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肥大性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肥大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Ilizarov环型外固定器直接牵张治疗肥大性骨不连患者的病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2~62岁,平均46.5岁;肱骨中段1例,股骨髁上2例,胫骨中段3例,胫骨中下1/3交界处6例;患肢畸形成角10°~35°,平均25°,其中2例为双平面畸形,10例为单平面畸形;肢体短缩2~6 cm,平均3.5 cm。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双下肢全长X线片。对骨断端尽量不切开,局部不植骨,直接安装预构的Ilizarov外固定器。对局部留存内固定物者,采用微创的方法取出,尽量保护骨断端血供。术后第7天开始进行矫形延长,断端处每天延长0.25 mm。在恢复肢体长度的同时,矫正成角畸形,对双平面畸形,先矫正冠状面畸形,再矫正矢状面畸形。结果 12例骨不连患者均通过断端直接牵张成骨而获得骨性愈合, 骨断端无需植骨。骨性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成角畸形和肢体不等长全部获得矫正。畸形矫正时间15~35 d,平均24 d。畸形矫正10°~30°,平均23°。患肢延长2.0~5.5 cm,平均3.0 cm。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获得的矫形均未丢失。结论 肥大性骨不连断端间纤维骨痂有活跃的成骨潜能,采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肥大性骨不连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自体骨段延长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2000年9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19~49岁,平均31.9岁;胫骨近端3例,中段8例,远端3例.原始损伤:5例为开放骨折钢板内固定,3例为开放骨折髓内钉内固定,4例为开放骨折外固定架固定,2例为闭合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所致.患者自受伤至此次治疗时间为2~24个月,平均7.54个月;手术次数平均6次(3~14次).根据Jain骨缺损和感染程度分型:A2型5例,B1型2例,B2型7例.窦道形成10例,骨外露4例;骨外露面积最大7 cm×5 cm,最小2 cm×1 cm;清创后骨缺损长度3~12 cm,平均6.71 cm.14例患者均采用清创联合Ilizarov技术自体骨段延长治疗.结果 14例患者均获8个月~6年(平均20个月)随访,均获稳定骨折愈合.住院时间1~7个月,平均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7.79个月;骨外固定时间8~14个月,平均9.64个月.并发症:针道感染1例,皮肤过敏1例,骨折畸形愈合再截骨1例,提前矿化再截骨1例,断针1例,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和膝关节僵直发生.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3例,良1例.结论 Ilizarov骨段延长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大段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疗效。自199301997年应用Ilizarov外顺治疗骨不连35所有病例均在2.5-8个月内愈合。认为本法对骨折端稍加修整后进行加压外固定,固定牢固可靠,手术小,不切除硬化骨。患者可早期功能活动,下地负重,促进骨不连愈合,关节功能大多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应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疗效。自1993~1997年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骨不连35例,所有病例均在2.5~8个月内愈合。认为本法对骨折端稍加修整后进行加压外固定,固定牢固可靠,手术创伤小,不切除硬化骨。患者可早期功能活动,下地负重,促进骨不连愈合,关节功能大多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单边外固定架骨段滑移术治疗部分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使用单边外固定架骨段滑移术治疗部分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治疗的3例部分骨缺损患者的病例,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0、50、24岁。左胫骨近段内侧骨缺损2例,其中1例骨缺损长5 cm,宽占该区直径1/3~2/3,合并宽5 cm、长3 cm皮肤缺损;另1例骨缺损,长6 cm,宽3 cm;1例右股骨远段外侧骨缺损,长13 cm,宽占全部周径的1/3~2/3,骨面为贴骨瘢痕,长15 cm,宽7 cm。彻底清创后,安装Orthofix公司肢体重建系统;自胫骨缺损远侧缘起向远侧,沿胫骨前方取一10 cm长纵行切口,采用多孔技术行截骨术。术后第14天开始牵拉骨质,速度为1 mm/d, 4次/d。结果 3例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14、28、24个月。2例胫骨缺损患者分别在截骨术后8个月和6个月影像学检查示新生骨形成良好,被滑移骨段与宿主骨愈合,故去除外固定架,患侧髋、膝和踝关节活动范围同健侧。股骨缺损患者截骨术后因调错牵开器方向,骨段滑移术不成功;2个月后再次实施截骨及骨段滑移术,术后10个月新生骨形成良好,拆除外固定架;术后17个月患者可独自站立和持手杖行走,膝关节僵直于中立位,无感染及复发。结论 使用单边外固定架行骨段滑移术可治疗部分骨缺损;该方法具有肢体畸形发生率低,外固定架带架时间短及避免供区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Ilizarov 技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 析 2006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采用Ilizarov 技术治疗6 例创伤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男性患者的资料, 年龄9~43 岁, 平均24.5 岁;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35°~85°, 平均47.6°;膝关节活动度0°~70°, 平均 15.8°。其中5 例为膝关节陈旧性骨折伴马蹄足畸形, 畸形角度为25°~37°, 平均31.8°;1 例为股骨髁上骨 折。采用环型外固定架逐渐矫正屈膝和马蹄足畸形, 其中4 例因膝关节骨性结构严重破坏且软组织条 件差, 在膝关节恢复伸直位后行膝关节融合术;另2 例膝关节恢复伸直位后, 白天松开螺母活动膝关 节, 睡觉时将膝关节固定在伸直位, 1 个月后去除外固定架改长腿支具保护3 个月。 结果 术后随访 12~22个月, 平均18 个月。6 例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由术前47.67°±18.63°恢复到屈曲9.33°±3.50°。5 例 伴马蹄足畸形患者踝关节跖屈角度由术前31.80°±4.65°恢复到术后3.00°±4.47°。4 例患者术后膝关节成 功融合, 2 例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30°和75°。术后6 例患者均可拄手杖行走。术后2~4 个月, 4 例患者出 现针道感染, 经口服抗生素及使用双氧水清洁针道后约2 周感染控制。 结论 采用Ilizarov 技术可有效 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屈曲畸形。对膝关节骨性结构损伤且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行膝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应用l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方法。方法 对16例病人依据骨不连的不同种类,采用不同种植骨术外用Ilizarov外固定器固定,外固定时间为4~9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 术后4~6周拍X光片检查均可见明显骨痂生长,随访1~4a,效果良好。结论 llizarov外固定器在治疗胫骨不连接中显示出适应性广泛,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力学原则,骨痂生长迅速,早期离床活动,有利于关节活动等优点,该方法是治疗胫骨骨不连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28例(41足)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者的病例,男18例(26足),女10例(15足);年龄3~45岁,平均15.3岁;左足8例,右足7例,双足13例。根据Diméglio畸形分级:Ⅲ级31足,Ⅳ级10足。23足采用有限软组织松解、18足配合有限截骨后均安装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及背伸角度、踝关节活动度、正侧位X线片上患足距跟角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外固定支架佩戴2~14个月,平均5.1个月;去除支架后所有患足均获跖行步态,外形接近正常,无足短缩。足背伸角度:术前-45.0°±12.0°,末次随访9.5°±5.5°;跖屈角度:术前67.0°±14.0°,末次随访45.5°±7.8°;正、侧位X线片距跟角:术前分别为6.5°±4.5°和5.5°±11.0°,末次随访分别为22.5°±5.5°和40.6°±8.5°。1足术后发生急性血管痉挛性缺血,予减缓牵伸速度后缓解;5足发生针道感染,予更换针道及换药后感染控制。去支架后3个月,1足出现畸形复发,予二次矫形;3足畸形残留,5足趾屈曲挛缩,均给予二次软组织矫形术,未再复发。结论 Ilizarov技术矫治复杂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能最大程度保留足外形和功能,避免足短缩,不影响足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6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27例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结果 27例术后均获得平均28(16~50)个月随访。骨搬移长度平均7.9(5~12)cm,搬移时间平均78(55~160)d,骨搬移停止至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平均180(95~220)d。出现针道感染2例,停止搬移,静点抗生素、对症处理后感染控制;出现牵张成骨区成骨不全1例,植骨后愈合;拆除外架后发生牵张成骨区骨折1例,经内固定后骨愈合;骨搬移停止后,对15例断端进行去除嵌压组织、新鲜化处理后断端骨性愈合,9例无需进一步手术,通过断端加压后骨愈合,3例加压固定3个月后无明显愈合表现,按照骨不连处理方案,应用手风琴技术处理后顺利愈合。结论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骨感染骨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骨搬移过程中的环形固定器有利于畸形矫正,但患者对单边固定器有更好的耐受性。严谨的术前设计、精细的术中操作、耐心细致的术后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31例膝内翻畸形患者的病例,男8例,女23例;年龄18~69岁,平均35.6岁;单侧6例,双侧25例,共56膝。术前膝内翻角度为7.7°~38.2°,平均17.0°±8.8°。根据美国膝关节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为34~100分,平均(86.2±18.5)分。确定成角旋转中心与截骨矫形的位置,在胫骨畸形交点处用微创截骨器截骨,腓骨在头下截骨。安装术前已组装好的Ilizarov外固定器,通过调整伸缩内、外侧支架螺杆的长度渐进矫正内翻畸形。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KSS临床评分,结合行走时自我感觉及有无并发症等4项内容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9~20周,平均12周;随访时间14~50.4个月,平均30.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内翻角度为-3°~2.4°,平均1.7°±0.9°;膝关节KSS评分为75~100分,平均(96.1±7.7)分,其中优4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8.2%(55/56)。11例患者术后早期发生轻度针道感染,经常规换药后感染控制;3例术后发生针道松动,经更换针道后恢复固定强度。结论 远端半针Ilizarov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截骨术矫治膝内翻畸形具有微创、安全、动态矫形及符合美学要求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0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用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的28例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0例,女8例;年龄18~69岁,平均36.4岁。均为创伤性骨折,GustiloⅡ型5例,ⅢA型6例,ⅢB型17例。17例合并感染。清创或扩创后创面皮缺损范围4 cm×3 cm^16 cm×5 cm,骨缺损长度4.5~11.0 cm(平均6.9 cm)。急性短缩3~7 cm后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转移或游离植皮,或术后逐渐短缩创口延迟闭合。术后观察创口愈合、骨愈合、下肢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等情况。骨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分级按照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标准分别评定。Ilizarov手术相关并发症按照Paley标准分为主要和次要并发症。结果创口愈合时间13~35 d(平均21.9 d),缺损端靠拢时间为0~75 d(平均21.8 d)。所有患者术后获12~45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延长段骨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缺损端1例骨不连,骨愈合时间6~11个月(平均8.3个月)。ASAMI骨愈合分级优良率为100%(28/28),ASAMI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3%(25/28)。Ilizarov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4.3%(4/28),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为57.1%(16/2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0.7%(17/28),并发症人次平均为1.7个/例。结论Ilizarov技术骨短缩-延长治疗无血管损伤的胫骨与软组织缺损,可以解决皮肤等软组织缺损修复困难难题,具有简化创口闭合、骨缺损端骨愈合较快、愈合率较高、并发症相对较少和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廖喜  周德勇  陈述  燕华  史强 《骨科》2021,12(3):206-210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Ponseti方法治疗大龄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玉林桂南医院收治的36例(49足)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负重位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根据安装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前是否进行Ponseti石膏矫正分为...  相似文献   

13.
Difficult femoral nonunion takes account of infective nonunion and aseptic gap nonunion.Limb length discrepancy and nonunion need to be tackled simultaneously.Conventionally Ilizarov ring fixator is in vogue but it has some limitations.To overcome these,monorail fixator is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Persistent good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if we can get a perfect anatomical alignment and good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 Ilizarov 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中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的概率、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1 年 10 月至 2012 年 4 月,应用 Ilizarov 技术矫治 38 例马蹄足畸形患者资料,其中 5 例于术后 14~28 d 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男 4 例,女 1 例;年龄 19~30 岁,平均 23.8 岁;均为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5 例患者初次手术采用 Ilizarov 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同时行经皮跟腱延长术、经皮跖腱膜切断术、胫后肌松解、胫前肌移位,其中 4 例同期行距骨周围截骨术,1 例同期行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1 例同期行胫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后,1 例经手法复位,4 例使用 Ilizarov 复位装置后继续按原计划牵伸调整外固定架矫形,直至满意。结果 5 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在行 Ilizarov 技术矫形过程中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的概率为 13.2%(5/38)。5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10 个月,马蹄足畸形均完全矫正。末次随访时应用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评分为 3~10 分,平均 4.8 分;其中优 2 例,良 3 例,优良率为 100%。无一例发生钉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胫距关节脱位是 Ilizarov 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13%。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后,及时安装距骨复位装置可获得良好效果。围手术期管理应注意外固定铰链关节与踝关节瞬时旋转中心的匹配。  相似文献   

15.
杨华清  曲龙 《中国骨伤》2022,35(10):903-907
  相似文献   

16.
Ilizarov骨搬移技术轴向偏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Iliaz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出现轴向偏移的角度、发生率、原因及对策。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0例骨不连患者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49岁,平均(30.3±10.6)岁。骨缺损部位:胫骨上段2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5例,股骨上段1例。根据Paley骨缺损分型:B1型6例,B3型4例。观察术后患者发生轴向偏移角度、发生率,并采用Paley评价标准对其骨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9~32个月,平均(22.0±5.6)个月。3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7例经植骨相应处理后愈合。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6~28个月,末次随访时发生冠状位成角3例,成角度数5°~11°,平均(8.7±3.2)°;矢状位成角4例,成角6°~9°,平均(8.5±2.1)°。发生轴向偏移共4例。末次随访时Paley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7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6例,良4例。结论:轴向偏移在Ilizarov骨搬移术后较常见,造成骨愈合延迟及患肢力线不良,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其发生以提高骨愈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