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活动在降低感染科住院患者陪护率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中医院感染科品质管理圈活动开展前后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调查患者家属滞留病房的原因,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订实施对策、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比较品质管理圈活动开展前后患者陪护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陪护率为60%,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90%,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品质管理圈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感染科住院患者陪护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康复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康复病房实行品管圈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满意度为98%,比实行前的75%有所提高(X2=22.6,P=0.00)。结论:品管圈是提升病房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到2011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6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年龄分布为25.3±4,7岁。按照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分布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和文化水平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O.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对实验组临床产妇和家属临床护理情况分析显示满意度为98.44%,对照组临床产妇和家属护理情况临床满意度分析显示为74.85%,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实验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正确率为96.84%,对照组为74.32%,两组产妇对临床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O.05)。对不同组别临床护理技能比较显示,实验组在沐浴护理、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和抚摸护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采用母婴床边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品质管理圈”(QCC)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2009级和2010级临床专业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中医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开展QCC活动。临床见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见习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愉悦感、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中医学课程临床见习教学中开展QCC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床边超声的液体管理对重症妊娠期高血压(HDCP)性心脏病患者术后血气指标及器官功能的 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入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的 29 例重症 HDCP 性心脏病术后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13 例和观察组 1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床旁超 声的液体管理方法,比较管理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器官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液体管理 3 d 后的心率(HR)、呼吸频 率(R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液体管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 HR、RR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均显著上升,且观察 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液体管理 3 d 后的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均 低于液体管理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基于床旁超声的液体管理可显著 改善重症 HDCP 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减轻器官功能的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护理工作中程序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起对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实施程序化管理,包括了人员、设备、试剂、药品、护理过程、护理制度在内的各个方面.比较程序化管理实施前后儿科重症监护室工作质量的差异,分析程序化管理的有效性.结果:实施程序化管理后,PICU抢救成功率为97.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9.4%;接收患儿平均时间为(4±1.5)min明显少于实施前的(13±5.2)min;护士对患儿病情了解率为98.4%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更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应急预案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危机意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医院应用"应急预案"对ICU护士进行危机意识培训,组成培训管理小组,编写培训内容并实施,通过应急预案来提升ICU护士的危机意识,并提高护士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为培训后;以2018年没有进行培训的情况为对照,为培训前。对培训前后ICU护士的危机意识进行考核比较,并对培训前后ICU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在危机成因、案例分析、危机应对的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培训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护士开展危机意识培训,利用应急预案来提高护士的风险应对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少NICU各类护理卡出现的书写问题,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将护理圈称为卡卡圈,一共有7名护士,品质圈活动过程是逐步完成,并决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与设定目标,分析问题,拟定对策及措施,并进行总结、分析和巩固成果,3个月后总结分析效果。结果:进行品质圈活动前,床头卡、输氧卡、输液卡及特殊治疗卡书写问题出现频率为21.6%~26.32%,进行品质圈活动后减少到1.03%~6.67%,进行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品质圈活动可减少护理卡书写错误很有效果,提高护理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探视管理中采用“云探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医院重症监护室2018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140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探视管理模式,观察组引入“云探视”模式进行探视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所在病房的空气质量,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并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家属对探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病房空气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探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形势下重症监护室创新性应用“云探视”模式进行探视管理,可提高病房空气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性,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实施品管群活动后的护理质量与实施前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两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手术物品的准备完善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患者住院和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手术物品的准备完善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与2011年度实施前比较均呈降低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住院和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升门诊药房中药的及时取药率。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充分运用品管工具分析目前中药取药率较低的相关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总结活动成果。结果:开展此次品管圈活动后,门诊中药未取药率由原来的3.73%降低到0.65%。结论:在中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中药未及时取药现象明显改善,提升了中药的及时取药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手术室专科备用器械的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室专科备用器械内差数由50件/周减少至7件/周。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优化了手术室专科备用器械的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能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朱晓敏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1):1118-1119
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作用,文章提出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为活动主题,针对住院患者发生跌倒这一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制订整改方案.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为高危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提高了安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输液室PDA(个人数字助理)正确使用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PDA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0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患者的正确入座率由改进前的97.38%上升至97.99%;"瓶贴"正确打印率由96.91%上升为99.20%;"患者贴"遗失补打印率由1.69%下降为0.35%。此外,圈员的工作热情、个人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责任与荣誉、品管圈手法运用及团队精神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了PDA的正确使用率,规范了护理条形码给药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门诊药房自2020年1月起对近效期药品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研究期间药房工作人员共17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近效期药品在贮存、标识管理、制度执行等工作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近效期药品的存放事故、标志事故、制度事故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对近效期药品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近效期药物的管理中,采用品管环的方式,既能提高工作品质,又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医院药学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药学部自2020年7月开始实施品管圈的活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实施前,2020年7月—2021年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院药学部用药差错的出现次数,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药学部工作人员对工作认可程度的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品调剂工作管理质量评分、药品调剂工作满意度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医院药学部的工作之中,有利于该部门工作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提升患者对于该部门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我院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张数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门诊处方调配20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1000)和观察组(n=1000)。对照组给予常规处方调配方法,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活动开展门诊处方调配。选取2000张门诊药房调配处方,比较两组处方调配差错张数。结果:两组活动处方调配前错误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调配团队配合度、成员积极性及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活动过程中处方调配张数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错误张数低于对照组,改善情况高于(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用于我院处方调配应用中能够减少错误张数,提高错误改善情况,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提升我院服务质量和品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郭淑娟 《环球中医药》2013,(Z1):198-19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方法成立护理品管圈,确定"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29例行留置导尿的住院患者进行现状调查,设定改善目标,分析导致留置导尿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根据80/20原则,找出主要因和改善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确认,将改进措施制定成标准化流程。结果品管圈活动使留置导尿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从41%提高到83%。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此类病人的健康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社交平台品管圈(QCC)活动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按QCC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双抗治疗知识、信念和行为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QCC延续护理,可改善患者知信行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