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全胃肠外营养的肝胆并发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胃肠外营养(TPN)相关性肝胆功能异常仍是TPN治疗中重要的并发症。小儿主要表现为肝内胆汁淤积。长期TPN可引起胆泥和胆石形成。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病因学是多因素的,如静脉营养过量及营养成分失平衡;某些营养素缺乏;缺乏肠道刺激及肠道营养、胃肠激素分泌减少;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细菌移位及可能的肝脏毒性因子等。其防治应注意给予病人平衡的营养,不要过量;给予营养素全面的溶液;如果可能应尽早经口或肠道进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腺苷L蛋氨酸(SAMe)对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胆汁郁积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新生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PN对照组、SAMe治疗组,治疗组在TPN同时加用SAMe100mg/(kg·d)。结果SAMe治疗组血清胆汁酸、ALT、AKP、总胆红素、总蛋白和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接胆红素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较TPN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形态正常;TPN对照组可见明显肝内胆汁郁积表现,并可见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SAMe治疗组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凋亡数为0.263%±0.041%;TPN对照组肝细胞凋亡数为1.060%±0.217%;SAMe治疗组肝细胞凋亡数为0.467%±0.182%,较TPN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SAMe可有效防治TPN所致郁胆,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肝胆并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胃肠外营养在新生儿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引起的肝胆并发症仍未完全解决。研究表明,早产与低出生体重、缺乏肠道刺激、感染、静脉供给过高热卡、静脉营养成分失衡、胃肠外营养的毒性成分等因素均可能与发病有关,由此提出了一些综合性防治措施。该文就其病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肝胆并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胃肠外营养在新生儿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引起的肝胆并发症仍未完全解决。研究表明,早产与低出生体重、缺乏肠道刺激、感染、静脉供给过高热卡、静脉营养成分失衡、胃肠外营养的毒性成分等因素均可能与发病有关,由此提出了一些综合性防治措施。该文就其病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小儿胃肠外营养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又称静脉内营养(in-travenous,nutrition,IVN),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全部必需的营养素和能量又称完全肠外营养(TPN)。自1968年Du-drick首次将其应用于临床以来,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改进,IVN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及制剂等方面已有很大发展,并作为治疗疾病,特别是危重疾病一项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措施,挽救无数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垂危患儿生命,提高小儿生存质量。因此,IVN应用无疑是近30年来现代治疗学上一项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全肠道外营养有关的胆汁郁积:附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完全肠道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TPN)在新生儿的应用国内已逐步开展,但与其相关的并发症也有报道,其中TPN有关胆汁郁积(TPN-Associated Cholcstasis简称TPNAC)是较常见和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极少数可发展为  相似文献   

8.
小儿全肠外营养10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更合理的小儿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支持的方案。方法收集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中住院患儿应用TPN≥5天的临床资料共108例;年龄3个月~12岁,平均TPN持续17天(5~132天)。经周围静脉TPN103例,中心静脉TPN5例。结果108例中出院102例,死亡6例。出院患儿中体重增加48例,不变33例,下降21例。发生TPN有关的并发症共12例(占11.8%),其中肝损害及胆汁郁积5例,高血糖2例,高脂血症2例,低磷、低钙血症2例,导管感染1例。结论(1)一般热卡在167~335kJ·kg-1·d-1,可获得正氮平衡及体重增加。推荐氨基酸剂量婴幼儿为2.0~2.5g·kg-1·d-1,儿童为1.5~2.0g·kg-1·d-1;脂肪乳剂婴幼儿推荐量为1~3g·kg-1·d-1,儿童为1~2g·kg-1·d-1。(2)婴幼儿应选择小儿氨基酸;肝功能不全或肿瘤化疗患儿应选含中链甘油三脂的脂肪乳剂。(3)脂肪乳剂输注应>16小时;葡萄糖8~14mg·kg-1·min-1,提倡“全合一”输注。(4)应常规补充钙磷。  相似文献   

9.
10.
自1968年Dudrick等首先报道应用肠道外营养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和预后以来,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已越来越普遍应用于急性重症或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儿,它使得患有严重胃肠疾病及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然而,1971年Peden等报道了1例接受TPN治疗的早产儿,出现了肝脏肿大和肝功损害,尸检时发现肝内胆汁淤积,胆管扩张及早期肝硬化表现。现在,TPN相关肝胆并发症已被认为是TPN治疗时的重要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TPN相关肝胆并发症在成人多表现为肝的脂肪化,而在新生儿期则多见肝内胆汁淤积,即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TPNAC),其发病率可达7%~65%。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全胃肠外营养(TPN)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于1996年1月~1998年12月23例新生儿NEC进行了研究,测定应用TPN前、TPN3天、7天时静脉血中补体C3、C4、B因子、转铁蛋白(Tr)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补体C3、B因子、Tr在应用TPN3天、7天时均较应用TPN前增高(P<0.05);(2)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显示CD4升高(P<0.05),CD8下降(P<0.05),CD4/CD8比值升高(P<0.05).表明TPN在一周内可以通过对补体系统、蛋白代谢和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新生兔全胃肠外营养所致肝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全胃肠外营养(TPN)可引起肝脏并发症,在新生儿主要表现为肝内胆汁淤积,为研究新生儿TPN肝脏并发症问题,建立了新生兔TPN致肝脏并发症的动物模型,24只新生新西兰白兔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TPN1周组、TPN2周组。正常对照组母乳喂养1周,TPN组动物经输液泵接受持续TPN。TPN1周组血清胆汁酸,胆红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TPN2周组有进一步升高,TPN组肝组织可见小叶间胆管胆栓形成,胆管增生,枯否氏细胞及肝细胞胆色素沉积等淤胆表现,并可见轻度肝脂肪变性;TPN2周组上述改变进一步加重,TPN组肝组织电镜上形态特征为线粒体肿胀,毛细胆管扩张,微绒毛减少或消失。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小儿胃肠外营养的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年龄的小儿对能量、水份以及各营养素的需求是不同的,胃肠外营养还要求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有一个合适的比例,所以小儿胃肠外营养临床计算较为复杂繁琐。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于各年龄小儿胃肠外营养的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现介绍如下。尽管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全胃肠外营养(TPN)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于1996年1月1998年12月23例新生儿NEC进行了研究,测定应用TPN前,TPN3年,7天时静脉血中补体C3,C4,B因子,转铁蛋白(Tr)和外周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补体C3,B因子,Tr在应用TPN3天,7天时均较应用TPN前增高(P<0.05),(2)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显示CD4升高(P<0.05),下降(P<0.05),CD4/CD8比值升高(P<0.05),表明PTN在一周内可以通过对补体系统,蛋白代谢和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68年Dudrick等[1]首先报道应用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营养和预后以来,PN已越来越普遍应用于急重症或严重胃肠道疾病的患儿。目前,PN是危重症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营养支持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1971年Peden等[2]报道了1例接受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相似文献   

16.
小儿周围静脉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一种上儿周转静脉全营养混合液(TNA)的配方、配制方法和稳定性。方法 每100mlTNA按如下配制:①10%葡萄糖42ml,50%葡萄糖10ml,10%氯化钠1.8ml,10%氯化钾1.5ml;②7%凡命(17-氨基酸)30ml备用;③20%脂肪乳剂13ml,维他利匹特ml,水乐维池1ml,混合备用。配制时按①②③的顺序将3组液体混合,注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或无菌玻璃瓶内,置4℃冰箱备  相似文献   

17.
全肠外营养在小儿肠穿孔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在治疗小儿肠穿孔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肠穿孔患儿术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肠外营养(TPN)支持,TPN主要成分有:葡萄糖、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混合液与脂肪乳剂,经周围静脉输入。另设对照组36例肠穿孔患儿只给予综合治疗和部分静脉营养。结果:TPN组患儿全身情况改善,体重增加32例,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加40例。对照组体重增加8例,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16例。两组体重、淋巴细胞数增加经χ^2检验,P<0.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PN组治愈41例,死亡7例;对照组治愈22例,死亡14例,两组治疗结果经χ^2检验,χ^2=12.96,P<0.001,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证明TPN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组TPN配方合理、方便、安全、有效,为肠穿孔术后患儿提供了足够的各种营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患儿不能耐受经胃肠道营养时,需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素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的需要,称为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自1968年Dudrick首次报道经中心静脉营养救治1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获正氮平衡以来,PN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危重新生儿提供了生存的机会,使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但由此产生的肝胆并发症也日益引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的胃肠外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在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胃肠外营养(PN)应用于ARF是近年来的新进展。本研究探讨小儿ARF时PN治疗的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1.对象:1996年8月~1997年12月来我院住院的ARF患儿共25例,其中2~3岁1例,~6岁2例,~12岁22例,平均年龄(8.9±3.1)岁;男19例,女6例。2.诊断:小儿ARF的诊断参阅文献[1]及其临床分型参阅文献[2],本组25例ARF患儿均符合非高分解代谢型ARF。在原发病诊断中,原发型肾小球疾病诊断依据文献[…  相似文献   

20.
全营养混合液静脉营养支持在新生儿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介绍新生儿周围静脉用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和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1993-1995年58例新生儿和成熟儿围手术期用全营养混合液(TNA)行静脉营养支持介绍TNA的配方设计,配制步骤,应用方法,监测指标,溶液稳定性和治疗效果。本配方含总热量74-83kcal309-347kJ(74-83kcal).kg^-1.d6-1,氮热比(N/Q)=1:197-220,脂肪供热占非蛋白热量42-49%,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