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50只Sprague daw 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组、林格组和万汶组),每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后,复苏各组在失血性休克1 h后给予不同复苏液(林格氏液、6%万汶+林格氏液),复苏2h后采血。采用一期凝固法测定凝血因子Ⅱ、Ⅴ、Ⅶ、Ⅹ活性(FⅡ:C、FⅤ:C、FⅦ:C、FⅩ:C)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C lau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将各组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林格组和万汶组FⅡ:C、FⅦ:C、FⅩ:C和FIB含量均明显下降,PT、AP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休克组比较,林格组FⅡ:C、FⅦ:C、FⅩ:C明显下降,PT、APTT明显延长;万汶组FⅡ:C、FⅦ:C、FⅩ:C明显升高,PT、APT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FⅤ:C休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万汶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林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除FⅤ:C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单用林格液复苏可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凝血功能更加紊乱;采用万汶+林格液复苏对凝血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对83例经肝活检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vWF.结果PT活动度从炎症G2期到纤维化S2期明显低于对照组S0期(P<0.05);凝血因子Ⅱ和Ⅶ活性在炎症G3+4期明显低于对照组G0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因子Ⅷ活性水平从G1期开始均明显高于Go期(P<0.01),vWF活性水平从G2期开始明显高于G0期(P<0.05);因子Ⅱ活性水平从S3期到S4期明显低于对照组S0期(P<0.05);因子X活性水平S4期明显低于对照组S0期(P<0.05);因子Ⅷ、vWF从S1期到S4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0期(P<0.05).结论PT活动度及凝血因子Ⅱ、Ⅷ和vWF活性在判断慢性肝脏炎症轻重以及纤维化程度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限制性输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采取限制性输液和大量输液两种不同输液方法复苏大鼠失血性休克,对比各组不同时间点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的变化.结果 休克模型120 min后,与大量输液组比较,限制性输液组的HGB、HCT明显升高,分别为(142.5±12.3)g/L和(40.8±3.2)%(P均<0.05),PT、APTT明显缩短,分别为(11.8±2.6)s和(57.2±8.1)8(P均<0.05),Fbg含量显著增加,为(3.2±1.5)g/L(P<0.05).结论 限制性输液可稳定HCT、维持HGB含量,缓解PT和APTT时间的延长,阻止Fbg浓度的降低,是复苏失血性休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前后凝血及血小板指标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探讨与病情转归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并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54例,检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的凝血及血小板指标,包括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纤溶酶原(PL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vWF:A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vWF:A)、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Ⅹ,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及静脉溶栓24 h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凝血及血小板指标的变化;轻型卒中(NIHSS评分≤5分)和重型卒中(NIHSS评分≥6分)2组患者溶栓前各项指标变化;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升高组及降低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溶栓后24 h跟溶栓前相比,PT、APTT、MPV增高,FIB、PLG、vWF:Ag、vWF:A、凝血因子Ⅷ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卒中和轻型卒中2组患者相比,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 h时NIHSS评分升高组和NIHSS评分降低组相比,PLG明显降低,vWF:Ag、vWF: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24 h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功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均有较密切的联系,通过对以上指标进行观察能辅助预后和评估出血转化,对指导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FFP)二次冻融前后,凝血因子间的差别,为规范临床操作,指导科学合理的安全输注血浆制品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0份病毒灭活FFP,37℃水浴融化后,于0h、6h、12h、24h 4个时间段置于-50℃血浆速冻柜冰冻,测定二次冻融前后凝血指标和类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Ⅷ(FⅧ)]变化情况。结果病毒灭活FFP经各时段二次冻融前后,凝血指标中PT、TT、FIB变化不大,而APTT时间平均延长5.8%;FⅧ因子活性随着融化时间的推移,数值下降明显(P0.01)。结论为保证凝血因子活性,临床科室应按照输血指征要求合理预定病毒灭活FFP,一旦水浴融化,应当立即进行输注,避免二次冻融。  相似文献   

6.
妊高征孕妇凝血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 6例妊高征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bG)及D 二聚体 (D D)的含量 ,并与 3 0例正常妊娠孕妇及 3 0例育龄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 :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比较 ,PT、APTT均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妊高征孕妇FbG、D D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P <0 0 0 1)。结论 :妊高征患者存在着高凝状态 ,产前行凝血功能测定对预测妊高征的发展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凝血因子的变化及肝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凝血因子变化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制作了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复方丹参液组及肝素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休克后2、4、6小时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变化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肝素组与复方丹参液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结果表明:大鼠休克组血浆SFMC、DD水平明显高,于而ATⅢ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01),其他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休克组、肝素组血浆TM水平明显增加(P<0.001),复方丹参组与假手术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休克组大鼠于休克2小时血浆tPA、DD水平明显升高,于休克4小时PAI达到高峰(P<0.001),而tPA水平有所下降。于休克6小时,血浆PAI水平下降,tPA继续降低,但PAI、DD尚维持于较高水平。肝素组血浆DD水平降低、tPA高于休克组、PAI无显著性不同。丹参组大鼠血浆tPA、PAI、DD均低于休克组,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休克组大鼠APTT进行性延长,至休克6小时达到高峰,平均59.7±11.86秒。肝素组APTT平均61.5±5.79秒  相似文献   

8.
目的 获得国内人凝血因子Ⅷ(FⅧ)制品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效力信息.方法 获得国内7家及国外1家血液制品厂生产的FⅧ制品,检测其中FⅧ和vWF各项指标.结果 国内7家FⅧ制品中有2个厂家FⅧ制品中vWF活性损失超过25%;国内不同厂家FⅧ制品中vWF活性与FⅧ活性比值差异较大,P<0.05.C、D、F厂家制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Ⅻ(FⅫ)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5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Ⅻ促凝活性(FⅫ:C)和凝血因子Ⅻ抗原(FⅫ∶Ag)等凝血指标.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普通冰冻血浆(FP)和新鲜冰冻血浆(FFP)中血浆组分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提供的FP和FFP各20份,血浆融化后即刻分别检测凝血因子、纤溶系统及抗凝蛋白指标等12种血浆组分,即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凝血因子Ⅴ(FⅤ)活性、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活性、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FFP相比,FP中APTT明显延长(t=3.428,P<0.01),PT延长(z=-2.140,P<0.05),FⅧ活性明显降低(t=-3.372,P<0.01),但均在参考区间内;PS活性降低(t=-2.458,P<0.05);两种血浆中其余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FFP相比,FP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但可替代FFP应用于部分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不同预后患者凝血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心搏骤停后CPR患者,依复苏最终结果分为3组.复苏失败组25例,患者初期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ROSC)≥72 h,但最终死亡;存活组10例,患者复苏成功,康复出院;死亡组15例, CPR 30 min后无效死亡,或虽复苏成功但ROSC<2 h.于CPR过程中及ROSC 24、48、72 h取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vWF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 死亡组CPR过程中PT、APTT、TT、D-二聚体、vWF均高于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Fg、PLT、ATⅢ均低于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P均<0.01);而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苏失败组和存活组ROSC 24 h起PT、APTT、TT、D-二聚体、vWF水平升高,Fg、PLT、ATⅢ降低,均于ROSC 48 h达峰值或谷值(P<0.05或P<0.01);ROSC 72 h存活组各项指标较ROSC 48 h明显改善(P均<0.01),而复苏失败组则改善不明显(P均>0.05).复苏失败组ROSC 24、48、72 h PT、APTT、TT、D-二聚体、vWF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Fg、PLT、ATⅢ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或P<0.01).结论 心搏骤停和随后CPR患者存在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内/外源性凝血功能紊乱,纤溶功能紊乱;其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组、复苏1组(输林格液)和复苏2组(输林格液+万汶液),每组10只大鼠。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后,复苏组在失血性休克1小时后给予不同复苏液(林格液、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即万汶液),复苏2小时后采血,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因子(TF)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休克组和复苏1组的t-PA、t-PA/PAI-1、T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复苏1组t-PA、t-PA/PAI-1水平明显高于休克组(P〈0.01);而复苏2组t-PA、t-PA/PAI-1、TF均明显低于休克组和复苏1组(P〈0.01)。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可使纤溶功能亢进,血小板和凝血系统被活化;采用万汶液加林格液复苏在调节凝血功能方面优于单用林格液。  相似文献   

1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间凝血系统的亚临床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在采用改良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加或不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进行预处理期间发生的凝血系统改变,以及 ATG 对凝血系统产生的影响。方法 35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19例配型全合的同胞间移植者(A 组)应用改良 BU/CY 方案,16例配型不合或非血缘移植者(B 组)应用改良 BU/CY+ATG 方案。预处理前至移植后1天(+1天),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抗凝血酶(AT)、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小板计数(BPC)、肝脏酶学和胆红素,并观察出血症状。对于部分 APTT 延长者检测Ⅷ、Ⅸ、Ⅺ和Ⅻ因子活性。结果预处理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了短暂的 APTT 延长及持续的 Fg 升高和 BPC 减少,B 组患者在 ATG 用药期间 Fg 和 BPC的变化更为显著,还呈 D-二聚体水平暂时性增加。APTT 延长时,内源性凝血途径因子中以 FⅫ:C 降低最为明显,FⅪ:C次之。两组患者之间,PT、FDP 和 AT 以及肝功能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几乎均在正常水平。绝大多数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结论改良 BU/CY±ATG 方案可引起凝血系统的亚临床改变,含有 ATG 的治疗方案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85例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玲  马芳芳  王厚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28-1928,193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LACL-TOP全自动血凝仪对85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PT、APTT、FIB、TT及D-D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T、APTT、TT均延长,FIB减少,D-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检测,对判断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出血危险性及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疾病分型中血浆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5日~2月24日在荆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COVID-19的52例患者住院期间检查的101份血凝标本,将样本按采血时患者的疾病分期分为轻症(n=31)和重症(n=70)。应用非配对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曲线)分析探讨凝血指标以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其中凝血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结果 101份血凝标本中,重症组凝血指标中的APTT,TT和PT以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TT,PT,D-二聚体,APTT+TT,APTT+PT和TT+P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5,0.749,0.760,0.949,0.764,0.758和0.865。结论 单独D-二聚体、凝血指标联合使用对COVID-19疾病分型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辅助临床诊疗,进一步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To ascertain the time course of prolonged coagulation time and the coagulation factors that were consumed preferentially after inj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endotoxin (ETX, 3 mg/kg, intravenously) in rats, the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and prothrombin time (PT) were measured. Using aPTT and PT, the residual levels of the major coagulation factors were quantified by partial replacement of ETX-injected rat plasma with individual factor-deficient human plasma. The residual levels of prekallikrein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HMW) kininogen were also measured. After ETX injection, aPTT and PT showed gradual increasing prolongation, which was marked at 3-5 h after the injection. The residual level of fibrinogen was markedly reduced between 1 and 3 h after ETX injection and dropped to the determination limit 7 h after the injection. Ratios of the consumed coagulation factors, prekallikrein, and HMW kininogen in rat plasma collected 7 h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ETX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prekallikrein (18.0 +/- 4.8%), HMW kininogen (36.2 +/- 1.9 %), factor XII (54.0 +/- 0.7%), factor VIII (86.1 +/- 1.8%), factor VII (35.6 +/- 7.7%), factor V (90.6 +/- 0.8%), and factor I (fibrinogen) (>89.6 +/- 0.0%). Thus, coagulation factor I (fibrinogen) and factors V and VIII (cofactors) were consumed preferentially. The extrinsic coagulation pathway was dominantly activated, whereas the intrinsic coagulation pathway, including plasma kallikrein-kinin system, played less important role in the ETX-induced consumption coagulopathy in rat.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血凝检测结果的影响,为规范分析前过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00份枸橼酸钠抗凝外周血标本分别在室温放置1、2、4、6、8和10h后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的测定。根据不同检测项目和时间段分组,使用SAS统计软件包对上述4项指标在放置2、4、6、8、10h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与放置1h内检测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胛、PT、TT测定在标本采集1h内的结果与2和4h后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6h后检测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Y测定在标本采集1h内检测的结果与2、4、6、8和10h后检测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bg测定在标本采集1h内的结果与2h检测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之后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于凝血试验的标本在室温存放一段时间后,对不同检测项目均造成一定影响,标本采集后应在1h内检测,如不能做到也应在2h内检测完毕,否则会对检测结果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