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用四种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chloride,简称 PVDG)薄膜分别于加热前后测定其厚度、光线透过率和在30℃时氧气的透过速度。加热前的包装材料的上述物理性状是用未制袋的 PVDG 薄膜测定;加热后的系将PVDG 薄膜制成袋,装以鱼肉糊,经120℃ 20分钟处理后,将薄膜剥下(注意不损害薄膜表  相似文献   

2.
顶空内标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残留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植物油中残留的六号溶剂国标法采用顶空外标色谱法测定,此法误差来源较多,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采用顶空内标校准曲线法,以正庚烷为内标物,测定食用植物油中六号溶剂残留量,得到满意的结果。材料和方法1.仪器与试剂:岛津GC—14B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C—R6A数据处理机;恒温水浴箱;微量进样器;平衡瓶:标度为100ml的盐水瓶经标定容积为130ml,并具橡胶反口塞;六号溶剂标准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90ml无色谱干扰的色拉油,加入适量六号溶剂,换算成每ml溶液中含六号溶剂的mg数;正庚烷<分析纯>。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直接分析植物油中短链脂肪酸,研究食用植物油经高温加热后油脂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变化。方法经高温加热的正常食用植物油样品利用皂化、酸化、萃取的方法,提取短链脂肪酸,GCMS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正己酸、正庚酸、辛酸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0.998 9、0.996 4。以峰面积对样品的浓度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检出限分别为2.73×10~(-3)μg/ml、4.07×10~(-3)μg/ml、2.33×10~(-2)μg/ml,定量限分别为9.11×10~(-3)μg/ml、1.36×10~(-2)μg/ml、7.76×10~(-2)μg/ml。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检出限低,可用于植物油中短链脂肪酸的检测。食用植物油中的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与其加热程度、次数密切相关。本法有望作为煎炸老油鉴别的特异方法,同时对地沟油的鉴别检测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市售和橡胶制品厂生产的食品用橡胶制品——胶管、传送带、食品包装、瓶盖、奶咀等139件试样进行了检验。试样用水洗,然后干燥,每 cm~2面积加溶剂2 ml。溶剂有蒸馏水、4%醋酸溶液、20%乙醇溶液及庚烷。浸泡条件采用60℃或90℃浸泡30分钟。以庚烷为溶剂时,采用25℃浸泡  相似文献   

5.
TBHQ为效果显著的一种抗氧化剂,与其他抗氧化剂同时使用有相乘作用。1972年美国允许用于油脂中。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秘鲁等国相继允许使用。而日本则不允许使用。操作方法 (1)提取:取油脂5 g,加正庚烷20 ml,溶解后,用正庚烷饱和的乙腈100 ml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100℃以下减压除去溶剂,残留物加内标液(二苯甲酮200 mg,溶于1,000ml二氯甲烷中)5 ml,溶解后即为试验用液。奶油、人造奶油在40℃加热融化,混匀后取出5 g,加醋酸乙酯50 ml溶解,用水20 ml洗涤醋酸乙酯液,醋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钠脱  相似文献   

6.
续表原材料原料质t溶出 浸饱液 以甲醛为原料的合成树脂同上 浸泡条件60oC 30分钟水聚甲基丙烯酸甲西 (PMMA)同上同聚抓乙烯4%乙酸 水4%乙酸正庚烷试脸 规格 酚不得检出 甲醛不得检出 燕发残渣<30 ppm 同聚抓乙烯聚酸胺(尼龙)(PA)同上同聚抓乙烯 2。%乙醉{_燕发残翅酒丝墨包鳌) l界39砂m甲基策那暇甲朋早一,甲一黑翌嘿,一一一 水l同聚抓乙炜 4%乙酸l 正庚烷}20%乙醇丙甲甚戊烯(PMP)同上同聚抓乙烯 水4%乙酸20%乙醉 燕发残渣(酒类容器包装)<30 PPm,酷胺单体<15 PPm 同聚抓乙烯正庚烷}燕发残渣(油,旨类容器)}<‘20 ppm玻瑞600C 30分钟水…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市售硅橡胶奶嘴及包装材料等12个样品进行了检验:以60℃或90℃的蒸馏水浸泡30分钟的浸出液中高锰酸钾消耗量和蒸发残渣都较低,前者0.4~3.2 ppm,后者<3~7.5 ppm。浸出液呈酸性,酚、醛、重金属均未检出。而在蒸馏水或正庚烷中回流2小时后,蒸发残渣分别为10.5~22.5 ppm 和1,100~1,230 ppm。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市售23种天然食用色素的致突变性,作者采集在食品中使用较广泛的23种天然食用色素,用沙门氏菌进行致突变试验,采用改良的Ames法(前保温法),即在0.1ml样品溶液中加S—9混合液0.5ml或磷酸缓冲液(100wm,PH7.4)再加TA100或TA98菌液0.1ml,在37°℃保温20分钟后再加入保存在45℃的上层培养基2ml,复盖于琼脂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分离和鉴定了苏氨酸、丙氨酸、葡萄糖和肌酸酐在加热反应中所形成的诱变性化合物。加热反应混合物的制备试管中含丙氨酸、苏氨酸、肌酸酐(每种均为3.6mmol/L)和葡萄糖(1.8mmol/L),用二乙烯二醇(10ml)和水(2ml)溶解,200℃加热15min,冷却后,用20倍水稀释。液样在进一步纯化前作Ames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源市市售食用植物油的污染水平和趋势,掌握和分析市售食用植物油的安全状况,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 2017年-2018年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要求选取商店超市、农贸市场、自榨油小作坊等作为采样点,采集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食用植物油样品,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手册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黄曲霉毒素B1(AFTB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测定。结果所采集的60份市售食用植物油样品中合格的有51份,总合格率为85.0%;AFTB1的检出率为43.3%,DBP未检出,DEHP的检出率为23.3%;不合格项目均为AFTB1,超标率为15.0%。结论河源市市售食用植物油总体污染水平不高,但自榨油小作坊散装花生油AFTB1的检出率和超标率较高,相关部门仍应加强市售自榨油小作坊的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市售食用植物油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邰启生 《健康》2004,(9):42-44
1炒菜时油锅不宜烧得太热1许多家庭都有炒菜时见油发烟时下菜的习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菜炒香,其实这样做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造成厨房空气严重污染。目前市售的植物油大多经过精练,杂质大部分已被去掉,用不着高温加热去除。烹调油加热时,超过发烟温度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并(a)芘等致癌物质。食用的花生油、豆油的发烟温度分别为150℃和160℃,精制菜油为200℃。烹饪时超过发烟温度的幅度越大,产生的有害物质就越多。花生油加热到200℃左右时,甲醛含量显著增加。为了减少厨房空气污染,降低住宅空气中苯并(a)芘等致癌物质的浓…  相似文献   

12.
植物油营养价值高 ,但如果贮存于不稳定的环境或时间太长 ,油性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会分解出酚、酮、低级脂肪酸 ,各种氧化物和过氧化物 ,而出现酸败和脂肪变质 ,食用变质的植物油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基于此情况 ,我们探讨分析了表征植物油稳定性的几项检测指标。1 材料与方法  ( 1)样品 :花生油、粟米油、调和油各 10份。( 2 )测定方法 :过氧化值按GB5 0 0 9 37- 1996方法 ,酸价按GB5 0 0 9 37- 1996方法测定。感官检查用肉眼观察 ,以及将样品倒入 15 0ml烧杯中加热至约 5 0℃ ,用玻棒搅拌嗅其气味沾少许尝其味道…  相似文献   

13.
食品卫生国家标准中食用植物油的测定 ,采用湿法或干法消化 ,湿法消化耗酸量大 ,两者皆费时长。本研究用稀盐酸提取油中砷 ,简便易行 ,快速准确 ,以花生油为样品 ,进行了提取条件的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试剂与仪器 同GB/T 50 0 9 11— 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1 2 样品预处理 称取 10 0 g花生油 ,置于 12 5ml具塞锥形瓶中 ,加 10ml盐酸 (2mol/L) ,置 80℃水浴中 ,加热 5min ,趁热置振荡器上振荡 2 0min ,再置水浴中待油层与水层分离后 ,倒入 12 5ml分液漏斗 ,静置分层 ,水层放入第 2只分液漏斗中 ,油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索了短时间工作场所有机溶剂蒸气的采样和分析。多孔聚合树脂球P0rapak Q用作混合芳烃(苯、甲苯和二甲苯)采样管的吸附剂。取该吸附剂0.18 g充填于7.6 cm×4 mm内径的不锈钢管中,两端塞上玻璃棉。用真空泵或携带式隔膜泵采样。将吸附蒸气的采样管于闪热器内加热200℃1分钟,然后导入气相色谱仪内进行测定。色谱条件:火焰离子化鉴测器Hitachi 063型气相色谱仪;柱液相为20%ββ′-硫二丙腈;载体为Chromosorb W(AW)60~80目;柱:2 m×0.3 cm;温度为90℃,载气为氮气,40ml/分,记录纸转速10 mm/分。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在参照有关资料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减少尿样加入量(由原50ml 减至20ml)、缩短消化时间、节省试剂用量、并在前处理等方面进行一些改进,仍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分析法简述如下:取尿样20ml 加混合酸(硝酸与硫酸按5∶1混合)5ml,加热消化至刚炭化,放冷后加2滴高氯酸,加热至液体无色透明,再继续加热20分钟,冷却后加水20ml、0.1%甲基橙液一滴,用氨水调至刚变黄、再用1∶3硫酸调至刚变红,加20%磷酸0.3ml、3%高锰酸钾液一滴,置电热板上煮沸5分钟,若溶液紫色褪,补加高锰酸钾液一滴,使保淡紫  相似文献   

16.
保鲜膜包食物在微波炉中加热,是好多人的用 通常做法。保鲜膜包食物不宜使水分散失,加热的食物好吃一些。可这样做,却增加了保鲜膜毒素溶出的危险,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绝大部分保鲜膜和常用的塑料袋一样,都是以乙烯母料为原材料。根据乙烯母料的不同种类,保鲜膜又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聚乙烯,简称PE,这种材料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装,像包装水果、蔬菜、食品用的薄膜都是这种材料;第二类是聚偏二氯乙烯,简称PVDC,主要用于一些熟食、火腿等产品的包装;第三类叫聚氯乙烯,简称PVC,这种材料也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但它对人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日本允许在油脂和黄油中添加0.1g/kg以下的柠檬酸异丙酯作为抗氧化剂。柠檬酸异丙酯是1-单酯、2-单酯、1,2-二酯、1,3-二酯和三酯的五种酯的混合物。作者研究了用硅镁柱净化,同时分别测定柠檬酸单酯、二酯和三酯的方法,取得良好结果。用含水率15%的硅镁吸附柱,用己烷:乙醚(4:1)80ml洗涤,再用己烷:乙醚(1:1)混合液100ml洗脱,可把常用的食品添加剂BHA、BHT、山梨酸、苯甲酸等溶出。并且把其他干扰物分离、气相色谱柱采用1%OV-  相似文献   

18.
东莞市地处珠江口,在广州、香港经济走廊中间。全市现有“三资企业” 5000多家,其中有46家是食品生产企业。根据有关规定,我们对这些企业的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及设备(以下简称为食品)进行了卫生监督检验和管理,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用蒸溜水、自来水和煮沸的自来水制成V_B_1溶液(μg/ml),置0℃、17℃、37℃及100℃中,发现 V_B_1在蒸溜水和煮沸的自来水中不分解,但在自来水(剩余氯浓度为0.2ppm)中却随着反应时间和温度而分解。即温度低,时间长,分解多;温度高,时间短,分解也多。例如:自来水中的 V_B_1在0℃经90分钟时,分解<20%;在100℃、<20分钟时,几乎100%分解。由此可见,温度高、时间短比温度低、时间长V_B_1分解的多。  相似文献   

20.
王茂起  计融 《卫生研究》1992,21(4):207-210
报道了1991年全国部分食品卫生质量的调查结果,参与本次调查的有24个省、市、自治区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共调查6大类食品(冷饮、乳粉、酒、罐头、糕点和食用植物油),采集了2000多个厂家的2566个食品样品,获得监测数据52404个,6大类食品的卫生平均合格率为83.80%,其中冷饮81.18%、乳粉71.26%、酒90.95%、罐头95.73%、糕点62.90%、食用植物油87.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