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对照组64例采用祛风通络针刺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6.1%,对照组痊愈率为70.3%,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TDP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配合TDP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能较好地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予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Sunnybrook面神经系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9%,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能够有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静息状态面部五官对称、随意运动及联动时抬额、皱眉、闭眼、微笑、鼓腮等动作的协调对称性,且无特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经筋刺法,对照组30例予传统针刺法,疗程共20 d,比较两组治疗后面部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5例,...  相似文献   

5.
分期针刺法结合牵正胶囊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法结合牵正胶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采用分期针刺法配合牵正胶囊口服,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配合牵正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92.5%。提示:分期针刺结合牵正胶囊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可以提高患者的痊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期动静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确诊的1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则采用分期动静针刺法,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面肌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当,但治疗组痊愈率8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治疗组Portmann简易评分为15.40±4.86,改善指数为0.746±0.120,也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79±4.37,0.708±0.109(P0.05)。结论:分期动静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在症状改善及痊愈率上远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从而可有效减轻面瘫后遗症程度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面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配合面肌功能训练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治疗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按不同时期针刺太阳、颊车、风池、合谷等穴位,并配合面肌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两组各疗程痊愈例数及Yanagi-hara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与面部对称详细评价系统(DEFS)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3、P=0.032,均P0.05);治疗组在第一、二疗程的痊愈例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Yanagihara面神经麻痹分级系统与面部对称详细评价系统(DEFS)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均P0.01)。结论:分期针刺配合面肌功能训练能提高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闪罐加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2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5例,采用闪罐加针刺疗法,针刺风池(双)、翳风(患侧)、颊车(患侧)等穴。对照组113例只用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6%,愈显率(痊愈+显效)74.8%;对照组总有效率95.58%,对照组愈显率61.9%。两组疗效愈显率对比P<0.05。结论:闪罐的反复吸拔作用可直接促进局部肌肉张力的恢复,这是单纯针刺、艾灸或理疗所不能及的。闪罐与针刺并用可起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使肌肉筋脉得以温煦濡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水肿的消除和吸收,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建明 《山西中医》2011,27(3):27-27,29
目的:观察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通脱法治疗组62例和传统针刺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痊愈率和愈显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治疗组痊愈率、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选取病程为90d以上一年以内的周围性面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5例给予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15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系统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在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从疗效比较看,治疗组的痊愈率为73.33%,明显优于对照组40.00%。结论:1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肯定。2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常规针刺对患者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方面有改善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赵卫锋 《河南中医》2014,(5):951-95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期给与针刺,闪罐,五官超短波治疗,配合面瘫膏贴敷患侧完骨、牵正穴;静止期给与针刺、闪罐、韩氏治疗仪、面部推拿、面部贴敷治疗;恢复期在静止期治疗基础上行鼓腮、吹口哨、抬眉、闭眼睛等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对照组临床痊愈12例,显效73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86.7%,治疗组临床痊愈36例,显效80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3例予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对照组103例予普通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82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治愈63例,显效10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普通针刺配合平衡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浅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浅针疗法配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Sunnybrook评分系统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5%;治疗组的痊愈率为40%,高于对照组的15%。两组治疗后患者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改善,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两组治疗后的H-B分级评分与Sunnybrook系统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浅针疗法配合常规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的症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药指针点穴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药配合指针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6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6例。中药配指针点穴治疗为观察组,针刺加TDP治疗为对照组1,西药治疗为对照组2。[结果]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痊愈率分别为85.7%、83.9%和69.6%;有效率分别为98.2%、98.2%和85.7%。观察组与对照组1疗效比较,痊愈率和有效率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2疗效比较,痊愈率χ2=4.17,P<0.05;有效率χ2=4.35,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配指针点穴治疗周围性面瘫能够取得与针刺加TDP治疗同样好的临床疗效,其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胜于西药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红光照射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用电针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面瘫症状改善及面部残疾指数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照射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毫针配合火针治疗重度重症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毫针配合火针治疗重度、重症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将95例重度、重症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毫针配合火针)与对照组(毫针);进行两组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6.00%、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痊愈率55.56%、总有效率75.5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毫针配合火针治疗重度重症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痊愈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痊愈所需时间为(20.13±1.39)天,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56±3.4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其症状,减轻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颈部穴位加常规取穴治疗周围性面瘫口眼联带运动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周围性面瘫6个月以上具有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穴配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3.3%,有效率为56.7%,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显效率为13.3%,有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穴配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面瘫后口眼联带运动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加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合闪罐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2.79%,对照组为44.19%,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治疗次数为(10.092±2.421)次,对照组痊愈患者治疗次数为(11.078±1.683)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加针刺配合闪罐对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且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则采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多伦多(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现气血顺通、鼓腮正常、眼睑闭合正常、前额高度一致的总显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P<0.05)。结论 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针刺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面部肌肉活动能力和血液循环情况,加速痊愈,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