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文  朱红  肖乾虎 《四川医学》2004,25(4):385-386
目的 探讨经腹会阴直肠癌手术(Miles)后并发肠梗阻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15年来因直肠下段癌行经腹会阴术后并发肠梗阻再手术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9例肠梗阻原因:盆底腹膜裂疝11例;乙状结肠造瘘肠管与侧腹壁问隙疝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乙状结肠造瘘肠管扭曲及回缩坏死狭窄2例。全组4例发生肠绞窄。手术分别行内疝复位及绞窄肠段切除吻合、重新再次缝合关闭腹内裂隙、肠粘连松解、以及松解游离乙状结肠造瘘肠管重新再行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Miles术后并发肠梗阻需再手术病例均为术中、术后处理不当所致。一经诊断应早期手术。其重点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Y”型人工血管重建腹主动脉治疗累及髂总动脉的腹主动脉瘤4例手术经验。方法:4例患者手术均应用“Y”型人工血管重建腹主动脉:人工血管体部与腹主动脉近心端行端-端吻合,人工血管左右分叉部分别与双侧髂总动脉(1例因右侧髂总动脉壁钙化严重,遂将其近心端缝闭,人工血管与右髂外动脉端-侧吻合)端-端吻合。吻合口均应用切开的动脉瘤壁及大网膜包裹。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后死亡。术后无腹腔脏器缺血表现,元肠梗阻,无吻合口出血,无主动脉夹层形成,无截瘫及肾功能不全,无下肢缺血、坏死,肢体活动良好。4例患者痊愈出院。随访全部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结论:腹主动脉瘤病情凶险,常危及生命。应用“Y”型人工血管重建腹主动脉治疗累及髂总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方法确实,手术操作简便易行,采用大网膜包埋吻合口,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远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在骶骨肿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与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的临床统计学资料,探讨该两种方法在骶骨肿瘤手术中控制大量失血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2年间40例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方法19例,应用髂内动脉结扎21例以控制术中的大量失血.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两组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髂内动脉结扎21例,腹主动脉阻断19例,两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别,但术中失血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比髂内动脉结扎技术更能有效控制术中失血量,而且并不会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及延长手术时间.严格掌握阻断腹主动脉指征及阻断时间或结扎髂内动脉不会出现不可逆的缺血损害的并发症.我们认为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对于控制术中失血优于髂内动脉结扎技术,但后者对减少术中失血也是一种有效方法,临床依术者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方法 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 ,建立脊髓缺血模型。2 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5只 ,缺血预处理组 8只 ,缺血组 8只。假手术组只进行麻醉和手术操作 ,不阻断腹主动脉 ;缺血预处理组先阻断腹主动脉 5min ,开放 15min ,再阻断 4 0min后开放灌注 ;缺血组阻断腹主动脉 4 0min后开放灌注。 3组术后均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再灌注 7d后处死动物 ,取L3~ 5段脊髓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缺血组 (P <0 .0 1) ,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数量较缺血组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兔脊髓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左肾静脉下控制腹主动脉后,切开腹主动脉逆行血栓内膜切除、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在左肾静脉下控制腹主动脉,远侧纵行切开腹主动脉,清除管腔内血栓内膜,在阻断钳控制下,以大弯钳或刮匙或Fogarty导管等器械逆行做腹主动脉近侧端血栓内膜切除,腹主-股总动脉Y型人工血管旁路术。结果4例手术患者安全地渡过了围手术期,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效果良好,其中1例行腹主动脉、股动脉、胭动脉序贯旁路的患者在术后8个月出现股胭动脉旁路处的人造血管血栓,行截肢术。结论手术是近肾腹主动脉闭塞的唯一合理选择,左肾静脉下控制腹主动脉后的腹主动脉逆行血栓内膜切除、腹主动脉双侧股动脉人造血管转流术是符合生理的术式,患者未出现脏器栓塞,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曲度  曲强  张弦  马建芳 《海南医学》2009,20(1):1-13
目的深入探讨腹主动脉阻断术的临床原理及其高中低位阻断安全时限等问题,以期在临床上安全地使用该技术。方法1980年-1982年我们首次进行了腹主动脉阻断安全时限及其阻断与撤钳后病理生理变化的前瞻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犬腹主动脉阻断25min为安全时限;在阻断安全时限内,犬体内血液动力学、血气酸碱、血液生化和主要的脏器超微结构(脑肺肝肾胰肠脊髓)仅发生轻度可逆性改变;如超出安全时限,上述指标则会发生难以代偿的严重改变。基于广义生命时空场论学说,通过对腹主动脉阻断术解剖学基础,腹主动脉阻断后与撤钳后综合征群(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高血压性脑水肿、多脏器微栓塞病细胞综合征、撤钳后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等讨论,并根据近期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和结合文献复习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对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腹主动脉阻断术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出了一整套对策。此外还叙述了预防腹主动脉阻断术并发症的远端主动脉灌注、脑脊液引流以及硬膜外冷却、控制性再灌注与缺血预/后处理等几种新技术。结果如果超出腹主动脉阻断术安全时限,则在术中与术后将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临床上,人类一次性持续腹主动脉阻断术安全时限如下:高位(T12水平,腹腔干A上)、中位(L2水平,肾A上)与低位(L4水平,髂总A上)均不能轻易超越25—30min。如术中须延时宁可采用间断阻断法。结论如果“二叉树耐受法则”(即体内任何一处大血管阻断均不能超出其固有安全时限,否则受术者非死必伤)被严格遵守,则腹主动脉阻断术中与术后病人的安全将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探讨腹主动脉阻断术的临床原理及其高中低位阻断安全时限等问题,以期在临床上安全地使用该技术。方法1980年-1982年我们首次进行了腹主动脉阻断安全时限及其阻断与撤钳后病理生理变化的前瞻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犬腹主动脉阻断25min为安全时限;在阻断安全时限内,犬体内血液动力学、血气酸碱、血液生化和主要的脏器超微结构(脑肺肝肾胰肠脊髓)仅发生轻度可逆性改变;如超出安全时限,上述指标则会发生难以代偿的严重改变。基于广义生命时空场论学说,通过对腹主动脉阻断术解剖学基础,腹主动脉阻断后与撤钳后综合征群(呼吸宭迫综合征、急性高血压性脑水肿、多脏器微栓塞病细胞综合征、撤钳后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与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等讨论,并根据近期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和结合文献复习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对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腹主动脉阻断术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出了一整套对策。此外还叙述了预防腹主动脉阻断术并发症的远端主动脉灌注、脑脊液引流以及硬膜外冷却、控制性再灌注与缺血预/后处理等几种新技术。结果如果超出腹主动脉阻断术安全时限,则在术中与术后将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临床上,人类一次性持续腹主动脉阻断术安全时限如下:高位(T12水平,腹腔干A上)、中位(L2水平,肾A上)与低位(L4水平,髂总A上)均不能轻易超越25-30min。如术中须延时宁可采用间断阻断法。结论如果"二叉树耐受法则"(即体内任何一处大血管阻断均不能超出其固有安全时限,否则受术者非死必伤)被严格遵守,则腹主动脉阻断术中与术后病人的安全将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8.
陆京伯  于立新  叶俊生 《广东医学》2007,28(9):1404-1405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异体异位双侧肾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 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共30对.原位灌注、切取连带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供体双肾;在受体髂腰静脉水平切除一段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将供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上下开口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断口分别吻合;供体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全层缝合.结果 整个移植过程<180 min,热缺血时间<5 s,冷缺血时间<90 min,血管吻合时间<50 min.30例手术中,25例成功,手术成功率83.3%.在未服用任何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手术成功大鼠术后存活时间均超过1周.结论 大鼠双侧肾移植模型是一种可行性好,成功率高的肾移植动物模型.与单侧模型相比,具有增加取材次数、获取配对资料、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弼偲  朱智  马金曼  刘伟  苟扬  崔驰   《四川医学》2023,44(3):274-278
目的 研究分期TEVAR手术封堵DeBakey III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并重建腹主动脉内脏分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分期TEVAR手术隔绝DeBakey III型主动脉夹层并重建腹主动脉内脏分支10例。结果 10例患者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术后影像学证实主动脉夹层近远端破口隔绝良好、无内瘘、无内脏分支狭窄/闭塞、术中无中转、死亡病例,术后无死亡、脑梗死、心肌梗死、截瘫、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分期TEVAR手术隔绝DeBakey III型主动脉全段夹层破口并重建内脏分支技术可行、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与常规方法在复杂盆腔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控制这类手术大量失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1—2007年间复杂骨盆、盆腔肿瘤手术患者3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2000年前为对照组,共26例,采用常规手术、麻醉;2000年后为球囊阻断组,共13例,术中采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电解质、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同时观察术后缺血性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球囊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391±297)m l和(430±319)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 289±1 602)m l和(2 066±1 050)m l(P<0.01)。对照组术前、术后血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术后PT、APTT较术前明显升高,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P<0.05);球囊阻断组术前、术后血凝常规、血电解质和肾功能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均未见缺血相关并发症。结论在复杂盆腔手术中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能更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对凝血功能影响更小,便于手术操作,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5例动脉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125例主动脉瘤及主动夹层瘤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尘的原因、种类及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1年12月125例动脉瘤患者,手术方法包括:保留主动脉瓣人工血管置换18例,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置换53例,主动脉根部加主动脉弓替换13例,主动脉根替换加象鼻子手术6例,胸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6例,全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2例,腹主动脉瘤成形加自体肾移植2例,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1例,胸主动脉腔内支架4例.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5例,占动脉瘤手术例数的20%,并发症包括截瘫1例占并发症例数的4.0%(1/25),一过性意识障碍5例占20.0%(5/25),呼吸功能不全4例占16.0%(4/25),消化道大出血2例占8.0%(2/25),肾功能不全2例占8.0%(2/25),严重感染4例占16.0%(4/25),二次开胸止血6例占24.0%(6/25),二次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1例占4.0%(1/25).死亡11例,死亡率为8.8%,死亡例数占并发症例数的44.0%(11/25).结论在动脉瘤手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以二次开胸止血最高,其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术后感染、肾功能不全和消化道出血等.同时动脉瘤手术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使死亡率占并发症例数的44.0%.术中及术后应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王秀景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613-614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乙状结肠造瘘术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9例手术患者的 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腹、会阴联合根治术39例,均行乙状结肠造瘘口术,无围术期死亡病例。3年后随访,生存29例,生存率为74.4%。结论周密而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是直肠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治疗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术式及方法.方法 我院2000年1月~2005年8月期间1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替换+象鼻技术2例,Bentall+主动脉弓部替换术2例,部分胸主动脉替换术1例,部分胸、腹主动脉替换术3例,David手术1例,弓降部成形1例,Cabrol手术1例,Bentall手术8例,同期行弓部成形1例、二尖瓣成形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1例.其中4例采用DHCA,其余为浅中低温体外循环.结果 手术死亡3例,围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21.0%,术后截瘫1例.结论 应根据破口及夹层的位置,选择术式和体外循环方法,决定手术范围.术中脑、脊髓保护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位低压乙状结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4年1月对1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低压乙状结肠膀胱术。结果术后随访13~35(平均14)个月。新膀胱内压低,容量大。术后1例出现轻度左侧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增加腹压时有尿失禁。结论原位低压乙状结肠膀胱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肠代膀胱术,手术较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在扩大膀胱容量,降低内压,提高顺应性和调节性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下肢大血管断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下肢近端大血管断裂伤患者,估计术前出血量大于2 000 ml。患者经全麻气管插管后行健侧股动脉穿刺放置动脉球囊,调整球囊于腹主动脉末端,并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以控制出血。结果 15例患者中,经手术探查发现股静脉断裂9例,术中出血量为200~400 ml,平均304±102 ml,输血量400~600 ml,平均400±136 ml;股动脉断裂6例,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平均355±134 ml,输血量800~1 200 ml,平均933±204 ml,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5例患者血凝常规、血电解质和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术后3个月随访15例患者均未见缺血等相关并发症。结论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操作简便,止血效果确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方法 对我院1997年至2003年间收治的11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乙状结肠修补+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例,Hartmann术6例,乙状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2例,乙状结肠修补+横结肠造瘘术1例。术中见:乙状结肠下段全层缺血、发黑、坏死、穿孔伴相应系膜发黑坏死共7例,单纯乙状结肠中下段穿孔4例,其中1例合并有直肠癌。11例中有术后病理者9例,其中7例乙状结肠缺血性坏死穿孔并见小血栓,考虑为缺血性肠坏死,2例为乙状结肠憩室穿孔,其中1例合并直肠腺癌。11例中围术期死亡4例,死亡率36.36%。结论 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临床少见,且以高年病人为主,术前误诊率高,围术期死亡率高。其病因以乙状结肠缺血性坏死和憩室穿孔破裂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肢体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动脉栓塞急诊行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11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和1例主动脉夹层行手术联合介入治疗。结果术后肢体存活39例,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5例,截肢3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结论早期诊断、及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预防截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通过对5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影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并与同期进行的D2手术31例进行手术创伤、并发症相比较。结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的深度、组织学类型及其他各组淋巴结转移有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比D2手术创伤大,但主要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王海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82-1484
目的 探讨肾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患者11例,该组患者均在术前确诊,在介入手术室行DSA造影明确位置,临时放置腹主动脉球囊至双侧肾动脉以下,固定后进入手术室,术中充盈球囊间隔性阻断腹主动脉血流.结果 1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500~1 800ml,6例患者术中、术后输血约400~800 ml,无1例切除子宫,术后未出现盆腔脏器及下肢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联合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血流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一例经主动脉造影证实有双侧锁骨下动脉、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狭窄的多发性大动脉炎。其临床特点是高血压,四肢缺血和多处收缩期血管杂音。为了减轻高血压及避免其不良后果,从降主动脉到腹主动脉用涤纶人造血管成功地做了转流手术并获得满意的效果。文中也对主动脉造影部位、方法的选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