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次,3次/d,盐酸氨溴索片,30 mg/次,2次/d,饭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0 d。记录治疗前咳嗽等主要症状、体积评分;记录咳嗽、咯痰、喘息及肺部啰音消失或转为轻度时间;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83.35%(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啰音等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除发热外,其余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咯痰、喘息及肺部啰音消失减轻/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能快速减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减轻气道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方内服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阿米替林片,25 mg/次,每晚1次,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口服;氨酚曲马多片,1片/次,必要时服用;双氯芬酸钠乳膏,适量外涂患处。观察组内服通络止痛方,1剂/d,采用叩刺拔罐,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必要时可服用氨酚曲马多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疼痛程度、疼痛减轻时间、进行睡眠质量评定及氨酚曲马多片的使用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2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治疗后1周两组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P<0.01),第2,3,4周,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周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氨酚曲马多片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络病理论指导下的叩刺拔罐法和通络止痛方内服快速减轻老年PHN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IL-2、降低TNF-α水平,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对神经功能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活血通痹散离子导入配合牵引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功能障碍改善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β-内啡肽(β-EP)的影响。 方法: 将100例LDH患者随机按入院诊治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牵引治疗,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痹散离子导入,1次/d。两组疗程均为28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及28天患者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障碍进行评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各进行1次评价;治疗前后对LDH各主要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检测定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持续下降,治疗后第7,14,21及28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经Ridit分析治疗后观察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所上升(P<0.01),但观察组仍然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腰腿疼痛、下肢麻木、向下肢放射及椎旁压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β-EP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观察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IL-1β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活血通痹散离子导入配合牵引疗法能减轻LDH疼痛,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新制剂(K-CoxB-JN)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CVB3感染Balb/c小鼠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分为5组:K-CoxB-JN复方新制剂低、中、高剂量组(0.2,0.4,0.8 g·kg-1),利巴韦林组(0.075 g·kg-1),模型组,并设正常组,鼠腹腔接种病毒2 h后开始灌胃,连续灌胃14 d。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记录死亡数,计算小鼠生存率;取血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取心脏,计算心脏指数,HE染色,计算病理积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心脏指数、心脏病理积分均升高(P<0.05),生存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K-CoxB-JN各组小鼠心脏指数,TNF-α,IL-6水平、心脏病理积分均降低(P<0.05),生存率升高(P<0.05)。结论:调节TNF-α,IL-6水平可能是K-CoxB-JN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药内服加熏洗在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加熏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关节镜微创手术后的疗效及对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将90例KOA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对照组术后采用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术后即采用中药内服,1剂/d,共4周;中药熏洗,于术后第5天开始,2次/d,共14 d。观察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症状、体征评分,监测术后第1,3,7,10,14天患者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度,检测治疗后关节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3天两组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第7,10,14天观察组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关节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KOA关节镜清理术后采用中药内服及熏洗能改善患者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关节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通络止痛散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98例KOA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20 mg,关节腔内注射,1次/1周,共5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止痛散中药离子导入,2次/d,连续5周。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评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膝关节滑液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 (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96%,优于对照组的81.63%(P<0.01);观察组WOMAC疼痛、僵硬和日常生活受限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膝关节肿胀和压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关节液中HA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通络止痛散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增加关节液中HA浓度,降低关节滑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散结复方预防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单纯行放疗,治疗组在进行放疗的同时口服清热活血散结中药。观察放疗前后、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胸部CT、肺损伤(RTOG标准),并采用身体机能状态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进行评估,比较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放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TGF-β1 水平。结果:两组均无脱落及剔除病例,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放疗后中药治疗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KPS评分,治疗组肺损伤等级评价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8.71% vs 72.58%,P<0.05);两组放疗前血清IL-6,TNF-α,TGF-β1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放疗结束、放疗后6月,治疗组血清IL-6,TNF-α,TGF-β1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L-6,TNF-α,TGF-β1 水平均在放疗结束时达到高峰。结论:清热活血散结复方安全有效,能够降低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并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患者的血清IL-6,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三七脂肝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5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七脂肝丸治疗肝功能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两组均参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非药物干预,对照组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20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服用三七脂肝丸,5 g/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监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肝脾B超检查;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治疗后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3.22%优于对照组的77.19%(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两组ALT,AST复常率相当;观察组TC,TG,LDL-C和HDL-C复常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超检查脂肪肝程度均有好转,观察组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18水平均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脂肝丸对肝功能异常NAFLD患者的肝功能有保护作用,能促使患者血脂好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TNF-α和IL-18水平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酸枣仁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法对心脾两虚型颈源性失眠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64例心脾两虚型颈源性失眠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1~2 mg睡前口服,治疗4周,观察组给予酸枣仁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法治疗4周。观察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差异。结果 164例颈源性失眠患者中4例脱落,余160例每组各80例。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74/80),高于对照组的80.00%(64/80)(χ2=5.27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时间、觉醒时间、觉醒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P<0.01),快波睡眠占比、椎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MFV)、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增高(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睡眠潜伏期时间、觉醒时间、觉醒次数、血清IL-1β、CRP、TNF-α水平降低(P<0.01),快波睡眠占比、椎动脉Vd、Vs、MFV、血清BDNF、GDNF水平增高(P<0.05,P<0.01)。结论 酸枣仁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颈源性失眠可更有效地改善椎动脉血液循环,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增加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研究湿热痹清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从骨破坏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口服中成药湿热痹清丸治疗,其治疗周期为3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ESR)、中医症状量化积分及相关不良反应并检测外周血清OPG、RANKL、TNF-α、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2.089,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DAS28-ESR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DAS28-ESR改善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量化积分降低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RANKL、TNF-α、ESR、CRP水平均明显降低,OPG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RANKL、TNF-α、ESR、CRP水平降低更明显,OPG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在本次临床试验期间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湿热痹清丸可以有效改善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安全性;湿热痹清丸可以有效调控OPG/RANKL/RANK系统,同时降低促炎因子TNF-α,这有可能是其干预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归纳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概况,为深入研究夏枯草奠定基础。方法:检索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文献,按照化合物结构类型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夏枯草主要分离得到下列结构类型化合物,包括三萜及其皂苷类、甾体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结论:为深入研究夏枯草的药效成分及提高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散沫花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沫花Lawsonia inermis,千屈菜科Lythtaceae散沫花属植物,其叶、花、果实、种子都可以作为传统中药使用.现代研究发现散沫花含有醌、苯丙素、黄酮、三萜、酚酸和脂肪酸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并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寄生虫等广泛的药理活性,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对散沫花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其深入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龙眼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综述国内外学者对龙眼肉药材的研究近况。 方法: 通过检索近几年的国内及国外文献,对文献中所记载的有关龙眼肉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结果与结论: 龙眼肉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为龙眼肉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了哥王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有关了哥王的文献资料,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毒副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香豆素类、黄酮类和木脂素类等,且多具生理活性;药理作用主要有抑菌、抗病毒、抗炎镇痛、抗肿瘤作用等;了哥王作为一种有毒中药,其毒副作用方面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服用剂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近年来报道证实了哥王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使该药成为研究热点。建议深入系统地开展其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苦苣菜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图书数据库平台查阅国内外有关苦苣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报道.对菊科苦苣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的内容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苦苣菜属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研究主要集中在倍半萜内酯及其苷类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和抗氧化的作用上,该属一些植物已作为保健食品.作者对近20年国内外报道该属成分的化学结构、主要生物活性及其在植物中的分布进行了归纳,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豆科Leguminosae山蚂蝗属Desmodium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黄酮类、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保肝,解热镇痛、利胆利尿等药理活性。该文综述了2003年来山蚂蟥属20余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研究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乌骨藤脂溶性成分抗肿瘤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骨藤脂溶性成分的抗肿瘤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中药乌骨藤的脂溶性成分,采用MTT法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乌骨藤脂溶性成分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同时分析了其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24个化合物,并测定了相对含量。结论:乌骨藤的脂溶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其药理活性与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阳春砂仁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阳春砂仁完整果实、果皮和种子团3个部位挥发油,采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结果: 从阳春砂仁果实、种子团和果皮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9,20,31种化合物,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94.82%,93.99%,87.39%。三者共鉴定化合物出40种,其中共有成分13种。 结论: 阳春砂仁完整果实与种子团挥发油化学成分相似,果皮挥发油与二者化学成分差异较大。阳春砂仁果皮的药理作用和功效尚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松萝属地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系统地文献调研,对松萝属地衣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地衣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松萝属地农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单取代苯环类、缩酚类、蒽醌类、二苯并呋喃类、甾体类、萜类、脂肪酸类等成分以及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血栓等生物活性.结论:为松萝属地衣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蔺子种皮乙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马蔺种子皮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与鉴定化学成分。结果:经气质联用色谱分离、质谱NIST标准图库检索,并参照有关文献,确认了25个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物质有马蔺子甲素、马蔺子甲素反式异构体和马蔺子乙素等。化合物的类型主要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芳香酯等。结论:利用GC-MS分析鉴定马蔺子种皮脂溶性成分,具有快速、稳定、重现性好的特点,可用于马蔺药材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