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3年2月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通知,拟在全国范围内筛选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社会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分别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协作组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协作组成员单位,打造一批示范点,引领、带动全国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为综合评价区域“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未病”服务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经验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市闸北区区属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评估。结果:上海市闸北区区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绩效评价均分为82.2分,分值跨度为16.5。结论:“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反映了城市区域“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现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导向性以及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制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3.
赵娟 《中医临床研究》2014,(31):126-127
中医预防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实际开展相对落后,对我国妇幼健康保健、生活质量和卫生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治未病”理念,对在妇幼卫生推行“治未病”服务模式,设计服务流程、建立健全网络体系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任壮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1):1078-1078
2012年11月16日讯:日前从全国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协作组牵头单位会议上了解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组建7个“治未病”服务工作协作组,稳步推进“治未病”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3年9月4日讯:为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经过六年的试点,形成了“治未病”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据了解,“由点到面”开展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将成为下阶段工作重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加强对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向百姓提供特色突出、管理规范、形式多样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明确提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治未病”包含着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的思想。国家多次号召各地区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开展中医健康服务。本文介绍了“治未病”工程背景、现实指导意义和天津地区实施“治未病”工程的必要性和优势,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医院于2010年底组织实施江阴市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方案,创新预防保健服务模式,突出中医药特色服务内涵,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朱丽 《双足与保健》2009,(10):16-17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我国古代医著《黄帝内经》的这句名言道出了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为积极响应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首届中医”治未病“高峰论坛的号召,全国”治未病健康工程”拉开帷幕。随着“治未病”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使中医药的服务对象由病人拓展到未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为主拓展到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方面,中医药的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家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启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推广中医护理服务,使“治未病”的理念在农牧民中深入人心,切实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治疗,防止早死亡”,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志斌 《光明中医》2008,23(8):1051-1052
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其含义深刻,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便提出了系统的“治未病”预防思想。本文就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加于总结,为今后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见于成书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昭示了“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大方面,内容和方法设计饮食、起居、劳作、心理、体育锻炼,顺应自然和避邪护身诸多方面。而我国的社区防护工作主要是以“三级预防”的形式开展的,两者有着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4月3日讯:日前,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百姓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规划》指出,"十三五"湖北省所有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科和"中医养生堂",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科,强化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能力。中医医疗机构要把医疗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转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医药报》2021年3月1日讯: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健康医疗领域“两区”建设工作方案》,全面贯彻落实“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任务,提出20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在中医治未病服务方面先行试点;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和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机构开拓国际市场,搭建中医药健康养生国际综合服务平台。《方案》提出,在中医治未病服务方面先行试点,探索非卫生技术人员在医疗机构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加强与人社部门协调沟通,研究建立中医治未病专职医师职称晋升政策。深入推进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收费试点。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8):F0003-F0003
2013年8月16讯: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近日发布具体方案,通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和“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等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最大程度满足城乡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文化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体现了重视预防的思维模式,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和研究的方向,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的新导向。文章就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施“治未病”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医院的实际,讨论了开展“治未病”的方法和内容,中西结合“治未病”的优势,目前开展治未病工作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5月16日讯: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在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好的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指导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单位把"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作为活动重要载体抓好落实。继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中医早在《黄帝内经》即已有"治未病"的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羌族医学文化也认为,保持心情舒畅,精神状态好,那么体内的精、气、血、津液就会正常,人体不会发生病变,反之就会得病。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治未病"被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和群众重视。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卫生三级网络中枢纽,在基层中肩负着预防保健工作责任与义务。"治未病"在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开展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前景。本文结合"治未病"的理论基础、丰富内涵、广阔空间及可行性等浅要谈谈乡镇卫生院治未病在医疗服务中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不断丰富了对“治未病”的认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首先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相似文献   

19.
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经典关于人的疾病的认知及“治未病-以人为本”的理论符合医学发展的方向。促进中医药“治未病”的现代新发展,需要中医药科教结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为现代人提供中医药专业全面、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介绍了东莞市中医院在建设“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中,坚持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中医“治未病”一站式服务理念的模式.具体表现为服务区域定位明确,形成“治未病”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设备、设施配置能满足中医“治未病”工作的需要,建立具有中医养生指导功能的治未病软件管理系统,采用现代化中医辩识仪器,做到四诊的统一化客观化系统化,修订治未病科基本服务和技术操作规范,重视健康宣教,传媒推广“治未病”健康理念,完善服务流程,实行了数字化管理.为中医治未病模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