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焦辨证是中医温病的一个辨证方法。发展到“膜腠三焦”说阶段,三焦辨证可以用于内伤病证的治疗。笔者临床在“膜腠”的概念延伸为膜性组织,并将与膜性组织相关的病理切片作为望诊的延伸,拓展了三焦辨证的病位辨析,用于治疗许多内科杂证,取得很好的疗效。膜性组织与“膜腠三焦”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河北中医》2021,43(7)
本研究阐释了“膜”和“腠”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剖析了三焦系统的实质,梳理其生理功能,指出膜和腠(膜外组织间隙)是三焦的完整体现,也是使脏腑形骸连为一体,完成人体气、血、水液运行的生理结构基础。三焦-膜腠系统与肿瘤发病、肿瘤转移和肿瘤复发密切相关,现代部分医家从三焦辨治恶性肿瘤取得良好效果,故从三焦-膜腠系统在拓宽形质的基础上为临床诊疗肿瘤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术界多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入手论述张仲景治疗肝虚证的特点,忽略其使用"用""助""调"等词的巧妙之处,并举《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酸枣仁汤为例加以说明。笔者从"腠"与肾、三焦之间的关系论述"腠者"为"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之理,从"腠"与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脾之间的关系论述"腠者""为血气所注"之理,并举《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阳虚寒逆奔豚病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赖新生教授基于通元理论利三焦调膜腠论治黄褐斑经验。赖教授认为,黄褐斑的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或亏虚,元气不足或元气郁滞、三焦气化不利、营卫失和,致气血逆乱、瘀阻脉络,气血无法上荣于头部而成斑,并指出本病枢机关键在“三焦”,“利三焦”“调膜腠”应贯穿治疗始终,自拟中药“祛斑美颜方”,针刺善用“引气归元针法”,辅以刺络放血,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三焦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因其不像其他脏腑一样有一个具体的解剖器官,几千年来对三焦的争论颇多。《黄帝内经》属于六腑的三焦论述、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等,从无形的功能到有形的网膜、膜腠、少阳三焦膜系等。现代医学对人体肠系膜胸腹膜间质组织等的不断认识,中医学对人体三焦认识超越现代医学的部分体现出来。三焦为人体脏腑联系的膜性管状通道,为上下内外流通的四通管道,主要调控人体的水液和气机运行代谢,三焦膜性管道的气化功能产生人体所需的护卫精微,护卫精微缺少、紊乱为肿瘤、免疫疾病发生转移多脏受累的关键。三焦郁滞为复杂疾病的主要病机,三焦郁滞状态的基本治疗法则是疏利三焦,重在"通、化、调"。  相似文献   

6.
陈潮祖教授是我国方剂学泰斗,在其代表著《中医治法与方剂》所提出的三焦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三焦的概念及内涵。文章简要梳理了三焦学说的发生、发展源流,进而重新探讨了陈潮祖教授所论三焦之实质。认为"三焦"的生理功能为行津气,着重梳理了"三焦"与心系血络、肝系筋膜功用间的关系。通过相关验案验方,认为治疗三焦病变,立法主旨应在疏利气机、化气行津,以恢复津气流通为要。  相似文献   

7.
三焦—膜腠是气、液流行的通道,通达上下内外,联系五脏六腑,其结构与人体管道系统、膜系统、间质系统存在相似性。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各脏腑的间质组织病变为特征,出现多系统损害,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外感寒湿疫毒之邪,阻遏三焦—膜腠,从而导致气机升降、津液布散失司。本文基于“三焦—膜腠”系统,探讨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为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提供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古籍文献着手,对"心主神明"的基本框架、物质基础以及其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指导作用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表现并运用"心主神明"理论分析儿童多动症的病因病机,分析探讨其内涵与外延。虽然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本病的报道不多,但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验案1则,以期引起临床重视,利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文章基于“皮毛-腠理-膜原-三焦”理论,结合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本虚不固,风寒痰瘀搏结,气郁不畅,闭阻三焦;治以开宣皮腠,通利三焦,固本培元,从中医的角度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与治疗探寻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孔光一教授临床70载,在其84岁高龄时,总结自己一生临证经验,对三焦的认识进行梳理,创新性提出少阳三焦膜系理论。他所建立的三焦膜系理论把少阳三焦膜系的形态、分布、病机特点、起源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运用"三焦膜系"理论认识和指导内伤杂病的辨治确为孔老一生临床诊疗经验的凝练与总结。文章应用三焦膜系理论阐发妇科病基本病机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通性膜系血运郁滞;外通性膜系焦膜失疏;肾阳虚损,肾膜失启,焦膜萎弱;肺-少阳-肾,元真腠理由膜病进;病理产物阻滞三焦,膜层转输受阻。并附病案尝试解析孔老应用三焦膜系理论辨治妇科病的思路与经验,以期启发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史长燕 《河北中医》2001,23(12):919-920
儿童多动症 ,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性疾病、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注意力涣散症。以多动 ,注意力不集中 ,参与事件的能力差 ,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为特点。祖国医学对儿童多动症虽无具体论述 ,似属于躁动、健忘等症候之类。认为儿童多动症主要与心、肾、肝、脾四脏关系最为密切。其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 ,阴阳失调。尤以心肾两经关系最为密切 ,一旦心神失养或心肾阴虚 ,痰火内盛 ,均可导致神明内扰 ,心神无所主而出现多动症的一系列症状。近几年 ,儿童多动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且临床表现多样 ,病情虚实夹杂。笔者在临床诊治儿童多动症时…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我国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治疗为主,复发转移是肺癌患者治疗失败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为主。三焦膜性管道论认为三焦是人体器官的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组成的膜性四通管状通道,上下流通连接心肺等五脏六腑,内外流通连接卫表肌腠皮肤筋骨,为气与水液运行的通道,具有调控水液和气机运行、气化产生护卫精微的作用。本文基于三焦膜性管道论,认为三焦膜性管道为肺癌复发转移的通道,三焦郁滞促进癌毒停滞,癌毒随痰饮瘀血停滞于三焦膜性管道中运行布散内伏,通过三焦膜性管道流于全身各处,从而形成机体各处的转移灶,并总结其基本病机为三焦郁滞、正虚伏毒,治疗以疏利三焦、扶正抗癌为原则,重在“通、化、调”,“通”即通畅三焦气机,“化”即恢复三焦气化功能,“调”即调理脏腑气血、解毒抑癌,为中医学防治肺癌复发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历代医家对于《伤寒论》中"阳微结"一证的病机病位观点迥异,为进一步理解把握阳微结的病机病位,通过查阅文献明确阳微结的病机为:邪束经脉致阳气郁而微结,经气不能随经而散,病位在少阳经系。"少阳经系"当包含手足少阳经经脉循行地带与三焦腑和胆腑及其佈于肢体的外应组织器官以及循行于这些部位的生命活性物质。并且三焦是一有形之腑,是人体周身之膜络系统,外达肌腠内至脏器包膜。  相似文献   

14.
陈潮祖教授论心包与少阳三焦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有十二正经,而与之相合却一直言为五脏六脏;少阳三焦是否具有形质,这两大问题一直是中医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陈潮祖教授近十余年潜心研究心包及少阳三焦问题,从理论沿革、功能、病变规律、治法规律等方面阐释心包及少阳三焦的实质,提出心包实质为大脑之膜,归属一脏;少阳三焦乃由膜腠组成的有形有质之腑等创新性论说,尤为可贵的是将少阳三焦的理论实质落实到具体的病理改变和治疗上,从流通的气血津液及固定的筋膜组织两方面论述少阳三焦的病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法,为临床辨治少阳三焦疾病提供了有力依据及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焦即胰腺的观点,从文字、解剖、功能特性3个方面进行辨析,否定了三焦的胰腺定位,并介绍了三焦膜腠说生理学假设,认为三焦是气液流行的道路和气化的场所。目前对三焦形质的研究尚无定论,应更多地从功能性概念来理解三焦。  相似文献   

16.
班会会  张弛  琚玮 《光明中医》2013,28(8):1563-1564
琚玮教授长期从事儿科工作,对小儿行为、心理疾病,尤其是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认为脾虚肝亢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中医病机,提出治疗儿童多动症应注重疏肝平肝,健脾益气养心,自拟健脾平肝颗粒加减治疗脾虚肝亢型儿童多动症,取得了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遵陈潮祖“膜腠三焦”理论运用解痉法治疗皮肤瘙痒症。膜腠三焦在生理上是津、气升降出入之通道,在病理上是病邪入侵之道路,在治疗过程中是祛邪外出之路径。笔者认为皮肤瘙痒症的核心病机为风挟它邪客于腠理,致膜腠挛急,津气不利,血运为其阻。外邪以风邪为主,风邪郁滞肌腠,不得升散发越,则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筋膜腠理挛急不舒,以致气滞、血郁、湿阻,显现为红斑、风团、瘙痒等症。临证运用解痉法分型辨治皮肤瘙痒症,可获良效。具体包括:寒郁肌表证,治以调和营卫、柔肝缓急,方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合葛根汤加减;风热郁表证,治以疏风散邪、利气行津,方以简化消风散加减;湿热蕴肤证,治以清热祛湿、祛风解毒,方以马齿苋汤加减;火热血热证,治以清热凉血、凉肝息风,方以凉血消风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以养血补血、补虚止痒,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相似文献   

18.
“腠理”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发腠理”。王冰注曰:“腠理谓渗泄之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进一步解释:“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尤在泾注云:“腠理云者,谓凡病纠缠于身,不止经络血脉,势必充溢腠理,故必慎之;使无由入腠者,三焦与骨节相贯之处,此神气所来往,故曰元真通会;理者,合皮肤脏  相似文献   

19.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疾病,韩新民教授通过对该病的长期临床研究,提出了从肝论治的理论,文章通过阐述肝在儿童多动症中发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介绍韩新民教授从肝论治儿童多动症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三焦与卫气     
何海明 《光明中医》2014,29(1):20-21
<正>随着三焦和卫气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对三焦和卫气的理解更加清晰,对三焦与卫气相关疾病在临床的发病规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发病的广泛性,引起了足够重视。本文对三焦与卫气的相关内涵及其发病规律论述如下。1三焦的概念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正如《难经·八十一难》所言:"上焦在心下鬲,在胃上也,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也,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也。"此处之三焦并非仅指胸腹腔,其实是将全身膜腠分为三个区域,归属三焦统领。另外三焦尚有有形无形之争,内、难伊始,即开争论之端。持《内经》之说者,谓其有形;宗《难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