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宏  陶建坤 《现代保健》2011,(26):142-14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治疗经验与体会。方法统计本院5年来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005—2010年共收治急性颅内血肿576例。手术和保守治疗死亡率分别为19.5%和10.7%。结论CT的临床使用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通肇事致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诊断与救治方案。方法分析65例老年人交通肇事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机制与损伤类型。结果 65例患者中手术治疗 45例,手术病死率33.3%,总病死率41.5%。恢复良好率33.8%。结论老年人交通肇事致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复杂且较重,准确的诊断与及时、合理的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标;住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GOS)评定病人恢复情况。结果伤后半年随访,26例(46.4%)预后良好,中残10例(17.9%),重残7例(12.5%),植物生存2例(3.6%),死亡11例(19.6%)。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减压充分,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对32例经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存活21例(65.6%),治愈6例(18.7%),中残9例(28.1%),重残5例(15.6%),植物状态1例(3.2%),死亡11例,病死率34.4%。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的有效方法,充分减压,保护脑组织,减轻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张新鹏 《现代保健》2010,(12):63-64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分析,其中GCS评分:6~8分52例,3~5分40例。结果本组患者存活74例(80.4%),根据ADL(13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9例(31.5%),Ⅱ级25例(27.2%),Ⅲ18例(19.6%),Ⅳ级2例(2.2%),死亡18例(19.6%)。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具有明显优越性,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7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52例早期气管切开(时间≤2h),21例未早期切开或延迟切开(〉2h)。比较两者的预后情况。结果52例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死亡17例,病死率32.69%,未经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12例,病死率57.10%。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及合并胸部外伤者宜早期行气管切开,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与常规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4例,比较其预后。结果:标准大骨瓣组24例,其中死亡6例(25%),重残/植物生存9例(37.5%)和中残/良好8例(33.3%)。常规骨瓣组30例,其中死亡13例(43.3%),重残/植物生存13例(4313%),和中残/良好5例(16.7%),两组中残使好率、病死率相差显著(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常规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和分析呼吸机在急性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临床应用分析主要选取了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低氧血症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8例进行CMV或者(SIMV+PEEP)模式持续通气,实验组(19例)的患者在呼吸机使用30分钟后Pa02数据检测,对照组(19例)患者在入院30分钟后进行结合PaO2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的参数调整。回顾性分析呼吸机在急性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时PaO2平均值为(59.1±5.4)mmHg,入院后30分钟Pa02平均值(240±48.3)mmHg,入院后24hPaO2平均值为(236±54.6)mmHg。对照组患者入院时Pa02平均值为(58.7±5.8)mmHg,入院后30分钟PaO2平均值(62.1±12.4)mmHg,入院后24hPaO2平均值为(92±9.5)mmHg。结论:呼吸机在急性颅脑外伤早期救治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救治的效果,为患者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及顸后状况。结果32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87例(57.01%),中残23例(7.01%),重残10例(3.05%),植物生存状态5例(1.52%),死亡103例(31.40%)。结论在处理重型颅脑外伤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决定手术时,应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注意多科配合抢救,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大骨瓣开颅和硬脑膜“十”字错开切开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参考Yasargil入路及国外常用颅脑创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皮瓣切习、骨窗的位置、大小和硬脑膜“十”字错开切开方法进行研究,治疗重型颅脑损伤92例。结果本组存活66例(71.7%),死亡26例(28.3%)。伤后6个月临床随诊,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恢复良好者44例(47.8%);中残者10例(10.9%);重残者6例(6.5%);植物生存者6例(6.5%)。术后急性脑膨出、外伤性癫疴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开颅术。结论改良大骨瓣开颅和硬脑膜“十”字错开切开法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该方法既简单又安全,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与救治经验。方法: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CT检查特征、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其中35例早期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采取保守综合治疗。结果:本组45例存活42例(93.33%,42/45),死亡3例(6.67%,3/45)。40例(95.24%,40/42)患者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5年),28例(70.0%,27/40)恢复良好,轻残7例(17.5%,7/40),中残3例(7、5%,3/40),重残2例(5.0%,2/4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并配合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明显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10例重型颅脑损伤,依时间顺序分为三组:A组,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70例;B组,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73例;C组,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67例。A、B、C组手术数分别为34例、48例、42例,手术率分别为48.5%、65.7%、62.6%。结果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10例,死亡102例,病死率为48.5%,B组手术率最高,病死率最低,早期手术病死率低于晚期手术病死率。结论为了降低病死率,适宜的手术率是基础,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关键,综合性治疗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6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其中,手术治疗组根据手术治疗的时间分为观察组(7d内进行手术治疗)和对照组(超过7d进行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的治愈率和病死率。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1.6%,病死率为13.2%,保守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6.7%,病死率为6.7%。另外,采取手术治疗的观察组病死率(5.3%)低于对照组(21.1%),治愈率(94.7%)高于对照组(68.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起病比较隐匿,且病情变化快,需早期诊断和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何源 《现代保健》2012,(22):92-9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救治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笔者所在科36例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救治对策。结果:恢复良好9例(25.00%),中度残疾6例(16.67%),重度残疾4例(11.11%),植物生存1例(2.78%),死亡16例(44.44%);急性脑膨出主要原因为急性弥漫性广泛性脑肿胀16例(44.44%),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15例(41.67%),大脑缺氧缺血5例(13.89%)。结论:针对可能出现的原因,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检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治方案,能够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和提高对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PH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伤后距首次CT检查的时间、血肿类型与PHI发生的关系,PHI部位分布情况及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因素分析PHI的临床特点。结果颅脑原发性损伤越重、伤后距首次CT检查的时间越早,PHI的发生率越高;PHI出血类型中,脑内血肿(ICH)、硬膜外血肿(EDH)、硬膜下血肿(SD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分别占40.88%、27.74%、17.52%和13.87%。结论对于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尤其伤后距首次CT检查时间在2h以内者,要在之后的6h内行CT复查,以便及时发现PHI,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金文晓 《现代保健》2009,(29):88-89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24个月,采用GOS标准评估:良好23例(41.0%),中残10例(17.7%),重残7例(12.5%),植物生存1例(2%),死亡15例(26.8%)。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彻底,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能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125例救治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125例患者有效救治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加强创伤现场及院前急救、术中脑保护与降颅压,术后专科监护和救治。结果存活93例(74.4%),死亡32例(25.6%)。其中手术治疗组102例中,存活81例(79.4%),死亡21例(20.6%),非手术治疗组23例中,存活14例(60.8%),死亡9例(39.1%)。结论强调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CT扫描、术中脑保护、及时清除颅内血肿等占位病变以及专科监护室内接受积极的处理是及时有效地抢救危重患者、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总结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病因治疗。并予以气管切开、机械性通气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治疗良好14例(43-75%)。中残6例(18.75%),重残2例(6.25%),死亡10例(31.25%)。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及时使用机械通气、亚低温疗法,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是该病的护理重点,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体液丢失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影响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单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65例,按伤后1周内失水量的不同分为轻度脱水(A组,119例)、中度脱水(B组,106例)和重度脱水(C组,40例)三个组,统计受伤后1周内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比率。结果受伤后1周内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共24例,其中A组6例(5.04%,6/119),B组8例(7.55%,8/106),C组10例(25.00%,10/40);受伤后1周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共64例,其中A组19例(15.97%,19/119),B组29例(27.36%,29/106),C组16例(40.00%,16/40)。三组之间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比率和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比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1)。结论大量体液丢失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机会明显增多,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救治体会,为优化本病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由于重度颅脑外伤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并在术后收入ICU治疗的患者82例,根据患者进入ICU时间的早晚,将其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41例。早期组患者术后即进入ICU治疗,晚期组术后48h后才进入ICU治疗。经过治疗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34.15%,中残率为29.27%,重残率为19.51%,植物状态率为4.88%,死亡率为12.20%;晚期组预后良好率为14.63%,中残率为26.83%,重残率为21.95%,植物状态率为4.88%,死亡率为31.71%。早期组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晚期组,而死亡率则显著低于晚期组(均P〈0.05)。早期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脑性耗盐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立即进入ICU治疗,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