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单间和非单间医院感染率前后对照情况,为医院ICU感染防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1月新建ICU搬迁为时间截点,根据床位是否为单间,分为搬迁后新单间组和搬迁前非单间组。分析两组前后医院相关感染率差异。结果 323例单间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人数34人,医院感染率10.53%;246例非单间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人数35人,医院感染率14.23%。两组感染部位、三管感染千日率、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间组和非单间组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感染率分别为3.10%和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为降低ICU医院感染率,单间病房隔离措施作用有限,不能单纯依靠增加单间病房数量,而应落实环境清洁消毒、手卫生、隔离防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374例血液科医院感染病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血液科374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科218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74例、473例次,感染率为17.1%、例次感染率为21.6%;感染患者以恶性血液病者为主,占81.8%;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占首位,为61.3%;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1.0%、革兰阳性菌占19.3%、真菌占39.7%;中性粒细胞数与感染关系密切,感染时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者占76.1%。结论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中性粒细胞数低下是主要危险因素,呼吸道是重点监控部位,采取积极的全面综合性预防与针对性预防相结合的控制措施,对降低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百级层流病房的管理水平,降低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几率。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7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入住层流洁净病房接受化疗为观察组,193例患者在普通病房接受化疗为对照组,加强对层流洁净病房环境、物品及患者的管理,同时监测医护人员进入层流洁净病房,观察两组的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结果入住层流洁净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7.2%,低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为主。结论提高百级层流洁净病房的管理水平,使层流病房更规范标准化,可以降低血液病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无锡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2.93%,例次感染率为15.3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8.82%,真菌占21.50%,革兰阳性菌占9.68%。恶性白血病、接受放疗、化疗、免疫受损、白细胞<1.5×109/L时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其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某部队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两年来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7日0∶00-24∶00时所有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与医院2008年回顾性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181例住院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28例次,医院例次感染率为2.73%;呼吸科监护病房和神经内科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占53.57%;原发病在医院感染的构成比中,居前3位的为肿瘤、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占28.57%、28.57%、25.00%;检出最多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通过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医院感染率低于国家卫生部要求,应继续强化管理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的关系及其感染病原学特点,提出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方法对1999~2005年的415例次血液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15例次血液病患者,204例次发生医院感染,49.16%,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组感染率91.82%以上,中性粒细胞数≥1.0×109/L组感染率16.30%以下,组间比较P<0.05;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真菌。结论中性粒细胞缺乏是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呼吸系统是主要的医院感染监控部位,必须加强护理,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选择合理抗生素,以避免感染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液病房住院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真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2010年收治的4243例血液病患者,对其真菌感染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4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0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3.0%,其中真菌感染47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3%,真菌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基础疾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占61.1%;真菌感染部位以口咽部居首,占59.2%,其次为肺部,占18.2%;以肺部及血液真菌感染治疗费用最高;粒细胞缺乏、长期住院(≥14d)、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7d)、原发疾病未缓解是医院真菌感染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发病率升高,危险因素多,治疗费用高,需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以期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538例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3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6例、93例次,感染率为14.13%、例次感染率为17.29%;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为28.05%,其次为淋巴瘤患者26.8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医院感染率最低为2.20%;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占51.61%,其次为血液、泌尿系统,分别占17.20%、11.8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有院外感染、粒细胞缺乏、使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有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以上因素存在是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引起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在患者入院后分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干出血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探讨其防治策略,为减少住院脑干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改善预后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35例确诊为脑干出血医院感染的患者,分析其医院感染的类型,病原菌及治疗途径和效果,并与同病房非脑干型脑出血患者55例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脑干出血3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2例,感染率为91.4%,非脑干型脑出血5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3例,感染率为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8,P<0.01);35例脑干出血患者中有17例患者合并≥2种系统感染,感染58例次,以肺部感染最多30例次,其次为尿路感染18例次和菌血症10例次,分别占51.7%、31.1%、17.2%,非脑干型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10例,呼吸系统感染3例,分别占76.9%、23.1%,与非脑干型脑出血患者相比,脑干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增高(P<0.01);痰培养结果显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占28.1%。结论脑干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以肺部感染为主,早期有效地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可控制感染率,降低脑干出血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评估在重症ICU中的应用,探讨重症ICU病房医院感染率发生趋势。方法对重症ICU病房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对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将我院2013年2~12月和2014年2~12月收治ICU的患者的感染情况和目标性监测进行比较。结果 2013年2~12月收治745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3例(11.14%),97例次(13.02%),日感染率为18.68‰;经风险因素评估应用后,2014年2~12月收治862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1例(5.92%),65例次(7.54%),日感染率为8.91‰。结论通过对重症ICU病房高、中、低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估,掌握其医院感染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有目的地预防和控制,结合目标性监测的医院感染数据分析,充分说明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评估在重症ICU中的应用,可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