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侯海军  马浩  冯兴军 《武警医学》2013,24(12):1093-1096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1岁,主因发热1个月,加重伴头痛3 d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39.5 ℃,伴头痛、咳嗽,不伴咳痰及恶心、呕吐,当地医院以结核病治疗,体温未见明显下降,近2 d病情加重,体温最高40 ℃,伴言语不清,无明显意识障碍和肢体抽搐,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CT检查显示:左侧大脑半球混合高密度影,考虑脑出血,血管畸形待排除(图1).患者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门诊以脑出血收入神经血管外科病房.入院查体:平卧病床,嗜睡状态,刺激可睁眼,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大,双侧直径2 mm,对光反应灵敏,右侧额纹、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偏侧偏斜,右下肢体肌力1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肌张力正常,右侧巴宾斯基征(+),左侧巴宾斯基征(-).  相似文献   

2.
张瑞  沈泽民  张锐 《人民军医》2004,47(9):504-506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微创血肿抽吸术的疗效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41例,分为微创血肿抽吸组18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对比,CT下测量血肿面积。结果:入院后分别对两组于24h、48h、1周、2周进行疗效对比,血肿抽吸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进行微创引流治疗是可行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脏的关系 ,既脑心综合征也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 ,它可以引起心电图改变及心律失常 ,我们收集本院从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的资料完整病人共 5 2例分析脑出血量、出血部位与心电图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 5 2例 ,其中男性 3 2例 ,女性 2 0例 ,年龄在 3 8-80岁 ,患者均在发病 2天内收住院 ,并在此期间记录心电图加以分析。心电图表现 出血量小于 5 0ml者 45例 ,心电图有改变 (包括ST段、T波异常、Q -T间期延长 )者 2 6例 ,有心律失常 4例(其中房性心律失常 2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总结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在我院2009-08~2011-08间住院治疗的86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脑出血急性患者中治愈62例,有20例好转,6例死亡;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正确的认识脑出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蕴增 《武警医学》1993,4(1):41-43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57个国家中,将脑出血死亡率列为前三位的就有40个国家。其死亡人数仅次于冠心病与癌症。我国近几年的统计证实,脑血管病占自然死亡原因的首位。脑出血起病急,死亡率高。死亡发生在24小时以内者占23.4%~60.5%,48小时以内者占42.12%~70.6%,死于一周以内者  相似文献   

6.
7.
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离经之血便是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采用活血化瘀的治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成为中医药研究急性脑血管病的热点之一。但中医药学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应用仍不够重视,临床试验的规范性也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重复性,导致研究结果难以得到推广及应用[1-4]。活血化瘀类中药对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急性期的动态脑电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其发生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年龄、性别、高血压、饮酒等是脑出血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尽管影像诊断技术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从机能方面如何评估早期脑出血患者的病情程度及判别预后仍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动态脑电图(AEEG)近年已逐步被应用于重症患者脑功能的监测。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1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EEG变化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抗栓酶-3(精制蝮蛇抗检酶)治疗急性期脑出血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7例作如下报道。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33~66岁(平均54岁);出血量3~14ml(平均10.6ml)。7例均经CT确诊。发病至用药时间IO~68h(平均3lh);每次用药量O.25~O.75U;用药总;量7.5~ZI.75U(平均14.75U);疗程ZI~47d(平均30.7d);H、治疗方法生理盐水250ml,加抗栓酶O.25~O.75U,以每分钟50滴左右速度静脉滴注,每日1次,3~4周1疗程。根据病情加用ZO鞘Y露醇、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实施程序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病例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1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将此次纳入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形式均分为两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程序化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身体机能恢复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经护理,B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FMA、FIM、GC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HAMD/HAMA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生活质量评分(GQOL-74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96.55%>84.48%(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3.45%<15.52%(P<0.05)。B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实施程序化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减轻其负性心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时的免疫学变化,对脑出血时的血浆及脑脊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了观察。方法:对40例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内的血浆TNF水平进行了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时测定了血液白细胞计数。结果:发病后TNF显著升高,以1d和3d时为最高,5~14d时仍增高但幅度较低。WBC在1d时有同步性增高。脑脊液中TNF亦有增加,但较血浆水平显著降低。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与脑脊液TNF水平无大关系。高血压病史与TNF变化无明确相关。结论:急性脑出血时TNF升高是出血性损伤后白细胞及神经组织受损的免疫学应答改变,监测急性脑损伤时TNF的变化,对了解出血性卒中时的神经免疫学变化和判别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计数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并评价其在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74例经CT证实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第21天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近期预后差定义为mRS≥4。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S≥4患者36例(48.6%)。mRS≥4组急性期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RS<4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是近期预后差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1.445,95%CI:1.189~1.755,P<0.01)。白细胞计数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698~0.908,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白细胞计数预测脑出血近期预后差最佳阳性分界值为10.0×109/L。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计数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白细胞计数升高是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急性期白细胞计数≥10.0×109/L预示近期预后较差。白细胞计数作为近期预后的预测指标价值中等。  相似文献   

13.
烧伤急性发热的整体论与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作者对烧伤急性发热进行了阐述,本文重点讨论烧伤发热的生物学意义与处理对策。一、体温的正常调节与发热的生物学意义:作者对其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及神经中枢(下丘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对烧伤病人发热有良好作用,应加以保护。二、用平衡医学的观点对待发热:根据平衡调节原理,低于39℃发热一般不作处理。如超过时则应分析原因并同时酌情降温。降温措施分为物理性及药物性两类,当然前者为好,应为首选。降温药主要作用体温中枢,但这类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对糖皮质醇作用机制还不甚清楚,如滥用虽然有效于一时,但可能留下严重后患。  相似文献   

14.
脑中风时由于患者脑血循环障碍,会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如这些变化得不到足够重视和相应处理,将使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血糖升高由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潜在的糖尿病显现,或由于下丘脑受损致生长素分泌过多,或位于脑干的葡萄糖调节中枢受损,致使急性脑中风患者常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因此,应避免给脑中风患者使用高渗葡萄糖液体及可使血糖升高的药物。可根据血糖水平酌情使用胰岛素,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预后。心电图异常急性脑中风引起心电图改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由于急性脑中风主…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活跃的血管扩张因子及神经介质,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病理过程。作者检测了脑梗死19例急性期脑脊液(CSF)中NO含量,探讨T NO含量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病例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年龄48~69岁,平均56.3岁。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均无昏迷和呕吐,发病后 1~3 d入院。其中 16例有一侧肢体偏瘫和中枢性面、舌瘫,肌力0~III级,6例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偏侧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3例仅一侧肢体力弱,发麻,可自己行走,力弱侧痛觉减退。CT诊断为基…  相似文献   

16.
17.
由于严重性呼吸综合症 (SARS)有向我省蔓延的趋势 ,遵照省卫生厅的指示 ,我院于 2 0 0 3 4 2 8成立了发热门诊 ,将发热病人与普通门诊病人隔离 ,对有效地防止SARS的蔓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发热门诊的组织管理及专业化消毒隔离的方法介绍如下 :1 完善的管理制度1 1 为了便于管理 ,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任命了发热门诊的科主任 ,护士长。1 2 由于SARS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疾病 ;我们对该病的防治经验不足 ,特别邀请了感染科及卫生防疫部门的专家亲临指导工作 ,制定出一整套有效地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措施。1 3 …  相似文献   

18.
引流管引流液的观察是脑出血微创术后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适时反映颅内状态,利于及时处理。2004年8月~2006年3月,我们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15例,术后对引流管内闭式引流液的状态均进行了严密、仔细的观察,并及时对症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每组再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依达拉奉。分别于第1、4、7、10、14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同型之间比较差异,分别于第1d和第14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血清CRP均高于正常,第4d达高峰,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第7d开始逐渐下降,治疗4、7、10、14d治疗组各型血清CRP水平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治疗组重型水平下降明显,治疗后第14d治疗组各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RP水平,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