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机指向性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危机指向性家庭干预,观察12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危机指向性家庭干预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4个维度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危机指向性家庭干预能显著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期门诊随访和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13例出院达痊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坚持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月门诊随访时进行1次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定期门诊随访和常规医嘱干预,观察2a。于门诊随访2a后统计两组复发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价生活质量。结果经2 a门诊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28.5%,对照组为42.3%,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定期门诊随访和心理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观察2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氨磺必利组治疗8周末起阴性症状因子分显著低于利培酮组( P<0.05或0.01),治疗24周末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1)。氨磺必利组月经紊乱、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氨磺必利在改善阴性症状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癫痫患者(癫痫组)及60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对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作相关分析。结果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AS及SDS评分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与SAS及SDS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研究组完成51例,对照组完成49例,脱落病例不计人研究结果。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干预,观察1a。于干预前及干预1a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1a末,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和对照组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研究组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和对照组总分、社会功能维度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总分、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维度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综合性干预能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50名健康中学生(对照组)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及家庭环境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强迫症组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和家庭环境量表的6个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矛盾性分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及家庭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知、抑郁体验、焦虑体验、躯体情感6维度分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5个分量表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5或0.01),与矛盾性分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 P<0.05或0.01)。结论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家庭环境较差,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书画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及集体性心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书画训练,观察3个月。于训练前后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定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书画训练3个月后,两组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总分、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和兴趣性因子分均较训练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除物质生活维度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总分及其他维度分均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书画训练对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增强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恢复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恢复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恢复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定生活质量.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总分、躯体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躯体不适、运动与感觉、工作与学习及业余娱乐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副反应量表评分及锥体外系反应、心电图异常、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与利培酮相当,且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一般护理。采取护理措施后,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组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采取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维度评分(55.76±7.92)分、心理功能维度评分(57.24±8.42)分、社会功能维度评分(55.77±7.02)分、物质生活维度评分(55.47±5.1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1.12±7.66)分、(52.16±8.28)分、(52.08±6.86)分、(53.02±5.12)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得分(21.18±4.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46±4.58),消极得分(9.99±3.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01±3.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3.86,3.94,3.45,3.09,3.98,4.05,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是较好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调适度,可以促进其有效适应,改善应对方式,增强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团体心理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抗抑郁剂治疗及护理干预,实验组联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观察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名,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氯丙嗪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期两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联合认知疗法治疗门诊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抑郁剂治疗,研究组联合认知疗法,观察10周,随访12个月。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统计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或0.01)。治疗10周末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0,P>0.05)。随访第12个月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89、10.83,P<0.01)。结论抗抑郁剂联合认知疗法能快速缓解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分为75岁组和≥75岁组两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75岁组心肌梗死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死亡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75岁组(P0.01,P0.05);而有明确诱因和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75岁组(P0.01)。结论:急救护理应强调有效内科治疗的重要性,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严密监测病情,视病情调整患者的活动量,注意加强排便护理,对患者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对强迫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氯米帕明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Yale-Brown强迫症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3.3%、有效率86.7%,对照组分别为70.0%、8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总体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氯米帕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状况。方法对6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方式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生活事件量表精神紧张总值、负性事件紧张值和艾森克个性问卷精神质、内外倾、神经质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不良生活方式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有明显的个性缺陷、不良生活方式及负性生活事件等,获得社会支持度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