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特殊CT征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提示新征象。材料和方法:对110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平扫资料,分析不同的出血和积血部位形成的不同CT图像特征。并与60例成人SAH的CT表现加以对照.结果:发现三个特殊CT征象:(1)矢状窦旁征(△征)87例(79.0%)-血液积聚于矢状窦及窦汇旁.(2)天幕缘征(Y征)55例(50.0%)-血液积聚于小脑天幕缘上下。(3)边缘模糊征91例(82.7%)-血液积聚于纵裂池内,深入至大脑半球内侧面脑沟内.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可形成不同的CT表现。作者提出三个新征象:矢状窦旁征,天幕缘征,边缘模糊征.对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与临床(附9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74例经腰穿证实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20例经CT检查为外伤性SAH的CT和临床表现。着重探讨了自发性SAH的病因诊断,笔者认为常见原因是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高血压动脉硬化。而动脉瘤、AVM最常见,占查出原因的74%,CT像上有SAH表现的又以动脉瘤最常见,根据CT像上SAH的分布及附近并发的脑内血肿可推断动脉瘤破裂的位置。本文还概括了SAH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常见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CT的应用可使该病的诊断更加客观、简便和准确,并对脑缺血之缺氧程度的判断以及治疗和预后也很有意义.本文收集了有完整资料的新生儿SAH 64例,就其CT表现和病理机制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西门子Balance螺旋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作用和价值。方法:用西门子Balance螺旋CT机对75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扫描,分析HIE的CT表现。结果:75例中,正常7例;HIE68例,其中轻度5例,中度45例,重度25例;伴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结论:螺旋CT是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lschemic En-cephlopcethy,HIE)的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据查快速、诊断准确和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少。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血缺氧导致的缺血缺氧性损害,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病情重,死亡率高,严重者可产生多种后遗症。CT的出现为诊断HIE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 000例的CT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对100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表现与血管造影进行回顾性对照,对出血部位和病因进行分析。方法全部病例经CT与DSA检查,观察内容是SAH的病因及病变位置。结果100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中,DSA显示有动脉瘤547例,血管畸形289例,动脉硬化161例,其他3例。CT诊断动脉瘤所致出血461例,血管畸形259例,动脉硬化151例。结论CT对SAH定性、定位有一定意义,对于急诊病人的治疗、手术引流及血管造影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宁地区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附2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西宁地区(海拔2260m)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高海拔地区410例新生儿头颅CT扫描,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200例、新生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92例,脑实质内出血6例、脑室内出血8例、硬膜外及硬膜下出血各1例、其他2例。结论: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能清楚显示其出血部位、范围及程度,对患儿损伤小、无痛苦。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65例,就其发病机理、CT表现特点及两者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了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CT图像上的一个直接征象和四个间接征象。并将其分为三型。作者认为CT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和必查项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CT图像分析,认为SAH的CT表现主要为广泛性SAH(23例)和局限性SAH(26例),另有CT检查正常的SAH(9例),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腰穿结果进行诊断,并且认为SAH的CT表现与出血原因、出血量、部位以及出血时间有密切关系,对临床疑有SAH的患者,CT应做为首选检查方法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2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新初  刘三军 《人民军医》2000,43(10):568-569
由于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TSAH)常不伴颅内其他部位血肿 ,易误诊为脑震荡或轻型脑外伤。为了解此类伤的误诊情况 ,我们对 1 989~ 1 999年收治的STSAH 82例诊断情况进行了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53例 ,女 2 9例 ;年龄 2~ 78岁 ,平均 4 1岁。其中≤ 1 4岁 7例 ,1 5~ 4 5岁 4 6例 ,≥4 6岁 2 9例。致伤原因 :跌伤 35例 ,车祸伤 2 7例 ,击伤1 6例 ,坠落伤 4例。受力部位 :额部 32例 ,颞部 2 3例 ,顶部 1 5例 ,枕部 1 2例。伤后神志清楚 73例 ,一过性意识丧失 9例 ,头痛、头昏 68例 ,恶心、呕吐 1 3例 ,颈…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发病机理CT表现特点及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对23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新生儿SAH机制,临床特点、CT表现及随访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1)引起新生儿SAH的原因:围产期窒息9例,产伤10例,凝血机制障碍3例,其他原因1例。(2)发病特点:原发性13例,继发性10例。(3)临床表现不同,分为I、Ⅱ、Ⅲ型。讨论:(1)新生儿SAFI为新生儿颅内出血中常见类型。常见原因为围产期窒息和产伤。缺氧窒息可发生原发性新生儿SAH。新生儿后期的SAH应考虑到其他因素。(2)新生儿SAH的CT表现可分为Ⅲ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SAH的出血量、出血原因、病情轻重和预后情况,其中“脚间窝”征的显示率最为敏感。(3)CT不仅对新生儿SAH定性、定位、定量诊断有很重要意义,而且其诊断正确率与腰穿相似.可避免腰穿的副作用,因此CT应作为新生儿SAH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方法:分析53例60~87岁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结果:本组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为:(1)头痛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脑膜刺激征较轻;(2)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明显;(3)CT对绝大多数老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仅能确诊,还能确定部位、体积、脑室情况;(4)积极的内科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老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意识障碍越深,提示预后越差。结论:掌握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以便进行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