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云霞 《现代保健》2012,(23):132-133
目的通过对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拔管困难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护理措施,解决拔管困难问题。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1年12月河南省义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拔除导尿管困难的患者,采用刺破气囊、剪断导尿管、气囊注入破裂等方法处理。结果:6例拔管困难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顺利拔除导尿管,无不良反应。结论:对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正确掌握导尿管的插入、拔管方法、操作规程、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尿管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气囊导尿管后导致拔管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统计量表,对使用气囊导尿管后拔管困难患者的分析,找到导致拔管困难的原因及针对拔管困难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季节、性别、日入液量、置管困难与否、留置时间为拔管困难的危险因素(P0.05)。发生拔管困难后,可采取排空膀胱后,向尿管逆向注入无菌石蜡油100ml,保留30分钟,可顺利拔出导尿管。结论:积极采用预防措施,减少导尿管拔管困难情况的发生,发生后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气囊导尿管在导尿和留置尿管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固定,不易脱落和减少漏尿等优点,因此尤其适用于小儿烧伤患者.随着气囊导尿管应用的增多,导尿管拔管困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小儿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处理少见报道,现将我科3例小儿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病例及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35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根据并发症状采取针对性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状包括尿路感染、拔管困难、尿道黏膜损伤。通过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规范插管操作,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大对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状的重视程度,合理选择尿管,做好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工作,最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置管时间,提升患者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5.
刘新荣  于君  胡春霞 《药物与人》2014,(12):363-363
目的:针对气囊导尿管在临床使用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获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尿管留置期间出现的问题从临床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86例重症病人在留置气囊导尿管期间出现尿液引流不畅有5例,尿路损伤12例,漏尿或渗尿25例,拔管困难4例,尿管滑脱3例.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培训,细致的观察,并不断总结,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为病人减少痛苦,增加病人舒适度,使患者更安全舒适的度过留置尿管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神经内、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尿道损伤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唐山市丰南区医院29例留置气囊导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病例的损伤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尿道损伤相关因素,找出预防对策.结果 29例病例中尿道损伤原因为前列腺增生肥大,尿道狭窄反复插管、神志不清烦躁拖拽尿管、气囊注水量不足或气囊漏水尿管脱出、尿管插入深度不够即行气囊注水等.结论 通过分析表明,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致尿道损伤与男性解剖因素,留置导尿操作因素和护理因素、器械因素等有关,通过熟悉男性尿道解剖特点,熟练的操作技巧和精心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尿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留置尿管滑脱原因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将天津市宁河区医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4月—2021年9月收治且出现尿管滑脱现象的患者106例纳入研究。研究通过分析重症监护室留置尿管滑脱原因,以及通过院内会议、查找相关文献、函询相关专家的方式制订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并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实施与推广。结果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留置尿管滑脱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占52.83%,医务人员因素占40.57%,导管因素占6.60%。其中患者自身因素包括舒适度改变致自行拔管占28.30%,以及精神或意识状态改变无意识拔管占24.53%。医务人员因素包括操作流程不熟练/未按规范操作占14.15%,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占14.15%,护理人员缺乏占12.26%。结论 导致重症监护室留置尿管滑脱的原因较多,需针对发生原因展开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以降低留置尿管滑脱概率及提升尿管留置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 ,用气囊尿管进行留置导尿 5 84人次 ,在拔出导尿管时 ,有 7例发生了拔管困难 ,约占导尿人数的 1 2 % ,现将发生原因及生理方法报道如下 ,供同行借鉴。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8~ 87岁 ,为手术前留置导尿。导尿过程顺利 ,放置Foley氏气囊尿管F16~ 18号 ,气囊腔注入生理盐水 10~ 15ml,注水通畅。留置尿管时间最短 3d ,最长 11d ,平均6 4d。1·2 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 按常规 ,拔出气囊尿管前 ,要先用注射器将气囊内的盐水抽尽 ,方可拔管。按此方法 ,7例病…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院留置导尿相关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应用留置导尿术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对策。方法对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门急诊及住院病房中采取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留置导尿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如置管困难,尿道损伤,尿路感染,漏尿,膀胱痉挛,拔管困难等各种情况经及时处理,能有效治疗及解决。结论对医护人员进行气囊尿管常识的普及教育,正确掌握导尿方法及意外情况的处理,可有效减少留置导尿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王红珍  郭兰  任敏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214-1214
留置气囊导尿管对烧伤患者的救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固定稳固,插入后与尿道密合程度大等优点,解决了烧伤患者因翻身频繁等原因易致尿管脱落的困难,但在长期的留置导尿护理中,也发现了一些护理问题,我科自1999年以来共有28例患者因留置导尿管而发生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若发生留置导尿并发症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居家留置导尿患者的家庭护理现状不容乐观。照顾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护理照顾常识,护理过程中由于消毒不严格、操作不规范、护理不当等因素,患者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漏尿、尿管堵塞、尿道损伤、拔管困难等并发症。本文对居家留置导尿患者的现状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建议社区护士定时上门访视,对居家留置导尿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居家照顾者给予健康指导,以提高照顾者的护理技能,将居家留置导尿管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6,(11):1645-164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降低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非计划拔管"为主题的品管圈,应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进行现状把握、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实施并观察结果,运用鱼骨图,最后确定其效果并标准化。结果成立品管圈前,本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是3.57%,护理满意度是91.07%,并发症发生率是14.29%;成立品管圈后,本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是0.96%,护理满意度是97.11%,并发症发生率是4.81%;本组患者在成立品管圈前后的护理满意度、非计划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品管圈在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肯定,且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的拔除尿管方法,减少留置尿管患者拔除尿管后引致尿道疼痛、血尿及尿潴留等并发症。方法将20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予开塞露注入膀胱后,抽除尿管气囊内液体后再回注入0.2~0.4ml注射用水,让尿管随尿液排出的拔管方法;对照纽采用传统拔除尿管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拔除尿管后患者的排尿疼痛度、血尿、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度较对照组低(P〈0.01);实验组血尿为0例,对照组7例(P〈0.01);实验组尿潴留0例,对照组6例(P〈0.05)。结论实验组的拔管方法优越,痛苦少,无血尿及尿潴留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男性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拔管风险中的效果。方法 2018年6-1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男性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拔管风险为主题,制订活动计划,活动前后各选出男性脑卒中并留置尿管患者37例,活动前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后患者为观察组,通过对出现的留置尿管拔管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并合理实施改进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观察对比结果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尿管拔管风险由21.6%降至2.7%。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男性脑卒中患者留置尿管拔管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不仅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提升护理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邢洛红  马红云 《现代保健》2010,(28):101-102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的相关护理问题。方法选择合适的尿管、插管的适宜长度、不同患者导尿方法的选择、尿管及一次性尿袋的更换时间以及介绍拔管的新方法。结果提高了留置导尿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在留置导尿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插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而出现尿液渗漏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留置尿管老年患者,对其中出现尿液渗漏病例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留置尿管后出现尿液渗漏的情况,主要与患者年龄、留置时间有关;而不同性别之间差别不大。结论总结分析后得知,根据患者年龄选择适宜的气囊导尿管,并通过各种护理手段来减少留置尿管的时间,同时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是防止留置尿管后出现尿液渗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护理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导尿是大手术前一项必要和重要的护理措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现对手术患者尿管的选择,留置尿管的时机,导尿管置入长度、气囊注入成分及量,一次性尿袋更换时间,导尿管的拔除时机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指导护理人员提高手术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循证支持。  相似文献   

18.
留置导尿是外科尤其是泌尿外科常规的处置和治疗措施之一.目前广泛使用气囊尿管,具有方便留置、刺激性小、易固定等优点[1],但临床护理中常出现尿管脱落等问题.笔者对近几年来发生尿管意外脱落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诊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3例长期留置导尿的截瘫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尿管型号、气囊注水量及患者的心理、家庭成员的支持与照顾情况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改进插管及拔管的操作方法,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导尿管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有效的缓解了截瘫患者长期留置导尿过程中的不适,减少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必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148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且术后均在短期(1~7d)留置尿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拔除尿管前需夹闭尿管,对照组则开放引流进行直接拔管。对比两组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及尿路刺激征、导尿管重置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路刺激征及导尿管重置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在拔管前夹闭尿管并未缩短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具有膀胱过度扩张等风险,由此可知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并无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