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述万全重视固护、调理小儿脾胃之气。提倡“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略述万全重视固护、调理小儿脾胃之气。提倡“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略述万全重视固护、调理小儿脾胃之气.提倡"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4,(8):1045-1047
曹利平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及呼吸系统、内科疑难杂病等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阴阳的动态平衡失调,治疗肿瘤应注重调理,以平为顺;重视保护脾胃,固护后天之本;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强调综合治疗加个体化治疗。治疗目标是使患者临床最大获益,带瘤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
形-神-环境医学是中医学的基本医学模式,形神相关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形神并调是中医学的治疗特色。张庆祥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病证结合、调肝护中以调形,配合阐释病机、沟通疏导以调神"的观点,临证注重病证结合,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突出从肝论治,调理气机,以复平衡;始终固护中州,调理脾胃,培土固本;提倡阐释病机,医患沟通;配合情志疏导,心身同调。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多发性、难治性疾病。介绍王小娟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临床经验思路,以供临床参考。王教授主张“攻补兼施”治疗本病,抓住脾胃虚弱、胃失和降的根本病机,治疗上固护脾胃、降逆调气、疏肝清热,以恢复脾胃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崔振儒教授认为诊治血淋应谨守病机,分证施治,将血淋分为膀胱湿热、肾阴亏虚、脾虚不摄、肝郁血瘀4种证型,分别以八正散、知柏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四逆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临证中不忘阴津、脾胃的重要性,时时注意固护脾胃、滋养阴津。  相似文献   

8.
陈达灿教授从事皮肤病临床工作30余年,总结了"中土为枢,从脾论治"疑难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他认为脾与皮肤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是防病治病的核心,岭南地区皮肤病突出脾病为主要矛盾;提出了治疗上祛湿不忘调脾、调理多个脏腑从脾人手,疑难重症慢性皮肤病需补脾,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之证求之于脾,儿童尤须固护脾胃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具体病案,探究中医在诊治妇科疾病方面由表循本、对症下药、务求根治的独特医术,对该类疾病诊治的一些体会,与同行分享。方法剖析病由,运用补养肝肾、固护阴血之法治疗妇科肝肾阴亏证疾病的临床辨证、治疗方剂。结果通过运用固护阴血之法辨证施治,治疗妇科肝肾阴亏证2例,病人痊愈。结论运用固护阴血法诊治妇科肝肾阴亏证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重症治疗过程中, 应用苦寒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中药、输注大量寒凉液体, 以及病房低温环境、持续给予寒凉肠内营养液、过用物理降温等, 均可损伤患者阳气, 尤易伤其中焦脾阳, 加之重症监护室以老年患者居多, 其本身常存在脾肾阳气虚衰状况。因此, 固护阳气在重症疾病治疗中不可忽视。临床可以益气健脾温阳法作为重症患者固护阳气的基本治法, 将之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低T3综合征、获得性衰弱等重症并发症的治疗, 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遵经养生,顺应四时,固护阳气,调养脾胃,胸怀宽广,养心怡神,动静结合,劳逸有度,辨证施养,药食同源,同时强调“大德必得其寿”的修身养生思想,德高境远,知足常乐,方能度百岁而不衰。《黄帝内经》认为,人只有与自然界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人相应。  相似文献   

12.
徐瑞荣教授认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虚实夹杂,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因此治疗中攻补结合,并重视后天之本的固护。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疾病的不同分期,辨证论治,运用经典方剂,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加用含砷类药物雄黄等,在以毒攻毒的基础上,固护脾胃之气,化解雄黄等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王有鹏教授认为过敏性鼻炎乃内外因素结合使脏腑表里失和,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提出治之当以“和”为要,遵从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观。主张消补兼施,以固护脾胃为本;肺病用药,常取和缓、轻下之品;疏调三焦,当以“和”为度。王教授临证时,在继承前人和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善于运用经方化裁,疗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4.
耳鸣是恶性肿瘤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结合中医学理论,认为耳鸣主要可分为瘀血阻络、肾精亏耗、肝胆湿热、脾胃亏虚、痰火郁结5个证型,分别予以活血通瘀、滋肾填精、利胆化湿、补益脾胃、化痰清窍法,同时抓住癌毒内结的主要矛盾,注重固护后天之本,扶正与祛邪并用,攻补兼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6,(4):291-293
崩漏为妇科"血证"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多责之虚、热、瘀。气血亏虚,则统摄无力,冲任不固;甚则气虚下陷,血随气下;火扰血海,或破血妄行,或热灼伤脉络,致使冲任不固,发为崩漏;瘀血阻滞冲任胞宫,血不归经,发为崩漏,故其病因多责之气虚、血热、出血致瘀。治疗上应时时不忘调气止血,固护冲任,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血热者清之,血瘀者化之,以迅速止血为目的;血止后,可通过益气健脾、补养肝肾等法,来充养气血,以期达到血旺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黄帝内经》"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之论,阐释了以阳为主、阴为从属的阴阳协调关系,后世医家对此多有发挥。我们临证发现阳气损伤的现象普遍,单纯实热证少见,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虚寒证较多见,故认为治疗外感内伤疾病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固护阳气、温通阳气、扶正祛邪。1固护阳气的内涵《黄帝内经》论述了阳气对于人体生命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7.
李杲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鼻祖。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元气就充沛,脏腑组织功能健旺,人体就健康;脾胃为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病理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则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甘温除热”等法。  相似文献   

18.
“小柴胡之力全在人参”强调了小柴胡汤证存在正气不足,正虚邪入的病机特点,故用人参补中滋液,固护脾胃,恢复正气以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说明张仲景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顾护胃气以扶助正气的原则,提示我们防病治病必重视脾胃,以提高机体防御疾病及驱邪外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方面,即:"攻"邪之法,免伤胃气;处方用药,护胃为先;药后调理,米粥为护胃佳品。论述《伤寒论》中固护胃气的学术思想。指出:甘草、生姜、大枣祛邪不伤正,又无恋邪之弊,集驱邪与扶正为一体。认为粥是健补脾胃、护养胃气的良剂。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善于在各种复杂的疑似症状之中,抓住病机关键,辨证施治。其治疗妊娠病宗“有故无殒”之意,祛病安胎,重视肝脾,调理脾胃;对于产后病,其提出产后亡血伤津,多虚多瘀,易感外邪,治疗以固护津液、调理气血阴阳、补虚化瘀为原则,不拘于产后,不忘于产后,攻补兼施,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