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附加腔静脉成形的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腔静脉成形术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在防止移植肝流出道阻塞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3例终末期肝病病人选为肝移植受者。供肝的下腔静脉及受体的肝后下腔静脉 (包括肝静脉 )均作了成形术 ,在单独股 -腋静脉转流术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3例病人术中均较平稳 ,手术时间和无肝期缩短 ,出血量减少 ,术后肝功能恢复快 ,恢复顺利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静脉成形术可防止背驮式肝移植肝静脉流出道阻塞 ,术中对受体的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并可缩短无肝期和减少腔静脉梗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附加腔静脉成形的背驮式原位肝植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腔静脉成形术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在防止移植肝流出道阻塞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3例终末期肝病病人选为肝移植受者。供肝的下腔静脉及受体的肝后下腔静脉(包括肝静脉)均作了成形术,在单独股-腋静脉转流术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3例病人术中均较平稳,手术时间和无肝期缩短,出血量减少,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静脉成形术可防止背工肝移植肝静脉流出道阻塞,术中  相似文献   

3.
背驮式肝移植中肝静脉流出道阻塞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静脉成形术在背驮式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及防止移植肝流出道阻塞中的作用。方法  3位终末期肝病病人的供肝下腔静脉及受体肝后下腔静脉 (包括肝静脉 )均作了成形术 ,在单独股—腋静脉转流术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结果  3例病人术中均非常平稳 ,手术时间、无肝期缩短 ,出血量减少 ,术后肝功能恢复快 ,康复顺利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静脉成形术可防止背驮式肝移植肝静脉流出道阻塞 ,术中对受体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缩短无肝期 ,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法国冈城大学医疗中心肝胆外科实施的32例背驮式肝移植中,共有12例术中采用暂时性门腔静脉分流,现将此12例的手术操作及相关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2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3~67岁,平均56岁。施行肝移植并行辅助门腔静脉分流的原因:8例为肝功能失代偿合并严重门静脉高压症伴广泛侧支循环形成,2  相似文献   

5.
6.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的原位肝移植手术,受体的肾静脉以上至横隔以下的腔静脉段,作为肝切除的一部分而被切除。有时,由于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该段腔静脉后的分离和随后的止血都极困难。所以,1989年Tzakis等报道了一种保留下腔静脉全长的原位肝移植手术,称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Piggyback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此后,学者们对这种术式又进行了某些改良,使得这一技术更趋完善。有人认为,背驮式手术技术是肝移植的最重要发展项目之一。我院于1996年5月至今,已分别对成人和儿童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1手术方法我院3…  相似文献   

7.
应用背驮式肝移植术式的注意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再次掀起了肝移植的热潮,各种肝移植术式相继开展。本文就背驮式肝移植的若干问题结合作者的体会作一简单叙述。1背驮式肝移植(piggybacklivertransplantation)的由来标准的原位肝移植技术包括肝脏及肝后段下腔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流出道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实施的329例肝移植病例,其中经典非转流152例,经典转流31例,改良背驮式146例。6例出现明确的流出道梗阻,对这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这6例病人中,2例表现为急性Budd—Chiari综合征,其中1例剖腹探查,纠正吻合口扭转。另1例因同时伴有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急诊行二次肝移植;1例CT表现为左外侧叶淤血,未做特殊处理;另外3例手术关腹时血压、中心静脉压下降,右肝后加垫后缓解。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流出道梗阻的发生与腔静脉吻合方式及供肝与受体是否匹配有关;术前详细地评估供受体条件并选择术式,术中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存在并处理,可减少这一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无肝期阻断下腔静脉对背驮式肝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无肝期血流阻断方式的不同引起的再灌注损伤差异及无肝期时间的长短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无肝期下腔静脉血流的阻断来建立相关模型,以血液指标的改变做为指标,结合光镜检查结果,了解机体损伤差异。结果 无肝期的延长及下腔静脉阻断可以加剧机体损伤。结论 背驮式肝移植无肝期可以短时间阻断或部分阻断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10.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治疗Caroli''s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技术治疗Caroli's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Caroli's病病人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Caroli's病病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手术效果好,已分别存活17及18个月,已恢复工作和正常生活,结论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是目前治疗弥漫的伴反复胆管炎的Caroli's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ʽ����ֲ69������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56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肝移植术式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 (腔静脉整形 )。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至2 0 0 2年 4月期间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 (腔静脉整形 )技术完成的 69次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并与同期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技术完成的 3 2例肝移植病人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组和经典原位肝移植组无肝期时间分别为 (4 2 1± 12 4)min和 (71± 18)min(P <0 0 5 ) ;失血量分别为 (2 40 0± 115 0 )mL和 (5 3 0 0± 2 10 0 )mL(P <0 0 5 ) ;输血量分别为 (2 80 0± 13 0 0 )mL和 (5 40 0± 190 0 )mL(P <0 0 5 ) ;术后 1天腹腔引流量分别为 (3 72± 89)mL和 (12 66± 43 8)mL(P <0 0 5 ) ;前者无腔静脉并发症发生 ,后者发生腔静脉并发症 9例。结论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能明显简化切肝、植肝手术操作 ,显著缩短无肝期时间、减少出血、输血量以及腔静脉并发症 ,优于经典的原位肝移植术和背驮式肝移植术 ,并适用于各种肝移植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背驮式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中不同时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8~75岁,体重22.5~75kg。均因终末期肝病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背驮式肝移植术。术中对患者HR、ECG、PETCO2、SpO2、有创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进行监测,并用热稀释法监测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对手术切皮后30min、无肝期30min及新肝期30min三个时点的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时点MAP及CVP无明显变化;无肝期HR、SVR明显高于切皮后30min和新肝期30min(P<0.05或P<0.01);无肝期MPAP、PCWP、CO、SV、CI均明显低于切皮后30min和新肝期30min(P<0.01)。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术无肝期MAP能相对稳定,但其他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仍较明显,应加强此术式中血液动力学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脂肪变性供肝(SLD)在背驮式肝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将64例SLD进行了背驮式肝移植,其中脂肪变性程度分级为轻(S1级)、中(S2级)、重(S3级)者分别为22、25和17例,随机抽出同期80例供肝无脂肪变性者作为对照.观察手术当天受者的肝、肾功能,术后近期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受者的死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当天各级脂肪变性组的肝、肾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 d,对照组95%受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S1级组、S2级组和S3级组分别为90.9%、80.0%和70.6%,S3级组有2例(11.8%)发生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S1、S2和S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对照组死亡2例,S1级组死亡1例,S2级组死亡1例,S3级组死亡5例.结论 SLD可以用于移植,但对重度脂肪变性肝脏的移植,即使在目前供者紧张的情况下,也应审慎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中应用带蒂大网膜袖套法预防和治疗胆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背驮式肝移植病人应用带蒂大网膜袖套法包绕胆总管吻合口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因存在肝移植术后胆漏的高危因素而在术中应用此方法,其中1例于术后第8天出现胆漏,经充分引流后痊愈,其他13例未出现任何胆道并发症;另4例因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出现胆漏、内科治疗无效而行胆总管再次吻合时应用此方法.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带蒂大网膜袖套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背驮式肝移植术后胆漏。  相似文献   

15.
原位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77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诊治经验.结果 776例肝移植患者中共发生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10例,发生率为1.29%.其中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6例,肝后段下腔静脉狭窄2例,肝静脉流出道梗阻2例.10例均进行了下腔静脉造影而明确诊断,8例患者在下腔静脉造影的同时施行了气囊扩张或放置血管内支架术,2例介入治疗效果不佳而中转再次肝移植术;该组因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而死亡3例,与静脉流出道梗阻相关的病死率为30%(3/10).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与腔静脉的吻合技术,腔静脉吻合方式以及供肝体积与受者肝床不匹配有关;术后尽早发现流出道梗阻的存在,并及时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如介入治疗或再次肝移植等是改善该并发症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ʽ����ֲ���������ĸ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2年10月行67例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 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手术死亡率为10.45%。2例存活超过3年,8例存活超过2年,19例存活超过1年。结论 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背驮式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研究经典背驮式肝移植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两种术式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优缺点.方法 自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对37例肝炎后肝硬化和急性重症肝炎病人施行了肝移植术,男30例,女7例;年龄18~62岁,平均41.7岁.原发病分别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35例,急性重症肝炎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均阳性.手术方式采用经典背驮式A组11例,改良背驮式B组26例,37例手术全部成功.结果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输血量少,医疗费用少.结论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具有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医疗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End-to-side caval anastomosis in adult 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 consensus exis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cavo-caval anastomosis in piggyback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PB-L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our experience with end-to-side (ES) cavo-cavostomy. Outcome parameters were patient and graft survival and surgical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1995-2002 146 full-size PB-LT in 137 adult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ES cavo-cavostomy without the routine use of temporary portocaval shunt (TPCS). In 12 patients (8%) this technique was used for implantation of second or third grafts. Veno-venous bypass was not used in any case and TPCS was performed only in eight patients (6%). One-, three- and five-yr patient and graft survival were 84%, 79% and 75%, and 81%, 74% and 69%,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number of intraoperative transfusion of packed red blood cells (RBC) was 2.0 (range 0-33) and 30% of the patients (n = 43) did not require any RBC transfusion. Surgical complications of various types were observed after 49 LT (34%) and none of the complications was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the technique of ES cavo-cavostomy. Our experience indicates that PB-LT with ES cavo-cavostomy is a safe procedure, can safely be performed without the routine use of a TPCS, has a very low risk of venous outflow obstruction and can also be used effectively during retransplan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