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玄府理论以微观视角探究疾病的产生和治疗,以“忌郁闭、重开通“为原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特色之一;新冠肺炎在解剖结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上均与肺玄府关联密切。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需把握郁闭和虚损的病机特征,借助风药辛散、开宣、清扬等特点,灵活配伍,以达到清毒开玄、胜湿利玄、排瘀透玄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在虚、痰、瘀、风、火五大病理因素作用下,脑玄府郁闭,神机失用。风药为具有风木属性的一类药物,味薄质轻,性升浮发散,能够助行药势,可疏散脑玄府郁结,开玄解郁。具体治法有治风开玄、补虚开玄、祛瘀开玄、化痰开玄,风动于内者,治风开玄,方可选七味追风散、小续命汤;需补益与开通配合者,补虚开玄,方可选益气聪明汤;气血瘀滞者,祛瘀开玄,方可选通窍活血汤;痰证明显者,化痰开玄,方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石菖蒲、葛根、川芎等。临床应用时仍需注意血管性痴呆的分型,因人而异,据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黄文博;付西;黄娅;任益锋;李林炯;祝捷;由凤鸣 《中医杂志》2022,63(12):1189-1192
基于“玄府气液”学说,认为玄府开通为顺、闭阖为逆的特点与肺的宣发肃降在生理功能上具有共通性。通过分析肺结节玄府郁闭、气液失通、痰瘀互结的关键病机,以及肺结节“郁→痰→瘀→结”的病机演变过程,提出以“开玄散结”为总则治疗肺结节。可依据患者气郁、痰凝、瘀血的偏重,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透郁开玄、千金苇茎汤以剔痰开玄、血府逐瘀汤以逐瘀开玄、柴胡桂枝干姜汤以通阳开玄,并可用通腠透郁之风药以开玄府,辅以剔痰逐瘀拔结之品以散结。 相似文献
7.
理肝气法治疗崩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漏是妇女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素问.阴阳别论》首载:“阴虚阳搏为之崩。”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首先提出漏的概念。此后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分列漏下候、崩中候、崩中漏下候,指出了崩中漏下属非时之经血,明确了崩漏的概念。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并观察到崩中与漏下可以互见,概括其病机为“劳伤气血”,认为是脏腑损伤导致冲任受损而不能制约经血。对崩漏虽有多种不同论述,但其发病机制均可概括为各种原因所致之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引起冲任损伤的原因可归… 相似文献
8.
9.
10.
玄府作为中医学人体最微小结构单位,是气血精津液流通运行的道路。玄府贵“开”忌阖、以“通”为顺的生理特点,与大肠以“通”为用的生理特性具有共同内涵,提出“肠中玄府郁闭”是便秘的病理基础。风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特性,在便秘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升阳开玄、宣肺启玄、化湿利玄、散火通玄、理气达玄的作用。本文以期为风药治疗便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丰富便秘治疗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在临床实践治疗崩漏 ,辨证分型中多采用活血化瘀 ,收到了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崩漏主要是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 ,气血失和 ,腑府功能失调 ,冲任不固 ,或因情志所伤 ,导致肝气郁结 ,气滞则血瘀。日久化火 ,灼伤脉络 ,热伤冲任 ,迫血安行 ,离经之血 ,.聚集凝结遂成瘀血 ,导致崩漏。病例 1 :赵某某 ,女 ,32岁 ,已婚。 2 0 0 1年 3月 6日就诊。半年来 ,月经不正常 ,赶前错后。此次经来二十余日未净 ,淋漓不断。突然下血量多 ,色紫黯成块 ,块下痛减 ,少腹拒按 ,乳房及两肋胀痛 ,性急易怒 ,口干目眩。舌质红有瘀点 ,苔白腻 ,脉弦涩。证属肝郁气滞… 相似文献
15.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单纯西医治疗多采用止血药、宫缩剂、刮宫、性激素调整周期等,但疗效不显著或不巩固。对妇女崩漏的中医治疗,祖国历代医学家都尤为重视。明代方广在《丹溪心法附余》中首先提出治疗崩漏的三大治则,即“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至今对临床治疗崩漏有指导意义,仍是一般用药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对于崩漏的治疗 ,先贤们每从“脾虚”、“肾虚”、“血热”、“气滞血瘀”等论治 ,《素问·阴阳别论》说 :“阴虚阳搏谓之崩”,指出了崩漏是由于阴虚导致阳亢而发病。笔者认为 ,妇女多因情志所伤 ,导致肝气郁结 ,气滞则血瘀 ,日久化热化火 ,灼伤脉络 ,使血离经外溢 ,不循正常轨 相似文献
17.
炭药用于崩漏治疗的利与弊,历来说法不一。一般多认为炭药纯属固涩止血之品,且最易留瘀,留瘀后又可导致诸多变证,故主张少用或不用。为了全面认识炭药在崩漏治疗中的作用,和正确使用炭药,笔者拟就上述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法治疗崩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漏是指妇女月经病中常见的一种,有“崩中、漏下”之分,其病因不离虚、热、瘀三个方面,虚包括肾虚与脾虚,热又分为实热和虚热,瘀乃血瘀。而瘀血内存,则是导致经血淋漓不断的根本原因。对于该病的治疗,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常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而瘀血滞于胞宫,胞乃腑也,腑以通为顺,故通降之法应为正治之法。以消癥化瘀、活血行气之品为主;佐以养阴敛血、健脾补肾、凉血祛瘀之品,共奏调经止崩之效。 相似文献
19.
20.
对妇女崩漏的中医治疗 ,祖国历代医学家都尤为重视。明代方广在《丹溪心法附余》中首先提出治疗崩漏的三大治则 ,即“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 ,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至今对临床治疗崩漏有指导意义 ,仍是一般用药之基本原则。对此 ,我谈几点临床体会。 1 塞流是关键 治疗崩漏 ,关键在于止血 ,即所谓“塞流”。叶桂曾经说过 :“留得一分自家的血 ,即减少一分上升之火”。由此可见止血的重要。在临床运用上 ,须分辨寒热虚实。寒者温之 ,热者凉之 ,虚者补之 ,瘀者消之 ,辨证施治 ,方可见显效。血寒者常用温热药炒炭 ,如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