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越来越多的女性活跃于各行各业,出色地发挥着自己"半边天"的作用时,职业女性的健康问题也日渐凸显。面对职场社会带来的身心压力而感到无所适从的职场女性大有人在。压力,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究竟与女性健康有着怎样的关联?找出你的"压力器官"  相似文献   

2.
目的:790例女性体质辨识及健康干预分析。方法:电脑随机选取来黔南州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女性790人,对所有入选的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分析其体质辨识结果。然后按照该女性的体质,有针对性地施予健康管理及健康干预措施。半年后重新对"入选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复查。结果:经体质辨识和健康管理、健康干预后,入选女性中,体质偏颇者"有效"和"显效"率达到82.59%。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干预,可以有助于针对女性体质特点,施予护理措施,从而达到改善患者偏颇体质,使患者恢复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10关爱中国女性健康专项基金"两癌"患者救助行动暨中国女性生殖健康工程在京启动,现场为专项基金捐款达4000余万元。健康工程将开展中医药防  相似文献   

4.
探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女性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中医理论指导女性健康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对女性身心状态的调整;可行性体现在特殊生理期的防护、心理疏导、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女性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经,即月经;带,指的是女性的带下;胎和产,就是十月怀胎和生孩子。女性以血为本,因此,在养生方面只要断绝“八个字”,就可以保平安无恙。这“八个字”就是:忧思忿怒,形寒饮冷。健康的人体是一个和谐健康的整体,忧思忿怒会打破这种平衡,从而引起一系列疾病。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等自保自疗模式已成为围绝经期女性日常保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围绝经期女性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可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并为专业人员进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的年轻女性,总是会对自己身体上的算不上美的部位发愁,但是其实有些部位,越丑越说明你的身体越健康。据报道,多项科学研究显示,一些身体部位的"缺陷"实际上是对健康非常有益的。◇鼻子大不易得感冒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发现,鼻子越大,吸入灰尘等污染物的几率反而会减少,其抵御有害病菌的能力也更强,因此鼻子大的人很少得感冒或流感。鼻子大小与呼吸状况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日前,由中国女性健康工程委员会主办的“健康与我同行——关注女性健康”主题活动在北京中国妇女活动中心隆重启动。中国女性健康工程总顾问、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教授、中国女性健康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智金等领导以及刘静璞、刘颖、迟闺珠、张艳萍、黄玲等著名妇科专家出席会议并就如何促进女性性健康话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9.
肖燕 《亚太传统医药》2010,6(2):130-131
烟草流行及烟草所带来的健康危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女性与烟草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烟草的流行状况、烟草对女性健康的危害及女性吸烟的影响因素作一阐述,并就女性吸烟的控烟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人格特质的健康女性月经周期性激素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月经周期规律的健康女性并按照EPQ -RSC 量表的三个维度即 N(神经质)、P(精神质)、E(内外向)进行分组,连续三个月经周期分别于受试者的月经期、卵泡晚期、黄体中晚期抽取空腹血检测性激素。结果:各激素水平在月经期处于相对稳定低水平,在卵泡晚期波动最大,在黄体中晚期变化急剧;EPQ -RSC 量表的三个维度对健康女性月经周期性激素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各激素在三个检测时相内的变化趋势符合现代医学对性激素随月经周期变化趋势的阐述;心境状态对性激素变化存在一定的影响。外向型性格、低精神质状态使女性激素水平变化趋势更符合生理态。  相似文献   

11.
当今,有不少女性视脂肪为大忌。为了追求苗条,她们不吃肉类食品,以为不摄入脂肪就会美了。其实在人体中,脂肪具有重要的功能,必不可少。一般地说,它具有如下功能: 一、构成人体细胞:在人体细胞中有类脂质,如磷脂、胆固醇等,磷脂可促进生长发育,胆固醇则是合成性激素的重要原料。胆固醇代谢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尚未能改变大气污染大环境时,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应阶段性、多层次性、整体性地防治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未病先防,固护正气,谨避邪气以防于大气污染尚未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之先;救治于萌芽以防微杜渐,在大气污染对人体初始显露不良影响时即予施治;燮理阴阳,治疗宿疾、调和体质以解病邪内应之因,提高机体对大气污染的适应能力;预先施治,通过综合辨析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状态,以提早进行针对性施治;并因大气污染的"毒邪"特性而予以排毒、解毒,祛邪务尽。  相似文献   

13.
以中医"神"理论为指导,探求人体之"神"与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查阅古今中医有关"神"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分析,概括出"神"的涵义、生理功能以及"神"的健康状态和养护方法。认为人体之"神"与健康密切相关,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主宰作用,是人体健康的根本,"神"的健康状态是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养"神"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融合脉诊信息的女性中医管理平台,方便女性对月经周期相关的健康问题进行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调理。方法:采用云计算技术,以中医电子健康档案(EHR)和知识库为核心,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相关健康问题的特点设计中医健康信息采集问卷,并融入中医脉诊手环采集的数据,知识库可辅助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设计医生PC端与患者移动APP结合的平台框架。结果:平台有利于实现较客观的中医问诊和脉诊信息的采集与长期连续监测,并可辅助女性月经问题的健康状态辨识和健康调理计划的制定。结论:研究构建的平台对女性月经问题中医健康管理的实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女性中医健康管理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方法:提取《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月经不调疾病的疾病和证候疗效评价指标及分值标准;搜集与月经不调疾病发病相关的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的健康行为,构建月经不调健康行为评分指标。结果:构建了疾病疗效、证候疗效以及健康行为分数组成的女性中医健康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结论: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动态跟踪干预和管理效果,有助于用户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和改善不良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6.
晓燕 《气功》2011,(8):730-731
而今,不少女性都比较注重生活的质量,对身体的养生保健也比较重视。但是,一些女性在接受一些“时尚”养生观念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离健康生活越来越远。女性同胞,你可得小心了,一定不要误人了一些“时尚”的健康误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县县直各单位已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为女性保健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某县妇幼保健院收集的县直各单位2008年已婚女性生殖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体检900例,检出妇科疾病428例,总患病率47.56%;其中宫颈炎症432例(48%),乳腺增生260例(28.89%)、阴道炎89例(9.89%)、附件炎24例(2.67%)、子宫肌瘤10例(1.11%),有316例(35.11%)罹患2种以上妇科疾病.患病率与年龄、职业有关联.结论:在已婚女性职工人群中,宫颈炎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尤其是30-50岁的工人中更为普遍,要引起足够重视,定期体检对女性生殖健康的保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学勤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9):163-163,162
合理的营养是保持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营养缺乏或过剩,既会削弱体能,也易患各种疾病。因此,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保持合理的营养对健康至关重要。食物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从食物中吃出美丽来,就要注意生活的饮食习惯。饮食的要点就是:合理膳食为健康充电,缺啥补啥;少食肉类食品和动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质摄取均衡;减少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食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妇女知信行的影响,以利于女性平稳度过更年期。方法:选取来就诊的更年期妇女100例,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科学的社区健康管理,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一年之后,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管理组的更年期女性进行调查,观察其在知信行方面的改变。结果:一年之后,实验组的更年期女性在保健知识、健康生活方面等均高于一年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一年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影响更年期女性知信行,对改善其更年期心理状态、调节女性身体健康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导致中国女性死亡的首位原因。2011年AHA对女性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进行了更新,并将"循证为基础"转化为"效果为基础"的指南,更加关注预防治疗的有效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但心血管疾病作为我国女性的第一位死因尚未得到公众的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