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10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点奥扎格雷钠80mg/d,配合静点胞磷胆碱钠注射液1.0/d。治疗组静点奥扎格雷钠80mg/d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克刚  於堃  高颖 《天津中医药》2007,24(6):462-464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进行临床信息的采集,并对患者1a内的结局进行追踪分析。[结果]共观察患者182例,剔除10例。1a内死亡7例,复发4例。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情况和入院时患者的证候特征与中风病急性期预后有关。[结论]高龄、男性、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中医证候特点是中风病急性期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用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加减,2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周,两组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风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方案的效果。[方法]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中风病患者220例,分为对照组(130)和治疗组(90),应用简式的运动评分方法和改良指数,对中风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治疗组患者按康复方案要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按照基础的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进行4周治疗以后,按照指数和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来进行评分,治疗组的患者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应用中医的康复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中风病致残率降低,补充了中医康复方法对中风病患者的治疗,采用中医康复方案对中风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明显,值得被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中风后并发肢体关节疼痛为中风病并发症之一,临床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2013年5月-2014年10月笔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病肢体关节疼痛10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中医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中风病的标准。西医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2]进行诊断。1.2纳入标准符合中风病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中医临床证型的CT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中风病中医临床证型与头部CT表现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中医之中风病与现代医学急性脑出血管病密切相关,但不等同;(2)中经络以脑梗塞为主,中脏腑以脑出血为主,(3)脑白质变性,脑萎缩既是中风病的发病因素,又是其潜在的危险因素;(4)病损范围与中风病证相关,但应从具体部位分析;(5)中络,中经在脑横断面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瘀血舌象相关因素分析山东省广饶县中医院(257300)李万水,崔金泉主题词中风(中医)/血液,瘀血/致病力,舌象异常中风是常见的中老年疾病,近几年发病率逐渐增高,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中风病的研究日益加深。自1992年以来,我们对中风病瘀血舌象...  相似文献   

8.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大脑整体水平的血液供应减少[低于40~60ml/(100g脑组织/min)]的状态;并非局灶的大脑缺血。该病如不及时治疗,脑循环障碍可逐渐加重,甚则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等急性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因此,CCCI往往被认为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发病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调畅中焦法对中风病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同时加用调畅中焦中药汤剂,观察两组证候要素特点及2年内缺血性中风病复发率。结果:两组证候要素中痰证(66.875%)、血瘀证(66.25%)、风证(58.125%)占前3位,2年内复发率观察组(10%)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畅中焦法可显著降低中风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针刺补肾益脑法治疗中风病1061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刺补肾益脑法治疗中风病1061例疗效分析郑宗昌,吴思平(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510120)主题词中风(中医)/针灸疗法,补肾(中医)我们自1987年采用补肾益脑法为主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并对一些特殊症状采用自定的穴位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进行粗略的...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舌诊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从舌质、舌苔方面对中风病的证候学进行定量研究。方法:利用彩色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客观观察了378例中风病患者的舌质、舌苔变化。结果:本组378例中风病患者中以暗红舌最多,共128例(33.86%),暗红舌与淡紫舌、淡白舌、淡红舌、红绛舌、紫红舌、青紫舌相比,其红色分量(R)、绿色分量(G)、蓝色分量(B)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本组378例中风病患者各证型舌质的RGB值研究结果显示:本组病例中气虚血瘀证型、风痰阻络证型者的舌质R、G、B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378例中风病患者各种舌苔间的R/G、R/B值相比,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从舌质、舌苔方面对中风病的证候学进行定量研究,为中风病证候规范化、定量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中风病是全球排名第二、中国排名第一的致死性疾病,其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2]。现阶段中风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所降低,但在中国地区的发病率却居高不下,平均新发中风病约200万例/年,而且增长迅速,其速率可达8.7%/年,病例数及增长速度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已成为个人及社会的沉重负担~[3]。因此,亟待寻求有效的治  相似文献   

13.
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病沈宝藩,路桂英新疆中医学院附属医院(830000)中风病是中医内科四大病证(风、痨、臌、膈)之一,现代医学之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我院中风病科研组自1982年以来应用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有关问题作粗浅的探讨。1....  相似文献   

14.
丁元庆  宋代波 《河南中医》1996,16(3):182-185
经方治疗中风病应用概况丁元庆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宋代波山东省聊城地区中医院(252000)主题词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经方/治疗应用综述《伤寒杂病论》对以口呙僻不遂为特征的中风病有明确的记述,却未提出证治方药。历代医家应用经方治疗中风病的经...  相似文献   

15.
中风病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口呙]斜,舌语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唐宋以前,中风的外风论是主流思想;唐宋以后,内风论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现代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提出:风、火热、痰、血瘀、气虚、阴虚(阳亢)六类。然而,丰富多彩的理论并未给临床疗效带来本质上的提高。至今,中风病仍然是疑难病,虽诊断明确,但复发率、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因此,  相似文献   

16.
王宝光老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光老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经验潍坊市中医院(261041)王立琴,田立关键词中风病,王宝光,老中医经验王宝光老中医潜心研究中风病30余载,经验颇丰,现举要介绍如下。1急性期化痰祛瘀通络为先吾师认为,中风病急性期以痰瘀内阻多见.中风患老多素体肥胖,嗜酒肥...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非急性期)辨证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进 《山西中医》1998,14(4):43-44
中风病(非急性期)辨证规律探讨王进关键词中风肾虚血瘀证型研究中风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病机主要以气虚血瘀和肾虚血瘀为主。笔者以中风病非急性期肾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观察、分析与总结,从而探讨中风病肾虚血瘀证候规律,为指导中风病辨证及治疗提供可...  相似文献   

18.
 复方雷琐辛涂剂的主要成分是苯酚及间苯二酚。目前提出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两者含量.其方法有最小二来法([1]上)、线性回归法([2]上)、卡尔曼滤波法([3]上)、标准加入法([4]上)、线性组合法([5]上)等 本文根据倍增差示法原理([6、7]上),只需在两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毋需配制对照标准溶液,便能实现同时测定。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肌肉衰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 2017年1月—2019年12月青岛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65~84岁患者3 016例进行横断面调查。依据肌肉情况分为肌肉衰减组和无肌肉衰减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运动情况、实验室检查及中医体质类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以上因素对肌肉衰减的影响。结果?3 016例患者合并肌肉衰减829例(27.49%)。与无肌肉衰减组比较,肌肉衰减组年龄高,体质量指数(BMI)低,吸烟指数高,肺功能差,病程长,合并糖尿病多,Charlson 合并症指数(CCI)高,锻炼习惯少,运动时间短,运动频率低,白蛋白低、前白蛋白低,中医体质类型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阳虚质[OR=9.067,95%CI(6.704,12.261)]、气虚质[OR=4.745,95%CI(3.503,6.426)]、肺功能[OR=3.086,95%CI(2.472,3.851)]、痰湿质[OR=2.974,95%CI(1.963,4.507)]、血瘀质[OR=2.892,95%CI(1.910,4.380)]、吸烟[OR=1.574,95%CI(1.405,1.764)]、糖尿病[OR=1.407,95%CI(1.123,1.764)]、病程[OR=1.388,95%CI(1.125,1.712)]、CCI[OR=1.330,95%CI(1.072,1.651)]、年龄[OR=1.171,95%CI(1.141,1.201)]、运动时间[OR=0.983,95%CI(0.974,0.992)]、前白蛋白[OR=0.981,95%CI(0.977,0.986)]、运动频率[OR=0.955,95%CI(0.938,0.971)]、BMI[OR=0.898,95%CI(0.871,0.926)]、白蛋白[OR=0.749,95%CI(0.721,0.778)]。结论?老年COPD患者肌肉衰减患病率高。中医体质类型、肺功能、吸烟、合并糖尿病、病程、CCI、年龄、运动时间、前白蛋白、运动频率、BMI、白蛋白是老年COPD患者肌肉衰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中风是以猝然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脑梗死,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在临床治疗中风病过程中,存在治愈率低、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问题,故如何提高中风病的疗效亟待解决。笔者基于《伤寒论》“太少两感”理论,阐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在中风病中的应用,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