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皮质类固醇软膏外用引起的皮肤损害的副作用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副作用可分为三类:1.皮质类固醇本身引起者(包括过敏机转引起的及药理学作用引起的)。2.软膏基质引起的(包括基质抗原及基质刺激原)。3.软膏中含有的配伍药物(如各种抗菌索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本篇主要讨论非过敏性反应的副作用,因此应认识皮质类固醇的生物学作用及药理学作用。其主要作用为:1.血管收缩作用,2.抑制表皮细胞的更替(Turn over),3.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形成,其中包括胶原及酸性粘多糖的抑制,4.稳定溶酶体,5.抑制黑色索的形成。一、主要非过敏性皮肤损害的表现:1.萎缩,长期的皮质类固醇软膏局部涂抹或封包疗法,可引  相似文献   

2.
患者为一白人男性 ,4 1岁 ,病程 7年 ,符合体重下降 >4kg、肌痛、网状青斑及特征性组织学改变等4项指标的诊断标准 ,而确诊为结节性多动脉炎(PAN)。临床上皮损以双下肢的巨大疼痛性溃疡为突出表现 ,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数升高 ,CD3+ 及CD3+ CD4 + T细胞数升高、ANA滴度 1∶6 4 0。经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 (泼尼松 10 0mg/d)无效 ,疼痛剧烈需用吗啡控制。改用 :静脉注射甲氨蝶呤(MTX ) ,剂量范围为 10~ 35mg/周。起始剂量2 5mg/周 ,皮损改善 ,疼痛消失 ,6个月内溃疡完全愈合。其后根据病情活动调整剂量 ,最初缓解持…  相似文献   

3.
重症天疱疮2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目的:提高对重症天疱疮的治疗水平。方法:总结了21例重症天疱疮患者的治疗。结果:除7例首剂量选择泼尼松80mg/d可控制病情外,其他控制不佳的患者还需应用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同大量口服皮质类固醇相比,可缩短病程,减少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剂量。免疫抑制剂、静脉内免疫球蛋白滴注等的联合应用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论:重症天疱疮除常规剂量皮质炎固醇治疗外,常需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在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中产生的并发损害及与其剂量的相关性。方法:用SLICC/ACR Damage Index测量SLE活动及其治疗产生的损害,用Cox比例风险模式分析SLE损害同累积剂量、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冲击治疗的相对危险度。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冠状动脉疾病和白内障与泼尼松累积量相关,无菌性骨坏死和脑血管意外与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相关,慢性认知障碍与冲击治疗相关。结论:累积和大剂量泼尼松与SLE患者持久的器官损害旱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Wegener肉芽肿病患者口服小剂量环磷酰胺和皮质类固醇可明显提高生存率。然而长期反复应用环磷酰胺可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如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和癌症。本组145例肉芽肿病患者口服环磷酰胺2mg/kg/d,泼尼松1mg/kg/d,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若有明显好转,泼尼松渐减为隔日给药直至停用。在患者完全缓解后,环磷酰胺仍继续应用至少1年,然后每2~3个月减少25mg直至停用,病情复发即增加剂量,其量应调节在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保持在10×10~6/L以上。患者每1~3个月随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在于使麻风工作者对近来报告的关于利福平和皮质类固醇合并治疗病人时,利福平能够降低皮质类固醇的药理学作用引起注意.Edwards等首次报告一例结核性阿狄森氏病病人用利福平和取代的可的松(replacement cortisone)治疗时,其皮质醇(Cortisol)的药理学半存留期降低.Buffington等报告用甲基强的松龙合并短期利福平治疗时,能够削弱同种异体移植肾的功能;有一例病人用类固醇(32~40毫克/天)治疗1(1/2)年以上并无毒性,而当长期利福平治疗停止时则迅速出现类固醇毒性征象.这些作者提出当用利福平和类固醇合并治疗时,类固醇的剂量应当加倍.晚近,Hendrickse等报告一例患肾病综合征的男孩,由于皮质类固醇与利福平的相互影响而致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并告戒人们在治疗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时同时用这两个药合并治疗的危险.皮质类固醇的药理学作用降低可能系由于利福平能够刺激肝微粒体酶  相似文献   

7.
23例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皮质类固醇激素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23例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重度大疱性类天疱疮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中度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质类固醇激素控制量(相当于泼尼松剂量)为(57.43±11.58)mg/d,重度患者控制量为(87.26±14.52)mg/d。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可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用量,利于其较快减量,减少激素使用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仍首选皮质类固醇治疗天疱疮,起始剂量常较大,一般在1月左右控制病情.天疱疮抗体可作为皮质类固醇用量及疗程的指标.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天疱疮抗体及纤溶酶原激活剂(PA)的产生,诱导PA抑制因子形成有关.但皮质类固醇治疗剂量大,疗程长,副作用多.血浆交换单独应用常可引起反跳现象,与皮质类固醇合用能更快地降低血中抗体滴度.免疫抑制剂亦需与激素合用.肝素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报道尚少.酶抑制剂治疗近年来报道较多,但临床上应用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前,早期大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的首选方法。但长期大剂量地使用激素可致严重副作用。近期发现,静脉内大剂量滴注丙种球蛋白有类激素作用。该文报道了6例应用此疗法辅助治疗的天疱疮、大疱型类天疱疮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0.
坏疽性脓皮病是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本病的异常免疫学改变中 ,嗜中性粒细胞功能改变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上主要是免疫抑制剂有效 ,除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外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tacrolimus ,FK5 0 6 )系统应用已取得较好疗效。但由于坏疽性脓皮病常并发溃疡性结肠炎等内科疾病 ,而这种疾病常在早期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等后使病情加重或复杂化 ,而局部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获得显著疗效 ,且副作用小。该文报告 1例具有多发性溃疡性损害的坏疽性脓皮病患者 ,局部应用他克莫司获得满意疗效。患者男 ,4 1岁 ,入院时可见左大腿及小…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告1例经临床、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等检查,诊断为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的患者,用皮质类固醇、硫唑嘌呤、依曲替酯和DDS治疗4年以上,由于病情反复,强的松的剂量有时达到120mg/d,硫唑嘌呤150mg/d,依曲替酯1mg/kg/d,DDS200mg/d,仅能短期部分缓解。由于皮质类固醇严重的副作用(骨质疏  相似文献   

12.
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重症天疱疮30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与环磷酰胺同时并用治疗重症天疱疮30例。结果表明采用泼尼松相当量为60mg/d时控制病情者12例,80-100mg/d者8例,120-150mg/d者6例,180mg/d得1例,超过180mg/d者3例。副作用包括血压升高、消化道出血、感染及精神症状,经上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及皮质类固醇的迅速减量距减轻或消失。26例患者近期痊愈,4例近期基本痊愈。结果证实联合用药具有疗效高。皮质类  相似文献   

13.
我们采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胶囊治疗3例因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广谱抗生素而并发的粘膜念珠菌病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1岁、52岁及60岁。2例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中1例合并狼疮性肾病、肺间质纤维化、肺内感染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第3例原发病为红皮症。发病前用药史: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3例均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剂量为40mg/d至60mg/d,用药2周至13周。3例均由醋酸泼尼松改为甲基泼尼松龙,剂量为480mg/d至80mg/d,静脉滴注,用药1~3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雷公藤多甙或甲氨喋呤治疗7例天疱疮。除1例91岁患者,治疗前即合并双下肺炎死亡之外,其余6例治疗均获成功。治疗2~11天无新疱出现,16~27天皮疹全部消退。无新疱出现所需皮质类固醇量相当于泼尼松50~120mg/d(平均77.5±27.9mg/d)。皮疹全部消退所需泼尼松相当量为890~6212.5mg(平均2128.8±2045.0mg)。未见严重副作用。结果表明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见效快,皮质类固醇用量小,皮疹全消时间短,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红皮病型银屑病。结果:中西药组有效率93.2%,西药组有效率76.7%,中西药组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中西药组平均疗程6.3周,西药组7.4周。中西药组皮质类固醇开始减量时间平均为18.9天,西药组25.9天。两组比较皮质类固醇副作用相近,但由于中西药组疗程略短,且皮质类固醇减量早,故副作用相对减少。说明中药在增加疗效、缩短疗程、撤减皮质类固醇、减轻皮质类固醇副作用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反复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产生的对血管收缩作用的急性耐受性。这种现象称为减弱反应(Tachypbylaxis)。由此可以给予我们一个线索: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何以能够引起血管收缩;另外,也可能用来解释经常患病的人对新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何以在开始用药时效果虽较显著,而在以后长期用药时效果就较差。本文通过3个实验证明:(1)反复涂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血管收缩作用减弱,经过4天停药后,血管收缩作用又行恢复;(2)对血管收缩和减弱反应起作用的是皮质类固醇激素而非溶媒;(3)对反复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产生的减弱反应,于停药后可以恢复,而当再次用药时又可发生。根据实验结果,凡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愈强,其开始产生的血管收缩作用亦愈强,但其减弱反应的发生也愈快。  相似文献   

17.
莫米松糠酸酯(mometasone furoate,MF)是合成的17-杂环皮质类固醇,美国自1987年临床外用,临床试验及血管收缩试验表明其疗效相当于中效或高效外用类固醇制剂,而对肾上腺轴抑制及皮肤萎缩副作用与低效类固醇制剂如1%氢化可的松外用制剂相类似。  相似文献   

18.
儿童局部应用或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引起局部和全身副作用的报告每年都有增加.其重要原因是所用强效皮质类固醇药物的赋形剂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所用药物的副作用认识不足,未遵医嘱自己用药;婴幼儿对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易感性增加.本文报导1例因局部错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局部和全身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汗疱疹是一种水疱性湿疹 ,占手部湿疹的 5%~ 2 0 %。作者应用甲氨蝶呤 (MTX)治疗 5例汗疱疹患者 ,这些患者对一线疗法无效 ,或应用皮质类固醇有不良反应。例 1,男 ,39岁。严重掌跖汗疱疹 ,应用泼尼松60mg d ,致体重增加 ,皮肤萎缩 ,血压升高。加用MTX每周 15mg ,泼尼松减至 10mg d ,后停用。 4周后湿疹明显减轻 ,现应用MTX每周 15mg控制病情。例 2 ,男 ,4 7岁 ,有高血压病史。MTX起初为每周15mg ,无效 ,增至每周 2 0mg ,病情好转。停药 1个月后复发。后应用MTX每周 2 0mg ,2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 ,停药后以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阴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副作用及治疗情况.方法:对51例外阴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副作用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51例患者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潮红、粟丘疹、丘脓疱疹、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临床表现.在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又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水肿、灼热和瘙痒,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又可以控制症状.结论:长期外阴外用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激素渐退疗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