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血清细胞因子和尿液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航运总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尿液mALB水平,比较慢性肾小球肾炎不同发展阶段血清TNF-α、IL-6和尿液mALB水平,分析三项指标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上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TNF-α、IL-6和尿液m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TNF-α、IL-6和尿液mALB水平上,肾衰竭组最高,其次为肾损害早期组,病情缓解或无进展组最低(P<0.05)。三项指标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9,0.375和0.405,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尿液mALB水平明显提高,并且随着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恶化而进一步提高。血清TNF-α、IL-6和尿液mALB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血清TNF-α、IL-6和尿液mALB三项联合检测可以用于评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 E1 脂微球 (L ipo PGE1 )载体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机制。方法 对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每日静脉滴注或直接缓慢静脉注射 L ipo PGE1 2 0μg,连续应用 4周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1(IL 1)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的变化 ,同时测定患者血尿素氮 (BU N)、血肌酐 (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的变化。结果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 L ipo PGE1 治疗后 ,IL 1、TNFα、BU N和 SC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P均 <0 .0 1) ,而 CCr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 (P<0 .0 5 )。结论 L ipo PGE1 可抑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炎症反应 ,并能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α干扰素(IFN-α)的诱导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评价慢性乙肝患者PBMC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poly 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肝病人PBMC,取培养上清利用病毒保护试验测定干扰素治疗前后病人PBMC表达的干扰素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同时在IFN-α治疗前后,用RT-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干扰素应答组病人PBMC IL-12表达的变化。结果干扰素治疗前应答组病人(n=4)和无应答组病人(n=12)PBMC分泌的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n=10)(P<0.01)。应答组病人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1个月时已显著高于无应答组病人(P<0.01);无应答组病人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始终处于低水平。治疗前,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病人PBMC的IL-12 mRNA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应答组病人IL-12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1个月时已显著低于无应答组病人(P<0.05),无应答组病人IL-12水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PBMC不能正常表达IFN-α,但应答组病人经干扰素治疗后IFN-α表达能力逐渐恢复。慢性乙肝患者PBMC IL-12表达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慢性乙肝患者PBMC IFN-α活性检测结果也许可以作为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覃肇源  何兆钰 《新医学》1997,28(4):177-17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儿童肾小球疾病病情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ASA)测定血清TNF-α。将38例肾小球疾病患儿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组、AGN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组及肾炎型肾病综合征组分别观察。结果:TNF-α参与肾小球疾病的发病,监测血清TNF-α水平有助于判定肾小球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有明显的抗毛细胞白血病(HCL)作用,但有少数病例抗药,其机理不明。已证实肾癌及慢粒等病人用干扰素治疗可产生抗干扰素抗体并分为中和性(即在体外能中和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及非中和性抗体两种。为探讨干扰素治疗HCL期间少数病例出现抗药的原因,作者用固相免疫测定法对51例用重组α-2a干扰素治疗的HCL病人血清作连续的抗干扰素抗体测定。病人按统一方案治疗:开始用α-2a干扰素300万U/日,H,用6个月;治疗见效后改为3  相似文献   

6.
陈朝生  李素频 《新医学》2000,31(7):415-4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损害的情况。方法:对9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原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MC)和α1微球蛋白(α1-MG)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客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结果:99例中上述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阳性患者达90%。结论:原发性肾小球肾常伴肾小管损害。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NAG、β2-MG、α1-MG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朝生  李素萍 《临床荟萃》1999,14(9):415-416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并发肾小管间质损害,而后者是影响肾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讨成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损害的情况及其意义,我们对1996年5月至1998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9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了尿NAG、β_2-MG及α_1-MG测定,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共99例,其中男53例,女46例;年龄15~76岁,平均45岁。由专科医生根据有关标准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  相似文献   

8.
《新医学》1996,(10)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时引致视网膜损害干扰素疗法的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全身多个系统。已报道过的包括类流感综合征、中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等等。本文观察了干扰素治疗期间的视网膜改变。方法:6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接受了天然干扰素α或合成干扰素α-...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重组人α-干扰素治疗10例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其中8例在治疗期间血清转氨酶水平迅速降低,并最终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10例病人都符合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人都有疲乏和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肝活检显示为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根据回顾性分析,以病人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5例病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病人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对病人治疗前后情感指数和健康指数、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有所下降,血浆蛋白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可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缓解病人负性情绪,帮助改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牛磺酸治疗 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4周 ,采用生物活性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及尿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含量 ,观察尿蛋白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 经牛磺酸治疗后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下降 ,血浆及尿中PAF显著减少。结论 牛磺酸能减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 ,降低血浆及尿中PAF水平 ,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海琴 《全科护理》2015,(9):781-783
[目的]探讨肾小球肾炎病人应用院外护理干预对病情的控制效果。[方法]将103例肾小球肾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病人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病人给予出院指导和院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病情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6项生理指标及遵医嘱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再就诊率和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护理对肾小球肾炎病人病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可增强病人的遵医嘱行为,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卡托普利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晓  吴永刚 《新医学》1996,27(12):644-645
卡托普利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20例报告江西泰和县人民医院内科欧阳晓江西丰城市人民医院内科吴永刚用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等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见有陆续登载,但用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治疗本病报道甚少,我们用卡托普利配合伍用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20例,...  相似文献   

14.
陆德云  赵连三 《华西医学》2006,21(4):871-872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重要办法。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有α-干扰素、托米夫定和阿德福书酯。其中,α-干扰素(α-IFN)在临床已经获得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α-IFN制剂半衰期短(3~8小时),需要反复多次注射,容易诱发干扰素抗体的产生,病人依从性差.为了改进α-IFN制剂.研究人员制备了α-IFN与聚己二醇(Peg)的交联物,称为长效干扰素。  相似文献   

15.
尿蛋白测定在评判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 MA),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四种蛋白测定在评判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对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3例急性肾盂肾炎,56例糖尿病有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的清洁新鲜中段尿进行上述四种蛋白测定.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MA,TRF,IgG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急性肾盂肾炎患者α1-MG升高显著,其余三项基本正常;糖尿病有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的MA,TRF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上述四种蛋白测定对定位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以流式细胞法、ELISA法检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血小板CD62p及血清可溶性CD62p含量。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外周血血小板CD62p及血浆CD62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结论外周血血小板CD62p及血清CD62p水平的变化与肾脏损伤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和预后判断指标,同时也为在肾小球肾炎发病早期使用抗粘附分子抗体及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IL-4、IFN-γ,探讨其在急性链球菌感染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急性期和健康儿童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的水平变化。结果: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急性期血清中IFN-γ水平与健康儿童比较明显增高(t′=8.094,P=0.000),IL-4水平与健康儿童比较明显降低(t′=15.036,P=0.000)。结论:本研究显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发病机制与TH1/TH2平衡失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凝血纤溶因子的相关分析及其促使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因子(FRA、FN、α2-PI、PLG)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差异,分析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促使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FN和FRA;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α2-PI和PIG在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32例,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14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GS)11例,膜性肾病(MN)4例中的表达,全部数据采用Ridit分析、Spearman‘s等级相关。结果:(1)FRA、FN、α2-PI、PLG在各组肾小球肾炎中均有显著的阳性表达,且随肾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加重,其表达增强。(2)FRA、FN、α2-PI、PLG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肾小球纤维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FRA、FN是非常重要的致纤维化因子。结论:FRA、FN、α2-PI、PLG在肾组织内的共同表达及协同作用,是促进肾脏纤维化或硬化进行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桐荪  崔世维 《新医学》2003,34(11):667-668
1引言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为一临床综合征,以急性肾炎样症状日益加重,短期内呈进行性肾衰竭,多数病人在数月内死于尿毒症为特征。在病理上称为新月体肾炎(新月体占肾小球数的50%以上)。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分为3型:Ⅰ型(抗基底膜抗体肾炎)、Ⅱ型(免疫复合物肾炎)及Ⅲ型(无免疫沉积物肾炎)。目前认为Ⅲ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所致的原发性小血管炎,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现节段性坏死,导致血浆及单核细胞进入肾小囊,形成新月体。其发病与多种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密切相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特异性抗原是中性粒细胞中的原始颗…  相似文献   

20.
甲(进修医生):肾小球肾炎的局灶性硬化型,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的疗效常不佳,膜性增生型(Ⅰ型)则两者疗效可疑,对这两种肾炎的治疗,有些新出版的外文书上说可试用抗凝疗法,基层医生对这种疗法很感兴趣,但又不熟悉,您能和我们谈谈吗? 教师:我们要正确地使用抗凝疗法,必须了解为什么有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有高凝状态,这就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