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对"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间质纤维化(简称肺纤维化)是由原因不明或已知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肺部非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大多与粉尘及有害气体吸入有关(如矽肺);其次为放射线、感染及药物损伤;另外可继发于一些结缔组织疾病.前者称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归属,以症状命名应为短气症,若从病因病机角度出发则可归为肺痹、肺痿范畴。认为肺肾亏虚、痰瘀阻络、肺失宣降为肺间质纤维化基本病理机制。肺纤维化脏腑病位在肺,但与脾、肾、肝、心、大肠等脏腑功能息息相关。指出肺间质纤维化属典型络脉病变,其主要治则包括补益肺气、健脾化痰、补肾纳气、活血化瘀、通络消积、宣降肺气等,简要介绍了各治则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肺系慢性复杂性疾病之一。近年来,IPF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早期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仅能控制气道炎症而无抗纤维化作用,且不良作用多,远期疗效差。由于IPF致死率高,确诊后存活期短,5年生存率仅为30%~50%[1],因此早期确诊和延缓其发展已成为当前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中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体现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笔者研读了近三年中医药治疗IPF的相关文献,病机上表现为痹久必痿,虚实夹杂;治疗上以活血化瘀通络、补肺健脾益肾为主,从而为探讨早期防治IPF的急性发作及延缓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早期以肺泡炎症反应为主,晚期可进展为肺纤维化,预后极差,患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中医药在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疗效显著。“寒包火”证在肺系疾病中尤为常见,既往所述“寒包火”理论,认为其寒热邪气多属实邪,病机多为外寒侵袭,内火郁结的实证病理状态,但实践发现既往概念不足以涵盖临床方证。现总结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以内火不同性质分为虚火和实火,且提出虚火实火之间存在动态转化和相互兼夹的独特状态。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发现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为发病原因;皮痹不已内舍于肺为发病路径;外邪侵袭,营卫不调,诸邪郁而化火,终致五脏皆伤,虚火内生,阴阳俱损为病机演变过程。治疗上应视其病位病性,以早期散寒祛湿、调和营卫,中期顺气降火、逐瘀化痰,晚期达滋温引,攻补兼施为主要治则,动态辨治,截断疾病发展,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起病隐匿,多缓慢进展,呈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为渐进性气急,干咳少痰,晚期可出现呼吸衰竭及右心衰竭。中医络病学说认为“久病人络”,“络息成积”,《难经五十难》云:“肺之积为息贲”,故肺络病变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异常临床可见咳喘, 相似文献
6.
肺间质纤维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周平安教授称为“肺痹” ,运用益气活血 ,通络开闭法治疗此病数十例 ,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 ,今录其经验 ,和同道共同探讨。肺间质纤维化简称IPF ,亦称隐源性纤维化肺泡炎 ,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 ,占弥散性肺间质疾病的 90 %以上 ,至今病因不明 ,发病机制不清。近年来由于西医诊断水平的提高 ,和对此病暂无甚理想的治疗方法 ,因此 ,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升高。西医一但确诊 ,患者的存活率只在 3~ 5年。其病理变化以肺泡壁细胞浸润、增厚 ,间质纤维化为特点 ,并累及肺泡上皮细胞 ,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 相似文献
7.
综合近几年中医文献报道,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几方面对肺间质病变的中医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对该病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气虚类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118例气虚类(含气阴两虚及气阳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集其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检验检查,比较分析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的不同临床特点。结果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不同,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结论心力衰竭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在原发疾病和心力衰竭病情程度上有不同特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1.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肺部弥漫性疾病,为呼吸系统疑难病,呼吸致残率、死亡率高,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研究很多,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文对王檀教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从"痹"论治、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具体针对内因成痹、外因致病及加重等因素灵活加减,辨治用药方面进行全面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咽炎患者160例辨证分为:肺肾阴虚、痰瘀互结、气血两虚、脾肾阳虚4个证型。结果:160例中痊愈83例,好转58例,无效19例,有效率88.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差异。方法分别对COPD肺气虚证患者30例、COPD肺阴虚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血清IL-8、IL-1β、TNF-α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且肺阴虚组高于肺气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存在高水平的细胞因子,肺阴虚证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冠心病及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气虚衰4个证型,用酶法检测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中医各证型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痰阻心脉型明显高与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气虚衰型(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可作为中医证型痰阻心脉型的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了关于本次试验的知情权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下降范围、舒张压下降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疗效比较,研究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三酰甘油疗效比较,研究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肺热证气阴两伤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肺热证属于肺经气分证,风温热邪是其主要病因,热邪易伤津耗气;肺为娇脏,温热邪气侵袭,也易伤其气阴,因此,气阴两伤是肺热证的基本病机之一,贯穿于肺热证发病全程。 相似文献
18.
19.
从中医病名病机分析入手,对许建中教授治疗肺间质性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