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瘤果黑种草子总黄酮抗炎及平喘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瘤果黑种草子总黄酮(TFNG)的抗炎及平喘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SD大鼠及健康豚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对照组、TFNG低、高剂量组(小鼠100,400 mg·kg-1,大鼠71.5,286 mg·kg-1)。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 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总黄酮抗炎作用;采用整体动物小鼠喷雾致喘实验、离体豚鼠肺支气管灌流实验及离体回肠实验考察总黄酮的平喘作用。结果:TFNG 100,400 mg·kg-1可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度,TFNG 71.5,286 mg·kg-1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P<0.01);TFNG 100,400 mg·kg-1可明显延长小鼠哮喘反应的潜伏期(P<0.01);TFNG 3,6,12 g·L-1可明显增加豚鼠肺灌流量,降低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P<0.01)。结论:瘤果黑种草子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2.
双氢青蒿素对原发性肝癌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annuin,DHA)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肝细胞癌大鼠体内的抗癌作用及机制。 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DEN造模组100只和正常组20只,造模组用DEN溶液诱发大鼠肝癌模型后分DHA高(60 mg·kg-1)、中(30 mg·kg-1)、低(15 mg·kg-1)剂量组、恩度组(5 mg·kg-1,ip,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停药1周后再继续用药)及模型组各20只,按相应药物剂量灌胃给药6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甲胎蛋白(AFP)表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实验结束后记录剩余各组大鼠的总生存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DHA中、高剂量组的大鼠肿瘤组织VEGF表达明显降低;血清的VEGF,VEGFR-2,AFP表达也明显降低;剩余大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命延长率分别达到19.25%和12.81%。 结论: DHA在30,60 mg·kg-12个剂量上对原发性肝癌大鼠具有治疗和延长生存时间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及其受体表达,抑制肝癌血管生成和转移,从而延缓肿瘤扩散进程,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后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大鼠实施颈静脉插管手术后,单次尾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10 mL·kg-1,含丹参素1.472 9 g·L-1,原儿茶醛0.229 0 g·L-1),用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最大浓度(Cmax)分别为(73.73±11.46),(4.60±3.39)mg·L-1,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0.88±0.20),(1.13±0.61)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30.19±5.12),(2.15±1.56)mg·L-1·h。结论: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4.
复方颐神养脑胶囊对多发性脑梗死痴呆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颐神养脑胶囊(YSYN)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I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月龄SD大鼠90只,于左侧颈外动脉注入复合血栓诱导剂,复制多发性脑梗死痴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YSYN高剂量组(960 mg·kg-1)、YSYN中剂量组(480 mg·kg-1)、YSYN低剂量组(240 mg·kg-1)、西药阳性组(易倍申)(0.5 mg·kg-1)以及YSYN合西药阳性药组(480 mg·kg-1+0.5 mg·kg-1),另设10只动物为假手术组,造模后第3天,各组均以10 mL·kg-1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蒸馏水。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学习记忆测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海马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P<0.01),海马组织AchE含量显著升高(P<0.05),海马组织CHAT、NE以及GSH-Px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YSYN能够显著提高多发性脑梗死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0.05);显著降低多发性脑梗死痴呆大鼠海马组织AchE含量,提高多发性脑梗死痴呆大鼠海马组织CHAT、NE及GSH-Px含量(P<0.05,P<0.01)。结论:YSYN对MID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组织内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及谷胱甘肽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及其对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代谢通路的影响。 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注射ISO 5 mg·kg-1·d-1,连续给药7 d诱发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氧化苦参碱(100,50 mg·kg-1)于ISO注射前7 d灌胃给药,共14 d。检测血清学指标、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脏质量,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氧化苦参碱(100,50 mg·kg-1)可显著降低ISO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升高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水平,改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左心室重构,显著减轻ISO致大鼠心肌的病理学改变。还可降低ISO诱导心力衰竭大鼠血清ADMA含量(P<0.01),增加心室肌组织中二甲基二甲胺水解酶2(DDAH2)蛋白的表达(P<0.01),但对ISO诱导升高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PRMT1)无影响。 结论:氧化苦参碱可改善ISO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ADMA水平和增高心肌组织DDAH2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菟丝子水提液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及微核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菟丝子水提液对SD大鼠的最大给药量的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 方法: 最大给药量法检测菟丝子水提液对SD大鼠的急性毒性。SD孕鼠骨髓微核试验及胚胎肝转移微核试验,设5组:菟丝子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g·kg-1)及阴性对照组(NS,10 mL·kg-1),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P)40 mg·kg-1],检测孕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胚胎肝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结果: 菟丝子水提液ig对SD大鼠的最大给药量为80 g·kg-1。菟丝子水提液40 g·kg-1可致孕鼠骨髓细胞、胚胎肝细胞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升高,与阴性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菟丝子水提液对SD大鼠ig最大给药量为80 g·kg-1,属无毒级。菟丝子水提液ig剂量在40 g·kg-1时可诱发孕鼠及胚胎微核率增加,有潜在遗传毒性;而在20 g·kg-1以下剂量时无显著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西瑞香素及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在大鼠尿中的排泄动力学。 方法: 将西瑞香素制成混悬液,按50,100,200 mg·kg-1给大鼠灌胃,于灌胃后不同时间收集尿液,用β-葡糖醛酸苷酶溶液处理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西瑞香素及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的浓度。 结果: 50,100,200 mg·kg-13种给药剂量时,累积经尿液排泄的原形药物量为(23.13±2.36),(41.74±2.02)和(80.01±3.21)μg,累积经尿液排泄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形药物为(37.51±4.51),(61.17±3.90)和(131.25±13.85)μg。 结论: 西瑞香素在大鼠尿液中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的排泄量大于原形排泄量,原形及其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的排泄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白薇煎对糖尿病大鼠脊神经传导速度和脊神经致痛通道蛋白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为模型组,采用链尿佐菌素(STZ)造模,按45 mg·kg-1的剂量一次性给大鼠左下腹腔内注射。72 h后测尾尖血血糖,血糖水平≥16.7 mmol·L-1以上且稳定3 d者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1.97 mg·kg-1·d-1)、白薇煎低、高剂量组(5.3,21.2 g·kg-1·d-1)ig给药,共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观察白薇煎对糖尿病大鼠脊神经传导速度和脊神经致痛通道蛋白的影响。 结果: 治疗4周后,糖尿病大鼠体质量、尾尖热敏感度和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脊神经致痛通道蛋白表达亦明显改变;与正常组(21.12±1.07)m·s-1比较,模型组在4周时的神经传导速度(14.23±1.13)m·s-1均有明显减慢(P<0.05),致痛通道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甲钴胺组在4周可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17.55±1.43)m·s-1P<0.05),致痛通道蛋白表达弱于模型组,白薇煎低、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15.49±1.36),(18.9±1.25) m·s-1P<0.05),低剂量组的致痛通道蛋白表达略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的致痛通道蛋白表达弱于模型组。 结论: 白薇煎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脊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脊神经致痛通道蛋白的表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这可能是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防治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醒脑益智胶囊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的影响。 方法: 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石杉碱甲0.05 mg·kg-1),醒脑益智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79.2,89.6,44.8 mg·kg-1),每组10只。每天ig给药2次,连续15 d进行预防性给药。给药后一次性腹腔注射东莨菪碱(5 mg·kg-1)复制小鼠学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避暗法、跳台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的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179.2 mg·kg-1)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小鼠潜伏期,减少5 min内错误次数,提高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醒脑益智胶囊有促进记忆和改善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赤雹果总有机酸解热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赤雹果总有机酸(TOATDF)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ip 内毒素(LPS)100 μg·kg-1制备大鼠发热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 TOATDF 300,150,75 mg·kg-1剂量组,阿司匹林150 mg·kg-1对照组及模型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药后每1 h测量体温1次,连续6次。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1β及脑脊液中PGE2表达水平。结果:TOATDF 300,150 mg·kg-1剂量组大鼠各时间点的平均体温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 P<0.01);75 mg·kg-1组大鼠药后2~5 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阿司匹林组药后1~5 h体温明显低于模型组。各给药组血清中TNF-α,PGE2,IL-β及脑脊液中PGE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模型组(P<0.05或P<0.01),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OATRF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解热作用与抑制致热原诱发的PGE2,TNF-α和IL-β等致热因子的产生或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栀子苷对大鼠的肾脏毒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栀子苷(50,100,300 mg·kg~(-1))组,每组8只。栀子苷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后收集大鼠尿液,分析肾脏损伤因子(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取血液检测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取肾脏组织进行肾脏病理学分析。结果:栀子苷300 mg·kg~(-1)组肾小管细胞轻度肿胀,呈现空泡样变性,显示栀子苷在该剂量下可造成肾脏毒性;50,100 mg·kg~(-1)组肾脏未见明显病理变化。栀子苷不同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BUN,CRE无明显变化。栀子苷(300 mg·kg~(-1))组5/6大鼠的尿液KIM-1水平显著增高,3/6大鼠的尿液NGAL水平显著增高。结论:栀子苷在较高剂量(300 mg·kg~(-1))水平经口给药3 d可造成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在该剂量下,常规用于检测肾损伤的指标血液BUN,CRE尚未产生明显变化,在常规的肾脏功能指标基础上增加尿液KIM-1检测可能更好地预测肾脏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地黄饮子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尼莫地平组(1 mg·kg-1)和地黄饮子高、中、低(32,16,8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用药7d后造模.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地黄饮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20 min后血清、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0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脑组织SOD,CAT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地黄饮子能显著抑制模型大鼠血清、脑组织中SOD,CAT和GSH-Px活力的降低及MDA含量的升高.结论:地黄饮子可通过减轻自由基损伤、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达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光化学诱导局部脑缺血模型,研究人参皂苷Rb_1(ginsenosideRb_1,GRb_1)对大鼠右侧脑皮质区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GRb_1高剂量组(100 mg·kg-1),中剂量组(50 mg·kg-1),低剂量组(25 mg·kg-1),尼莫地平组(1 mg·kg-1),每组8只。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测定缺血后24 h右侧脑皮质区r CBF的改变。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GFAP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GFAP的表达。应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症状。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r CBF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GRb_1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P0.05),GRb_1各组r CBF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GFAP mRNA和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GRb_1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其中以高剂量GRb_1组GFAP表达增加明显(P0.01);GRb_1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缺血急性期GRb_1可增加局部r CBF,并促进GFAP的表达,稳定星形胶质细胞形态,保护缺血半暗带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菟丝子黄酮干预雷公藤多苷(GTW)所致雄性幼鼠生殖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幼鼠80只,分2批喂养,每批40只。每批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i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多苷组(ig GTW,9 mg·kg~(-1)·d~(-1)),黄酮高、中、低剂量组(ig菟丝子+GTW,0.2 g·kg~(-1)+9 mg·kg~(-1),0.1 g·kg~(-1)+9 mg·kg~(-1),0.05 g·kg~(-1)+9 mg·kg~(-1)),持续给药4,12周,分别在停药时麻醉处死留取睾丸组织,称重检测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雄激素受体(AR)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给药4,12周时多苷组大鼠体重、睾丸质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黄酮组大鼠体重、睾丸质量较多苷组显著提高(P0.01);黄酮中剂量组大鼠体重、睾丸质量较黄酮高、低剂组明显增高(P0.05)。给药4周时,多苷组大鼠睾丸曲细精管间距变宽、曲细精管扭曲、水肿,严重者曲细精管破裂,间质细胞散乱,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明显减少,12周时损伤程度更重;黄酮组中剂量上述病理损伤较轻。给药4,12周后,多苷组大鼠睾丸组织A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黄酮中剂量可以明显提高大鼠睾丸组织AR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GTW可以明显降低大鼠体重、睾丸质量;下调睾丸组织AR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GTW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和时间延长损伤程度越重;菟丝子黄酮中剂量组保护这种损伤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芪桑降糖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 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ip 40 mg·kg-1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芪桑降糖方低剂量组(ig 180 mg·kg-1·d-1)、中剂量组(ig 360 mg·kg-1·d-1)、高剂量组(ig 540 mg·kg-1·d-1)及罗格列酮治疗组(ig 4 mg·kg-1·d-1)。持续ig给药60 d后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的含量。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bAlc含量显著增高(P<0.01),总胆固醇(TCH)、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下降(P<0.05)。芪桑降糖方可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FBG、HbAlc、TCH、TG、LDL水平,提高HDL和Ins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芪桑降糖方与罗格列酮药物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芪桑降糖方能有效地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血糖,促进Ins分泌,纠正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为基础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其余大鼠饲以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和注射低、中、高(10,20,40 mg·kg-1·d-1)剂量丹参素溶液(溶解于生理盐水)的试验组,2个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腹腔注射1次,连续30 d。检测血清TG,TC,HDL-C及LDL-C含量及肝脏ACC1,FAS,HMGR,CPT-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注射丹参素后,大鼠血清中TG,TC,LDL-C含量降低,肝脏FAS和HMGR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丹参素通过降低TC含量,抑制LDL-C水平,及时清扫多余的胆固醇,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通过降低FAS mRNA表达减少脂肪酸的合成,抑制HMGR mRNA表达来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虎杖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等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8 mg·kg~(-1)),虎杖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260,130,65 mg·kg~(-1)),蒽醌有效部位组(11 mg·kg~(-1)),二苯乙烯有效部位组(65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14 d,每天1次。第12天给药1 h后,采用大鼠右侧后肢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0.2 m L制备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于不同时间点计算肿胀度。运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UA)与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虎杖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减轻肿胀度,蒽醌有效部位组在2,4 h能显著降低肿胀度,二苯乙烯有效部位组在2,4,8,12,24,48 h均能显著降低肿胀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UA和XOD水平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虎杖提取物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UA和XOD水平,二苯乙烯和蒽醌有效部位可降低血UA和XOD水平。HE染色发现虎杖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能改善滑膜组织病理的变化。结论:虎杖提取物的抗痛风性关节炎可能是二苯乙烯和蒽醌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