肠运动,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小柴胡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GAS、MTL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GAS、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小柴胡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按随机表分法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NDI及临床疗效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汤治疗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酚酞片口服,治疗组给予黄芪汤加味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伴随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汤加味治疗气虚型便秘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味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予口服三仁汤加味汤剂,对照组予口服多潘立酮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症状改善比较:三仁汤加味组在改善腹胀、上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反酸烧心症状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三仁汤加味组总疗效85.71%,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三仁汤加味治疗湿热内蕴功能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舒胃饮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舒胃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及维生素B1治疗。比较2组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包括脘腹痞满隐痛、纳差而饱、大便溏软及泛吐清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亦优于对照组的22%(P0.05)。结论健脾舒胃饮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餐后不适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研究对象为100例就诊于哈尔滨一堂综合门诊部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例每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针灸、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差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胃动力,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