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也是我国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感染后常发生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且与婴幼儿哮喘关系密切,其发病机制是RSV感染后的免疫功能紊乱。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在冬春季。我院从2005年秋季起,连续2年半对我院儿科秋冬季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进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至2010 年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吸取物4种7型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出情况以及季节和年龄分布特点.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结果 4 355例患儿中有1 093例病毒检测阳性,总阳性率25.1%,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率17.6%,副流感病毒(PIV)-3 为2.7%,腺病毒(ADV)为2.0%,流感病毒(IV)-A1.3%,PIV-1 为0.7%,PIV-2 为0.3%,IV-B 为0.2%,混合感染0.3%.病毒感染患儿年龄中位数RSV 为4个月,PIV-3 为9个月,ADV 为13 个月,PIV-1 为11 个月,IV 为13.5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86,P<0.01).RSV 感染率在婴幼儿最高,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PIV-3在婴幼儿感染率较高,仅次于RSV.RSV 通常在冬春季流行.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4.5%、15.6%、17.6%、31.7%.结论 病毒依然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主要在婴幼儿,其中以RSV 和PIV-3最常见.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病原仍是RSV.  相似文献   

3.
<正>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小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峰值年龄多在2~6月龄,以咳嗽、喘憋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源主要为病毒,其中80%以上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男婴重症较多;该病在1岁以下婴儿中的发生率约30%,约10%的患儿需住院治疗,是引起1岁以下小儿住院的主要病因。该病的病死率高达1%~3%,且易于病后6个月内反复咳喘,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名老中医经验方毛支饮用于辅助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 ( APAAP)检测 1 69例小儿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鼻咽部脱落细胞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 ( RSV)、流感病毒A、B亚型 ( Flu- A、Flu- B)、副流感病毒 1 .3及 2亚型 ( PIV1.3、PIV2 )、腺病毒 ( Adv)等 6种病毒抗原。结果 :阴性 77例 ,阳性 92例 ,阳性率 5 4 .44% ,两种及以上病毒感染 1 7例 ,占 1 8.47%。阳性病例中 RSV比例最大 ,共 42例 ,占病毒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的 38.1 3% ,主要感染 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通过对所检 6种病毒连续 4年的动态研究发现。RSV感染有较大幅度上升 ,而流感病毒 A、B亚型 ,腺病毒及副流感 2亚型感染则呈明显下降趋势。提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ARI)的病原分布。方法对1692例ARI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1692例患儿检测阳性565例(33.4%),所检出的病毒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528例(93.5%),副流感病毒3(PIV3)20例(3.5%),腺病毒(ADV)11例(1.9%),流感病毒A(IFVA)4例(0.7%),流感病毒B(IFVB)2例(0.4%)。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炎阳性率(47.9%)最高,支气管肺炎和肺炎次之(32.1%)。<6个月和6个月至1岁的患儿感染率较高,1~3岁的患儿检出率次之,>3岁检出率最低。结论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30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鼻咽分泌物病毒病原检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总结2003年春季温州地区306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鼻咽分泌物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分析比较各个年龄组和各种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检出情况.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3年3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而在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取其鼻咽分泌物做免疫荧光检测筛查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分析其结果.结果:306例患儿送检标本,阳性190例(占62.1%).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55例(占81.6%)、腺病毒(ADV)4例(占2.1%)、流感病毒A型(ⅣA)5例(占2.6%)、流感病毒B型(ⅣB)2例(占1.1%)、副流感病毒Ⅲ型(PⅣⅢ)19例(占10%)、RSV和ⅣA混合感染3例(占1.6%)、RSV和PⅣⅢ1例(占0.5%)、RSV和PIV 1例(占0.5%).结论:今年春季温州地区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RSV为主,RTVIII次之.在各自组别中0~6个月年龄组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组的病毒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7.1%和70.1%.  相似文献   

7.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小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达50%~90%。国内外对其诊治和预防进行了大量研究。多种药物被应用于临床,但迄今仍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本文就RSV相关性毛支的诊疗和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毛细支气管炎可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以2~6个月婴儿多见.发病季节随地理区域而异.主要病变在毛细支气管炎,但常累及支气管及肺泡.临床上除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外,喘憋为突出表现,体征以喘鸣为主.肺基部可听到细湿啰音,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又称喘憋性肺炎.其病原体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此与刘春艳等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一致.5岁以下患儿主要病毒病因是RSV,鼻病毒,副流感病毒;>5岁则主要为RSV,流感病毒[1].其RSV感染,男性高于女性,患几年龄越小,RSV感染率越高.目前此病发病率高,并且远期随访观察,继发喘息的患病率为22%~66%[2].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探讨小剂量甲泼尼龙在毛细支气管炎的运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肺炎衣原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在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婴幼儿26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IgM抗体.结果:64例患者(占24.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其中急性支气管炎15例(占24.2%),支气管肺炎28例(占22.0%),毛细支气管炎13例(占27.7%),哮喘急性发作8例(占30.8%),各病种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表现中出现喘息症状43例(占67.2%),显著多于对照组(占53.5%)(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发病早期即可查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助诊.  相似文献   

10.
26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采集2006年12月~2007年3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用直接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型(IFVA、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 Ⅰ、Ⅱ、Ⅲ)共7种病毒抗原.结果:263例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共107例,阳性率40.6%;所检病毒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副流感病毒Ⅲ型、流感病毒B型、副流感病毒I型和腺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占所检出抗原阳性病毒的76.6%,喘息性疾病患儿阳性率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及急性支气管炎患儿(P<O.01),3岁以下患婴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患儿(P<0.05).结论: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体以RSV为主,喘息性疾病和小年龄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741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2003-2004年重庆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在季节、呼吸道疾病、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41例住院确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抽取其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Ⅲ、流感病毒A、B。结果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的总阳性率与季节、呼吸道疾病、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冬季、毛细支气管炎、29 d至6个月婴幼儿病毒检出率最高,春季、上感、3岁以上儿童病毒检出率最低。在7种感染病毒中,以RSV占首位,阳性率为87.3%,其次递减为副流感病毒Ⅲ、腺病毒、流感病毒A。其中RSV在0~6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率最高,3岁以上、上感儿童检出率最低;腺病毒常见于夏季、上感、3岁以上、女性儿童;流感病毒A则多见于夏季、上感儿童。结论通过检测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毒病原,不仅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防止滥用抗生素。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者,还可通过季节、疾病、年龄等流行病学资料来鉴别病毒病原,必要时应进行病毒抗体或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治疗和预防,降低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程立红  成焕吉 《吉林医学》2012,33(4):782-783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住院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种分布特点。方法:将住院的所有患儿(共10846例)进行筛查,将筛查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种类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年中,共有(6173例)ARI。其中,肺炎2 921例,占47.3%;支气管炎822例,占13.3%;毛细支气管炎1 054例,占17.1%;上呼吸道感染1 376例,占22.3%。结论:肺炎发病率逐年提高,占住院ARI首位。  相似文献   

13.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以病毒为主,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儿童期易患哮喘,发生率约30%,  相似文献   

14.
婴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调查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一般认为年长儿多见,近年来MP所致的婴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也并不少见。我们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婴儿进行MP感染调查,旨在探讨婴儿呼吸道MP的感染状况、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和治疗。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均为我院儿科2003年6月~2005年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儿,共1136例,其中男性686例,女性450例;年龄2月~1岁,平均(6.3±0.9)月。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621例,毛细支气管炎308例,急性支气管炎1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3例。病程2~9d,平均(4.2±0.8)d。1.2方法患儿入院时均行荧光定量聚合…  相似文献   

15.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以小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气促、组织缺氧为临床特征,发病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的管腔易由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其临床症状如肺炎,且喘憋更著[1].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临床研究表明,3岁以下的年幼儿喘息包括哮喘并常被误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哮喘发作时临床表现与毛细支气管炎相似,但一般认为,哮喘的诊断应具备反复可逆性喘息发作的特点.近年来,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之间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具有特异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更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一项长达20年的随访研究表明,50%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父母主诉有反复喘息史或发展为哮喘[2].遗传和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变应原暴露等与呼吸道高反应的产生密切相关,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病毒感染能促使哮喘的发生.故正确认识导致哮喘发生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小儿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临床特征,为临床对症治疗积极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省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的重症RSV肺炎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标本中RSV阳性的患儿共394例,占13.31%(394/2960),RSV感染的重症肺炎患儿共72例;3月龄以内的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居多数,占47.22%(34/72)。2年冬春季节感染率均高于夏秋季,各个季节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 =2.788,P =0.426)。RSV感染重症患儿临床表现多,可合并肝功能损害、心肌损害和电解质紊乱等肺外表现。结论 连续两年监测重症RSV肺炎特点均相似:多见于1岁以下患儿,3个月以内患儿尤著,冬春季好发,以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肺外表现。  相似文献   

17.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情况和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佳  史雪川 《中国医刊》2003,38(12):48-49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 ,RSV)是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目前对RSV感染仍无有效的药物 ,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对本院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RSV患儿感染的情况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对象和检测方法 观察在本院就诊的急性发病 ,病程 1周以内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 2 6 2例 ,其中男 15 2例 ,女 110例。年龄 4 0天~ 6岁。其临床表现统计结果为 2 6 2例患儿中 2 5 4例有咳嗽(96 .95 % ) ,14 2例有发热 (5 4.2 0 % ) ,15 0例有气急(5 7.2 5 % ) ,178例有喘息 (6 7.94 % ) ,6 2…  相似文献   

18.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以下呼吸道梗阻所致的喘憋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尤以6个月以内幼婴多见,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的RSV疫苗,  相似文献   

19.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6个月~2岁小婴儿多见,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我院2002年4月-2004年12月收治13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其中70例应用沙丁胺醇(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的感染阳性率、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本科固定时间收集新入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一式两份.1份采用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方法用于分析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1、2、3 这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另1份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上述患儿鼻咽分泌物中hMPV的L基因和M基因,鼻病毒与冠状病毒的基因.结果 检出 hMPV阳性标本25例,阳性率为9.7%,主要分布在秋冬季;25例hMPV阳性标本中单纯hMPV感染10例,占40%,15例(60%)系hMPV与其他病毒合并感染,其中包括8例hMPV与RSV合并感染,hMPV与鼻病毒、冠状病毒合并感染各2例,3例标本同时检出hMPV、RSV、鼻病毒为阳性;分析hMPV阳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男:女=16:9,12例(48%)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9例(36%)临床诊断为肺炎,4例(16%)为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除hMPV和其他病毒合并感染更容易出现发热外,单纯hMPV感染与hMPV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hMPV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可与呼吸道其他常见病毒混合感染,仅从临床表现上很难将hMPV感染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