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胸中段食管癌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采用经左胸入路,观察组40例采用经右胸入路。结果观察组40例中,肿瘤切除率为97.5%;对照组切除率为90%。结论右胸径路手术方式与左胸径路比较,可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采用右侧胸腹联合及右颈切口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院1994年1月至2002年4月采用本手术方式治疗的117例胸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切除113例,其切除率为96.6%。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8例,占15.4%。手术死亡率为0.9%,手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5%,57.3%和30.2%。结论 右侧胸腹联合及右颈切口的手术入路可作为治疗食管癌,尤其是胸上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方式。该术式不但对病变显露清楚,而且病人在术中无须改变体位,减少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术式和操作要点。方法回顾分析了我科1996年4月至2002年12月收治上段食管癌74例患者,肿瘤下缘均在主动脉弓上缘以上,采用非开胸切除,胃或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结果7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32例上胸骨劈开,全喉全食管切除5例,结肠代食管6例,吻合口瘘5例.肺部感染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胃排空障碍1例,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本报告方法避免开胸、创伤小,操作方便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采用右侧胸腹联合及右颈切口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我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采用本手术方式治疗的 117例胸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切除 113例 ,其切除率为96 6 %。术后发生并发症共 18例 ,占 15 4 %。手术死亡率为 0 9%。手术后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 5 %,5 7 3%和30 2 %。结论 右侧胸腹联合及右颈切口的手术入路可作为治疗食管癌 ,尤其是胸上段食管癌的常规手术方式。该术式不但对病变显露清楚 ,而且病人在术中无须改变体位 ,减少了手术步骤 ,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王山  张成阳  吴必超  马群 《江苏医药》2004,30(12):934-934
我院1991年~2003年行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右胸前外侧及上腹两切口在食管中段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冬森 《安徽医药》2011,15(7):873-874
目的探讨经右胸前外侧、上腹正中两切口行食管癌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2月经两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术切除中段食管癌41例的患者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无吻合口瘘,无手术死亡,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右胸前外侧、上腹正中两切口行食管癌切除手术,手术时间短,手术切除率较高,腹部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开胸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行右腋下小切口开胸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5±5.5)min,均顺利完成,胸引流总量在术后2d为(77.5±2.6)mL。引流管于第3d拔除。血浆在术中平均应用(62.4±1.4)mL。无死亡事件发生,手术结束后行心脏彩超检查无残余分流,无胸壁畸形加重。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开胸心内直视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微创,美观效果良好,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开胸手术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开胸手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血压、心率以及T_0、T_2、T_3、T_4节点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在T_2、T_3、T_4节点的血压和心率上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T_3、T_4节点时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开胸手术麻醉可以明显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手术的应激反应,患者血压、心率平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李世杰 《北方药学》2016,(8):195-19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开胸手术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72例开胸手术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予以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照组则予以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两组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开胸时(T3)、手术结束时(T4)时的SBP、DBP、HR,血浆NK、NE值、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T1、T2、T3、T4时的SBP、DBP、HR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T3、T4时NK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开胸手术行全身麻醉增强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特征,了解术后放疗的靶区。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部位,应用最优尺度分析描述其分布与原发肿瘤部位关系。结果144例术后复发转移病例肿瘤中位进展时间18.43个月(15.68-21.18个月)。共发生复发转移362个部位,其中吻合口复发、远处转移、颈部/锁骨上淋巴结、I~II区、川区、IV区、V区、VI区、VII区、VIII区、X~XI区、腹部淋巴结转移分别是19例(13.2%)、48例(33.3%)、52例(36.1%)、40例(27.8%)、34例(23.6%)、45例(31_3%)、35例(24.3%)、2例(1.4%)、45例(31.3%)、13例(9.0%)、1例(0.7%)、28例(19.4%)。原发灶在胸上段的与颈部-/锁骨上转移,吻合口无复发有联系;原发灶在胸中段的与无远处转移、腹部淋巴结无转移、…区、VII区转移有联系;原发灶在胸下段的与远处转移、腹部淋巴结转移,颈部/锁骨上淋巴结、I~II区、III区、IV区、V区、VII区无转移有联系。其他淋巴结区情况尚无法明确。结论不支持胸段食管癌术后包括颈部/锁骨上、纵隔及腹部淋巴结等部位的大野照射;不同原发灶部位建议区别对待,胸上段食管癌颈部/锁骨上区为必需照射靶区,吻合口可不作为靶区;胸中段食管癌3区、7区为必需照射靶区,腹部淋巴结可不作为靶区,可不加用化疗。胸下段食管癌颈部/锁骨上、I~II区、II区、IV区、V区、VII区可不作为靶区,腹部淋巴结必需作为靶区,因胸下段食管癌因与远处转移有联系,建议加用化疗。胸上段食管癌病例数较少,结果不一定可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6例食管小细胞癌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 ,局部淋巴结清扫和胃代食管胸内或颈部吻合术。术后均辅以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经随访 ,肿瘤多因血循环转移而死亡。结论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临床少见的肿瘤 ,早期手术结合化学治疗及免疫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方法收集48例食管小细胞癌,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每例均采用SP法做五项免疫组化标记,分别为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yn(突触蛋白),CgA(嗜鉻素A),CK(细胞角蛋白),LCA(白细胞共同抗原)。结果根据镜下形态,食管小细胞癌分为单纯小细胞型,中间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三种类型。免疫组化染色NSE,Syn,CgA,阳性率分别为93.7%,95.8%,79.2%。结论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合理应用,NSE,Syn,CgA等两种以上阳性表达是食管小细胞癌的阳性指标,对诊断有确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万力  徐华  冯建营  万于华  刘季春 《中国药房》2008,19(14):1088-1089
目的:研究血凝酶预防食管癌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80例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20例)术中、术后应用常规剂量血凝酶;B组(20例)术后应用加倍剂量血凝酶;C组(20例)术后应用常规剂量血凝酶;对照组(20例)术后应用止血敏和止血芳酸。观察术后6、24h引流量及总量。结果:A、B、C组术后6、24h引流量及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A、B组术后6、24h引流量及总量均少于C组(P<0.05)。A组与B组术后6、24h引流量及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术后应用血凝酶,止血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研究兖州卷柏水提的工艺优化,并检测兖州卷柏水提物的总抗氧化水平和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 9706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兖州卷柏水提物的提取效率,用比色法测定其总抗氧化活性,噻唑蓝(MTT)法研究水提物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兖州卷柏水提物提取最佳工艺是质量体积 10 mL·g-1,水浴温度80 ℃,水浴时间20 min;随着浓度升高,其水提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升高;对人食管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随其水提物浓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加。结论兖州卷柏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氧能力,能体外抑制人食管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中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疗效。方法 59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行单纯放疗:照射野按病灶部位向上下各延长3~5cm,胸上段及颈段包括双锁骨上区。在模拟定位机下设野定位,常规分割,即18~20Gy/次,5次/周,先照射36~40Gy/20次,然后避脊髓放疗,总量达60~68Gy。治疗组32例:放疗同对照组,同时采用PF化疗方案,即:顺铂20 mg/d,5-FU500mg/d,静脉滴注1~5d,同时支持对症止吐等处理,28d为1周期,共化疗2周期。结果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66.6%,治疗组为87.5%。骨髓抑制方面,两组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发生率分别为11.5%、17.6%、13.2%、0%和34.1%、23.8%、14.8%、3.6%。1、2年生存率分别为58.6%、34.2%和79.5%、56.5%。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提高近期疗效和1、2年的生存率,但骨髓抑制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食管癌放疗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10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均采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采用615MV-X线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用CT模拟定位,设三野或四野,无肿瘤残留者肿瘤照射剂量为50 Gy,有肿瘤残留者肿瘤照射剂量为6015MV-X线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用CT模拟定位,设三野或四野,无肿瘤残留者肿瘤照射剂量为50 Gy,有肿瘤残留者肿瘤照射剂量为6066 Gy。肿瘤照射剂量控制在5066 Gy。肿瘤照射剂量控制在5066 Gy。结果利用食管癌放疗治疗102例,有效研究病例102例,治疗后1年和3年局部控制率为69.6%和49%。结论食管癌放疗采用666 Gy。结果利用食管癌放疗治疗102例,有效研究病例102例,治疗后1年和3年局部控制率为69.6%和49%。结论食管癌放疗采用615MV-X线照射,能够对除存在远处转移及严重并发症等病患以外的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与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于我科行食管次全切除并选择性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6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881岁;上段食管癌24例,中段食管癌28例,下段食管癌10例;术后病理报告:鳞状细胞癌59例,鳞腺癌2例,腺癌1例。结果 55例患者获根治性切除,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61%。本组病例中颈部、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7.09%、79.03%。随访6个月至5年,死亡13例,10例已存活5年。吻合口肿瘤复发3例。结论选择性三野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可提高肿瘤根治率,减少肿瘤局部复发。通过选择和防治,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为食管癌早期的发现和分期确定,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内手术可能需要切除的局部晚期或病灶,但有可能会出现食管癌转移的54例患者的资料。结果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技术、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检查CT、MRI、奇静脉造影检查、核医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后手术治疗改为非手术治疗9例,非手术治疗改为手术治疗10例。维持原治疗方案28例,分期提高9例,分期降低18例,分期维持27例。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或病灶可切除但有可疑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技术、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检查CT、MRI、奇静脉造影检查、核医学影像学检查是提高食管癌治疗效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老年人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例老年人食管癌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外照射治疗相关资料。结果35例老年人食管癌,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33例,无明显改善2例,总有效率(CR+PR)为94.29%。结论老年人食管癌放射治疗能为老年食管癌患者耐受,对一般状况较好者可达到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