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脑脊液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5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目眩、颈强直等表现,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O,3例患者CSF红细胞增多,4例患者CSF蛋白增高,25例患者中23例头颅CT检查正常,2例双侧脑室系统均匀性缩小,给予大量补液,支持、对症治疗,症状严重者予以鞘内激素注入治疗,症状均消失。结论正确了解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并鉴别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8例临床、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以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头晕、耳鸣为主要表现,部分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腰穿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O,27%患者红细胞增多,33%脑脊液蛋白增高,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膜增厚、强化、硬膜下积液和硬膜下血肿等表现,给予大量补液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体位性头痛、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影像学可呈现硬膜增厚强化等特征性改变,治疗以大量补液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脑脊液(CSF) 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0例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直立性头痛,部分病例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头晕、颈强直;脑脊液压力测定,20.4~40.8 mmH2O为8例,41.8~51.0 mmH2O为11例,52.0~68.34 mmH2O为6例,测不出压力5例.CSF红细胞(440~600)×109/L 13例.白细胞(52.02~68.34)×109/L 9例,蛋白400~600 mg/L 8例,压颈实验无阻塞.影像学检查:本组全部行头颅CT检查,正常8例,双额颞硬膜下积液6例,脑室变小、脑组织肿胀9例,8例头颅CT检查正常者行头颅MRI检查,2例弥漫性硬脑膜增厚.给予大量补液、对症、支持治疗,颅压≤35 mmH2O者予以生理盐水鞘内注射,效果良好.结果 认识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CSF和影像学表现至关重要,本病应警惕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并注意与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鉴别.结论 正确了解SIH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和MRI特点,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急性发病12例,慢性发病3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28~56岁。93.33%患者有体位性头痛,恶心和呕吐是主要伴随症状。腰穿脑脊液平均压力(41.2±30.85)mmH2O,女性患者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影像学检查和脑池显影均未见明显异常。全部患者均保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典型体位性头痛,腰穿脑脊液压力〈60mmH2O为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的主要特点,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低颅压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50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可伴恶心、呕吐、眩晕、颈强直、发热,CSF压力低于70mmH2O,15例患者CSF中有轻度一中度白细胞增多和蛋白增高,2例患者为血性CSF,10例患者脑电图异常;50例患者中有40例行头CT检查正常,10例头颅CT显示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呈不同程度均匀一致缩小。治疗:以大量补充生理盐水为主,并给予激素治疗,其中5例鞘内注入生理盐水+氟美松治疗。结论:认识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病因、CSF及影象学表现至关重要,因其极易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相混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8例,女16例;多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体位相关性头痛,即座位或站立位时头痛,平卧时减轻或明显缓解;头痛一般位于前额,也可位于后枕部及颞部;头痛性质均为胀痛。24例患者腰穿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均≤60 mmH2O(1 mmH2O=0.0098 kPa)。本组24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发现,21例正常,2例脑肿胀,1例脑肿胀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发现,10例脑下坠,8例静脉窦扩张(以上矢状窦扩张为主),6例脑室、脑池变小,9例硬膜下积液;4例行增强扫描检查发现,3例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结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体位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脑脊液压力常≤60 mmH2O。头颅CT、MRI检查可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并发双侧硬膜下血肿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金玉梅,女,38岁,病例号177899。因头痛1个月,加重2天伴呕吐.于 2000年11月5日入院。头痛以颈枕部为主。伴前额部疼痛。立位时加重。平卧后减轻,入院前2天头痛加重、恶心、呕吐2~3次.病程中无发烧。既往无头外伤。开颅术、引流术、脑脊液漏、腰椎穿刺史,无糖尿病、尿毒症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意识清,颅神经正常,四肢无瘫痪,颈强(+),Kering征(一),眼底正常。心肺正常。头部 CT正常,入院当日腰穿颅压10mmH2O,脑脊液常规生化:RBC5× 106/L,WBC2×106/L,…  相似文献   

8.
病例报道 男,战士,19岁,主因腰痛、头痛5天,发热2天以“1、上呼吸道感染,2、脑炎待排外”入院。缘于5天前睡眠中突然出现腰痛,伴双下肢放电样疼痛,4天前感头部胀痛,以后枕部、双颞部为主,无恶心、呕吐。仍可正常训练.头痛症状逐渐加重,2天前发热达39.4℃,无大小便障碍。查体:神清语利,肝区、双肾区轻叩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正常,双Babinski征(-),颈抵抗,颏胸距约四横指.双克氏征(+)。血常规:WBC11.4G/L,中性91.3%,入院后行腰穿检查:颅内压150mmH2O(1mmH2O=0.0098kPa),脑脊液为暗红色,头颅CT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抗感染、脱水、  相似文献   

9.
表现为血性脑脊液改变的低颅压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颅压综合征是指颅内压降低(脑脊液压力〈70mmH2O)而以头痛为突出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头痛多为体位性,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表现为血性脑脊液(CSF)改变的并非少见,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近3年我们收治的26例低颅压综合征巾有7例CSF呈血性改变。现就7例血性CSF改变的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作如下分析,以提高对以血性CSF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低颅压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52岁。因"发热伴头痛20d"于2015-03-12入院。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2℃,伴畏寒、寒战、头痛及头晕,就诊于外院,查脑电图结果显示轻度异常;腰椎穿刺检查结果显示,颅压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提示氯稍低,余指标正常;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考虑"脑炎",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特发性低颅压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腰椎穿刺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16例患者中,头痛均与体位改变有关,坐位及站立时出现或加重,卧床休息后缓解或消失,以颞顶部疼痛多见。影像学检查1例脑室、脑池变小,3例双侧硬膜下少量积液,5例脑组织出现下移。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O。采用综合治疗7~16d,所有患者头痛症状缓解。结论了解特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和脑脊液,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德巴金”优秀论文有奖征集活动的启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主诉头痛1个月,加重1周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前额部头痛,呈刀割样,伴喷射性呕吐。3周前全头痛,伴低热。3d前突发左侧肢体无力,约7~8min后好转。头颅CT示右放射冠腔隙性梗死,予以抗血栓治疗,无好转。既往体健。入院查体:意识清楚,欣快,眼动允分,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四肢肌力Ⅴ级,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3岁。因急起后体位性头痛伴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晨起后出现头颈部持续性剧烈胀痛,平卧后头痛减轻,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非喷射性。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体健,无头颅手术及外伤史,亦未行腰穿或脑脊液引流术。外院查头部CT、MRI、MRA,颈胸段MRI均未见异常。查体:血压110/75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楚,颈软,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腰穿测压为0,可见淡红色清亮脑脊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S)的临床及脑脊液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SIHS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头痛,可伴恶心、呕吐、眩晕 、耳鸣、复视、共济失调、颈项强直;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O,红细胞0~1700×106/L;白细胞0~200×106/L,以淋巴和单核细胞为主;蛋白0.37~2.4g/L.影像学检查:本组全部行头颅CT检查,正常6例,双额颞硬膜下积液2例,脑室变小、脑组织肿胀3例.3例头颅CT检查正常者行头颅MRI检查,1例弥漫性硬脑膜增厚.给予大量补液、对症、支持治疗,颅压≤35 mmH2O者予以生理盐水鞘内注射,效果良好. 结论正确了解SIHS 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MRI特点,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7岁,牧民。因头痛3个月,加重伴呕吐3d入院。体位变换时疼痛可消失,无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查体:血压120/70mmHg,脉搏82次/min,神清,皮肤肌肉未见囊虫结节;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颅神经功能正常,肢体感觉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颈抵抗明显。头颅CT提示:大脑半球广泛性小结节状高密度影,部分高密度影周围可见低密度影,侧脑室及中脑导水管扩大。腰穿脑脊液压力为150mmH2O,脑脊液无色透明,脑脊液引流不通畅。诊断:第四脑室脑囊虫病。全麻下行手术治疗,先行右侧侧脑室穿刺,成功后见脑脊液喷出,说明侧脑室内压力很高:夹闭脑室引流管,再行枕部后正中直切口,双侧枕下小骨窗开颅并咬除第1、2颈椎后弓,Y形切开硬脑膜,暴露小脑扁桃体及小脑延髓池,抬起小脑扁桃体,暴露第四脑室正中孔:助手自脑室引流管缓慢加压注入生理盐水,见白色透明囊泡自正中孔排出,  相似文献   

16.
透明隔囊肿并发高颅压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隔囊肿并发高颅压二例于战涛,张向阳,王远臣,鞠卫萍透明隔囊肿是双侧脑室间潜在腔隙的病理性扩张,可有占位效应,严重时压迫室间孔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本文报告2例。例1女,32岁。因头痛2天、眩晕1小时入院。查体:眼底正常,无阳性体征查...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7岁,因"反复发作性头晕、精神不振、嗜睡1年,再发2d"入院。患者于2006年6月7日因头晕、精神不振、嗜睡2d于我科就诊,当时查体示咽红,嗜睡状态,余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行腰穿测压75mmH2O,脑脊液蛋白0.71g/L,头颅MRI示:胼胝体病变,考虑脱髓鞘病变可能性大,给予激素、营养神经、抗抑郁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3岁.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为胃内容物,伴双眼视物模糊及右眼胀痛,时有胸闷出汗等.查体:神清,言语少,双侧视乳头水肿,左侧鼻唇沟变浅,右眼外展受限,闭眼正常.多次行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大于400 mmH2O.外院应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6h一次,症状控制欠理想.入院停用甘露醇6h后复查腰穿,测脑脊液压力为450 mmH2O,脑脊液常规及生化均未见异常,墨汁染色未见隐球菌.颅脑MRI示脑室大小形态正常,中线居中,室周间质未见水肿,脑沟脑裂正常,未见占位性病变.颅脑MRV示上矢状窦走形正常,双侧横窦狭窄(图1a).完善相关检查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前调整阀门压力为160 mmH2O,术中间断释放脑脊液,待脑脊液压力下降后再将其连接阀门.术后症状缓解,1周后再次行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为130 mmH2O,复查颅脑MRV示上矢状窦走形正常,左侧横窦形态同术前,右侧横窦狭窄处再通(图1b).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9岁。因头痛、呕吐5天,立位时加重,平卧后头痛缓解,侧卧位腰穿无脑脊液流出,测脑压0.29kPa,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正常,诊断为原发性低颅压,住院治疗。给予鞘内注入灭菌生理盐水55ml后脑压上升至1.37kPa,每日静滴生理盐水1500~2000ml,住院15天症状消失。出院74天后,无诱因而再发头痛,恶心呕吐,头痛与体位无关。查体仅见左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左上肢Hoffmann(+),颈稍抵抗,眼底及其它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侧卧位腰穿测脑压0.49kPa,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正常,头颅x线摄片(一),头颅A超无中线波移位。给予鞘内注入灭菌生理盐水及静脉补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6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7d,抽搐发作1次人院.该患者于入院前8d在腰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产平安生下1女婴,健康状况良好.7d前出现头痛,表现为坐位时全头部爆炸样疼痛,卧位时头痛明显减轻,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按低颅压治疗,给予氯化钠、葡萄糖静点后头痛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5h患者突然出现抽搐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七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持续2~3min后缓解.既往否认头痛及抽搐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40/90mmHg,神清语明,脑神经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引出,感觉及共济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病理征阴性,项强3横指,克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