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肖庆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1)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复合丙泊酚在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神经外科全麻手术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在缝合硬脑膜后停用静脉麻醉药,在开始缝头皮时停用吸入麻醉药,观察组在达到拔管指征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2 mg/kg、丙泊酚0.5 mg/kg,5 min后拔管.对照组静脉注射0.9%NS 10 ml后拔管;观察拔管前、拔管后1、5、10 min 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RR)、清醒时间等的差异及躁动、呛咳、呕吐、呼吸抑制等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应激反应稳定,对照组患者SBP、DBP、HR、RR明显升高(P<0.01);躁动、呛咳、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患者的清醒时间稍短(P>0.05).结论 乌拉地尔复合丙泊酚在神经外科全麻拔管前静脉注射,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减少拔管期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与乌拉地尔对拔管期老年患者心血管的反应.方法: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20例,手术完毕达到拔管标准后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乌拉地尔0.4 mg/kg,艾司洛尔1.5 mg/kg, 记录各时间段患者的生理指标.结果:静脉注射后SBP、DBP,B和C组均较注射前明显降低(P<0.05);A组于拔管时、拔管后1及3 min时显著升高(P<0.05);HR,C组与A、C组比较明显减慢(P<0.05);心率和收缩压乘积,B、C组均比注射前明显著降低,A组明显增高(均P<0.05);SPO23组与注射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均能有效预防老年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乌拉地尔复合舒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择期腹部手术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当达到拔管指征时,B组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2~0.3mg/kg,A组不给予.观测比较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2min和5min时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B组拔管前后各时点各项指标值无明显波动(P>0.05),且拔管后2min已恢复至拔管前水平,A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各时点各项指标值与拔管前比较,以及与B组同时点各项指标值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乌拉地尔复合舒芬太尼可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盐酸乌拉地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乌拉地尔在急性肺损伤(ALI)的应用,观察其改善ALI的氧交换及氧供的作用。方法随机将42例ALI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予P-CMV/PSIMV+PEEP及常规治疗,另一组加用盐酸乌拉地尔3~5μg·min-1·kg-1持续静脉点滴,分别在0、6、12、24h监测血压、血气及呼吸功能。结果ALI病人在应用乌拉地尔后体循环血压相对无显著改变;心率早期有轻度升高,但无显著意义,1d后却有显著下降;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在短期内改善并不明显,在应用1d后则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肺的顺应性、呼吸道阻力也在短期内改善并不明显,在应用1d后则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乌拉地尔能明显改善ALI的氧交换及氧供,改善肺的基本病变。 相似文献
5.
将36例神经外科全麻拔管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8例,均在缝合硬脑膜后停用静脉麻醉药,开始缝合头皮时停用吸入麻醉药;A组在达到拔管指征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2 mg/kg、丙泊酚0.5 mg/kg,5 min后拔管;B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后拔管;观察并比较气管拔管前及拔管1 min、3 min、7 min两组患者SBP、DBP、HR、RR、SpO2,气管拔管后清醒时间及躁动、呛咳、呕吐、呼吸抑制等应激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气管拔管前SBP、DBP、HR、RR、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拔管后尤其是1 min时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B组与拔管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气管拔管后清醒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躁动、呛咳、呕吐发生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均无呼吸抑制发生。认为乌拉地尔复合丙泊酚在神经外科全麻拔管前静脉注射,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减少拔管期躁动、呛咳、呕吐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将36例神经外科全麻拔管患者随机分为乌拉地尔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8例,均在缝合硬脑膜后停用静脉麻醉药,开始缝合头皮时停用吸入麻醉药;A组在达到拔管指征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2 mg/kg、丙泊酚0.5 mg/kg,5 min后拔管;B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后拔管;观察并比较气管拔管前及拔管1 min、3 min、7 min两组患者SBP、DBP、HR、RR、SpO2,气管拔管后清醒时间及躁动、呛咳、呕吐、呼吸抑制等应激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气管拔管前SBP、DBP、HR、RR、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户>0.05),而在拔管后尤其是1 min时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B组与拔管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气管拔管后清醒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躁动、呛咳、呕吐发生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均无呼吸抑制发生.认为乌拉地尔复合丙泊酚在神经外科全麻拔管前静脉注射,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减少拔管期躁动、呛咳、呕吐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以血压和心率为观察指标,观察乌拉地尔预防支撑喉镜下手术拔管反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ASAⅠ~Ⅱ级病人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于手术结束前5分钟给予乌拉地尔05mg/kg,对照组则不给药物,分别比较用药前用药后5、10分钟及拔管时,拔管后1,5分钟时的心率和血压,结果发现,乌拉地尔组给药后血压下降不明显,但拔管时血压亦无明显升高,心率一直维持稳定。而在对照组拔管时及其后1分钟均表现出明显的拔管反应,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结论为乌拉地尔能够有效预防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同时无不良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8.
利喜定(盐酸乌拉地尔)具有独特的外周和中枢降压作用,外周扩张血管主要为阻断突触后α 1受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压,中枢作用主要通过激活 5-羟色胺- 1A受体,降低心血管中枢的交感反馈调节而起降压作用,同时抑制反射性心动过速.临床上有高血压的病人在全麻苏醒围拔管期常出现血压反射性升高.我们随机选择此类病人 60例,进行临床观察,评价利喜定在预防围拔管期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刚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4):17-18
目的:研究盐酸乌拉地尔(压宁定)在重症高血压中的疗效。方法:记录50例重症高血压病人在压宁定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给药5分钟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陷P)即有明显下降,给药30分钟后降至最低点,p〈0.05,与给药前比较,患者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压宁定对重症高血压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盐酸乌拉地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乌拉地尔针剂(商品名:压宁定)是一种尿嘧啶衍生物,其药理作用是它能够阻断周围血管的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同时也刺激脑内5-HT-IA受体,抑制延髓血管运动中枢的反馈调节,因而临床上除用来治疗高血压外,尚有少数用来治疗各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联合全麻下妇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4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实施麻醉前(T_1)、进入苏醒室时(T_2)、苏醒时(T_3)、拔除气管导管时(T_4)、离开苏醒室时(T_5)患者的HR、MAP和Sp O2值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中知晓例数、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例数。结果 2组T_1时间点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T_2、T_3、T_4和T_5时HR和MAP,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续硬膜外联合全麻患者的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可以明显减少恶心呕吐等不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行气管插管全麻术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强化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拔管时的生命体征变化、拔管时间、躁动情况、疼痛情况、呼吸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波动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躁动评分、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拔管顺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气管插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8例接受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转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在麻醉复苏期间观察其临床症状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78例患者中,29例(37.18%)出现低氧血症、10例(12.82%)发生呼吸抑制、9例(11.54%)发生高血压、6例(7.70%)发生低血压、3例(3.85%)出现心律失常、8例(10.26%)发生低体温。结论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伴鼾症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间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或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麻醉由于阻滞了交感神经,故能抑制机体对手术牵拉等刺激的应激反应,同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均减少,血糖也会出现波动。交感神经阻滞会引起外周静脉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Apelin是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APJ)的内源性配体,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许多器官和组织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血压和血糖的调节。Apelin在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就Apelin的功能及椎管内麻醉下Apelin与血压和血糖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毕前应用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预防腹部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腔镜手术(包括外科中上腹腔镜手术及妇科盆腔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35~45岁,ASAⅠ~Ⅱ级,无明显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术毕前10 min静脉给药。Ⅰ组给予地佐辛5 mg;Ⅱ组给予地佐辛10 mg;Ⅲ组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Ⅳ组给予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动态观察4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血压波动,疼痛,呕吐以及术毕至拔管时间等指标变化。4组患者均术后1 h连接PCIA设备。结果Ⅰ组与Ⅲ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组患者比较,拔管时间较长,恶心情况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明显高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毕前应用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预防腹部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沙普仑和哌替啶对于全麻后寒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全麻苏醒期进入术后恢复室后发生寒战的51例全麻病人随机分三组治疗:多沙普伦针1.0 mg/kg (多沙普仑组)、哌替啶针0.5 mg/kg(哌替啶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降低寒战分级、寒战终止率,并观察对镇静、镇痛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 min、2.5 min和5 min后多沙普仑组和哌替啶组寒战等级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分别=18.97、24.96、30.85,P均<0.05)。治疗1 min后,多沙普仑组和哌替啶组寒战终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4、11.10,P<0.05)。而哌替啶组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多沙普仑组和对照组,经Fisher精确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之间术后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8.63,P>0.05)。结论全麻术后寒战患者使用多沙普仑和哌替啶都有明显中止寒战效果,哌替啶会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对已经苏醒的患者,两药对全麻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啶在预防儿童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后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行全身麻醉的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研究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啶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推注。结果两组患儿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躁动程度小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关托咪啶应用于七氟烷全身麻醉儿童可有效缓解术后躁动不安状况,临床疗效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前输液对麻醉后中心静脉压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将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62例患者按手术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n=31例)于麻醉前30 min内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氏液500 ml,麻醉后以3~4 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对照组(n=31例)当静脉输入以3~4 ml/(kg.h)乳酸林格氏液时立即实施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中心静脉压和血压下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中心静脉压及血压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9.68%、16.13%,对照组患者麻醉后中心静脉压及血压下降发生率分别为54.84%、58.06%,两组经x2检验,x2分别为14.47、11.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前常规输入一定量的液体可有效地预防麻醉后中心静脉压和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减轻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减轻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五官科、妇科、肝胆科拟行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1 d访视并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记录两组病人诱导前、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0 min各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躁动发生率。[结果]麻醉苏醒期病人的心率、血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期躁动-镇静评分为0.65分±0.34分,对照组为1.98分±0.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实验组13.3%,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全身麻醉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减轻躁动程度。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urapidil on mean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 (CSF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mean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and heart rate (HR) in awake humans without any evidence of cerebral 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Design Open, single-dose volunteer study.Interventions CSFP was measured via a spinal needle after i.v. injection of a single dose of 0.2 mg kg–1 urapidil in six volunteers (2 female, 4 male).Measurements and results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urapidil, CSFP increased from 7±1 mmHg to 10±1 mmHg (p<0.05), MAP decreased from 88±7 mmHg to 74±5 mmHg (p<0.05), CPP decreased from 81±7 mmHg to 64±5 mmHg (p<0.05) and CVP decreased from 0±1 mmHg to –3±1 mmHg (p<0.05).Conclusion Our data suggest that in humans with presumed normal intracranial compliance the administration of urapidil causes a small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SFP due to a parallel decrease in MA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