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组织野战救护演练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及自然灾害、重大疫情、事故的救护需要,我们结合“亚热带地区护理技术规范”课题研究,在组织全院护士掀起群众性野战救护技术练兵热潮的基础上,举行了一次野外实地救护演练,有力地提高护理人员在战时战伤救护、和平时期灾难抢救中的应急反应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理专业士官卫勤演练的必要性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护理士官学员院校培养,认为护理士官有必要在院校学习期间组织卫勤演练,并从卫勤演练的内容、组织形式、时间、地点及组织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同时结合实际对护理士官组织卫勤演练应当把握的几个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护理士官学员院校培养,认为护理士官有必要在院校学习期间组织卫勤演练,并从卫勤演练的内容、组织形式、时间、地点及组织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同时结合实际对护理士官组织卫勤演练应当把握的几个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医院船海上演练中护理组织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医院船海上演习实践,提出了护理人员战前训练、航渡时的护理单元结构、护理人员结构、护理器材配备、护理保障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组织聘用护士野战救护训练及演练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努力提高聘用护士野战救护技术水平。方法以“五大技术”及徒手心肺复苏、输液为主要内容制定操作标准,分准备、训练、考核、演练4个阶段实施野战救护训练及演练。结果346名护士野战救护训练考核成绩为(88.3±6.5)分;野战救护演练效果良好;“五大技术”和徒手心肺复苏单人组成绩分别为(82.3±7.8)分、(86.5±5.4)分;双人组成绩分别为(85.0±5.6)分、(91.2±5.3)分;无输液架输液单人组成绩为(94.1±3.8)分。结论组织聘用护士野战救护训练及演练有助于实现“3个转变”,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练就“3个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搞好“3个结合”,完成卫勤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船海上救护演练排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医院船演练过程中,运用弹性排班对医院船62名护士进行日常排班和紧急突发事件排班。结果在医院船演练中应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共救治伤员300名,配合医生进行动物手术73台;承担各类重症伤员的救治和手术,包括危重伤员30名、烧伤伤员90名、重伤伤员60名、轻伤伤员120名,负责转运和后送伤病员30名。结论医院船可配置的护士数量有限,因此通过精细化排班管理,在护士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可满足批量伤员救治需要。  相似文献   

7.
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的战场空间增大、时间浓缩、作战环境复杂、作战强度剧增,且信息化武器的综合运用均会导致伤员伤情重而复杂,使卫勤保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模块化方法是应对各种挑战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方法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其中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单元,经简化和统一化形成通用模块,然后运用通用模块和部分专用模块组装出新产品。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着眼战时,立足平时,研究了一套战伤救护“五大”技术模拟演练单人组及双人组例题与考评标准,并组织到野外进行模拟救护演练,有力地提高平战时战创伤救护水平;培养了一专多能的救护人才及其快速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海上卫勤保障中护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通过对海上卫勤保障中护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护理工作在海上卫勤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及特点,同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海上护理组织,完善医院船护理设施,提高海上护理工作质量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方便我军野战卫勤分队护理人员实施战地救护,提高救治效率,加强护理卫勤装备的快速机动,提高我军卫勤装备水平。方法调研国内战地救护箱组发展状况,考察野战卫勤分队需求及原有装备使用情况,咨询专家,确定不同时段所用箱组的功能、物品配备的种类和数量,在卫勤分队训练中实际应用后进一步改进。结果研制出新型战地救护系列箱组一套,包括便携式护理急救包、战地换药背囊和移动式护理箱。结论地战救护系列箱组适用于院前急救、批量伤员前接后送时的战地救护,达到了卫勤装备系列化、通用化和模块化标准,有利于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伤与战创伤伤情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解放军第117医院住院的2 588例高速公路交通伤患者的损伤部位、伤员损伤类别、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与昆明某医院病历记载的战创伤伤员救治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高速公路交通伤伤员的主要损伤部位与战创伤伤员相比,除多部位伤及其他伤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损伤类别与战创伤伤员相比,除肢体坏死以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创伤的急救护理均为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结论高速公路交通伤急救中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熟练的急救技能、批量伤员快速分流、有效的急救管理模式是交通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军队护理人员探索平战结合的急救护理重点,也是提高应对战时及突发性事件卫勤保障中救护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军队必须具备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能力,即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队的护理工作者均需承担为军队提供优质护理的任务。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某岛礁医院的护理工作现状,分析护理工作的特点。方法提取某岛礁医院2020年1-11月门急诊及住院患者的资料,结合护理处置工作完成情况,分析该岛礁医院日常护理工作及护理卫勤保障工作现状。结果纳入13 747例次患者资料,其中门急诊13688例次、住院59例次。护理处置工作总量为10 033例次。工作量居前3位的护理处置工作分别是体温监测35.0%(3508/10 033)、DNA采样17.9%(1800/10 033)、体检17.9%(1799/10 033)。前述3项占护理处置工作总量的70.8%(7107/10 033)。结论建议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轮岗交接班制度、科学创新护理排班模式、合理设置医护比、培养一专多能的轮岗护理后备团队,提高岛礁医院常规护理质量和战创伤护理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机动卫勤力量建设中管理军队护理人员,提高其护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骨科、普外科、肝胆外科、皮肤科、烧伤科、急诊科、门诊、重症监护科、心血管科、神经科10个相关科室的24名护士,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军事素质培训和护理技能培训,记录并比较培训前后参训人员的军事体能素质和实际操作技术合格率以及护理操作技术得分情况。结果经三方面培训后,参训人员的军事体能素质及实际操作技术考核合格率由培训前的79.2%(19/24)提升至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18),护理操作技术各项目根据现行评分标准,平均分由(80±3)分提高至(9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11)。结论对非现役护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军事素质培训和护理技能培训,可提高其战伤救护能力,有利于总体的机动卫勤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工作的相关概念、人员结构、开展形式的阐述,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军情及航空母舰护理卫勤现状,得出我国航空母舰护理卫勤工作岗位构建的建议,认为首先应明确我国航空母舰平战时期多样化的护理需求,然后充分借鉴美国航空母舰开展护理工作的有效经验,以此构建切合我国航空母舰卫勤保障实情的护理岗位体系,从而推动我国航空母舰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6.
17.
提高临床护士卫勤保障应急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军事斗争准备力度加大,卫勤战备训练和卫勤保障任务更加繁重。针对现阶段部队医院的编制特点及工作任务,我们积极探索在编制护士减少、卫勤保障任务加重情况下临床护士的管理方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经验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表现为维和行动的数量和规模迅速膨胀。维和背景及战略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参与主体日趋广泛。中国是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截止2010年6月底,中国军队已累计派出1.56万人次维和官兵。参与联合国18项维和行动。  相似文献   

19.
野战条件下地震伤救护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野战条件下地震伤救护的特点,从筹备阶段、人员调配到现场救治等方面探讨地震伤救护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为提高救治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示加强救护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配合、强化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日常培训是提高团队综合救治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制订完善的护理应急预案,成立健全的护理风险管理组织,设置科学、灵活的演练场景及方法,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结果护士能够自觉、有效地掌握并执行护理应急预案,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能够有效地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