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痴呆等方面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并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本文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影响因素、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治疗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对脑血管的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增加了脑血管病的致残率、病死率。帕罗西汀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我们于2007年6月-2009年6月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以探讨PSD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并了解帕罗西汀治疗PSD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PSD不但增加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病死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神经和认知功能等各方面的恢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0%~50%。病后6个月和24个月内有2次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又称之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该病属于急性脑血管病,又根据病变性质分为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患者脑部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阻塞致使血流无法进入大脑,导致脑组织出现损伤。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若早期识别与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目前国内外脑卒中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故而国内外医务界均十分重视该病。该病的院前急救对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具有较大的影响。做好患者院前急救工作,早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救治,为患者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关于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相关报道较多,在指导院前救治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与深入探讨分析价值。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与临床经验,从患者对脑卒中的自我识别,脑卒中的早期识别,脑卒中的现场处理,脑卒中的科学转运及脑卒中的院前院内衔接等方面对脑卒中院前急救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从而对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流程进行划分与总结,使其更为科学、合理,有利于提升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5.
人文护理即以人为本的护理,它是由以任务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是以完成护理工作向重视和满足病人需要的目标转换,是从重视对疾病的护理质量向全方位重视护理质量的理论与实践。脑卒中是一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疾病。而抑郁障碍是脑卒中后最多见的精神障碍使患者非常痛苦,约1/3卒中存活者出现早期或卒中后期抑郁症状,而抑郁障碍可影响脑血管病患者的功能康复,损害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死亡率。本文通过对脑卒中后伴有抑郁症状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治疗和抗抑郁药物等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人文护理干预,结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心理状况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216名脑血管病康复期出院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患者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易怒、烦恼、累赘感、无用感、忧虑、灰心丧气及无望感。对影响脑血管病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躯体功能差、曾罹患过脑卒中及女性患者等是心理康复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常见的卒中后并发症之一,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延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病死率。为了解PSD患者早期的脑血管病变特点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笔者对已确诊的46例PSD住院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测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该病发生率比缺血性脑卒中低,但该病发生往往更为凶险,患者功能转归更差,病死率与致残率均更高。故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需引起重视,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患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主要症状为意识障碍、呕吐、头痛、感觉障碍、偏瘫等,又称之为脑淤血。出血性脑卒中多以药物治疗,而他汀类药物为临床一线降血脂药,该药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而多项研究指出他汀类药物可较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对患者预后具有较为积极影响。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相关报道较少。目前,关于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仍存在较大争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可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治疗至今仍然无法确定。故而本文对出血性脑卒中疾病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综述了他汀类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以探究他汀类药物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癫痫是指脑卒中前无癫痫病史,在脑卒中后除脑部和其他代谢性病变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癫痫发作。脑卒中后癫痫根据癫痫首次发作时间可以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一般以两周为界。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会对患者功能恢复带来一定影响,并且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要远高于治疗对患者带来的获益,目前临床对脑卒中急性期过后,是否继续应用抗癫痫药物仍然存在一定争议。下面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脑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进展作详细综述,以望为临床对脑卒中后癫痫防治带来一定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血清钠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常见病,病死率高,近年来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血糖、血钠的异常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本文通过测定1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糖、血清钠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现代医学在诊断与治疗上的进步,脑卒中病人的病死率不断降低,但老年人脑卒中复发的是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现将我院1996年8月~1 999年7月收治的174例老年人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国内近年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约有脑卒中后存活者1100多万,每年首次发生脑卒中约24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110多万。相关危险人群高血压患者2.7亿,糖尿病患者1.1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而且这些高风险人群的数量还在持续攀升。目前减少脑血管病危害的最有效方法还是卒中发病前的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努力减少首次脑卒中的发生。近几年,有关脑卒中一级预防国内外陆续发表了一些新的人群研究证据。中国卒中学会2017年6月启动编写《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2019年5月完成,其中包括《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撰写组专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完成。指南对脑血管病各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背景综述,提出了一些符合国情的推荐意见,并突出针对各种主要危险因素的管理流程。本文简要介绍其中的重点章节内容。  相似文献   

13.
孙红娟 《医疗装备》2020,(6):199-201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病中多发的疾病。急性脑梗死在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老年人患病的概率更大,致残率和病死率也很高,治疗后患者多有行动不便、语言障碍等症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康复、介入治疗等在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研究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是一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其致残率居于众病之首。临床研究表明,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及语言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此期间发生二次脑卒中的危害更大。许多脑卒中患者虽然经抢救转危为安,但由于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1].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116/10万~219/10万,每年新发病患者>200万,脑卒中病死率为58/10万~142/10万,全国有脑卒中患者约700万,其中70%左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既往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良性发作,然而随着对TIA认识的深入,TIA已被认为是脑卒中的紧急先兆而成为需要急诊处理的疾病[2].正确诊断TIA,进一步加强紧急干预,从而获得理想的预后至关重要.现从TIA定义的演变、TIA系统诊断思路的培养、对临床上易与TIA相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期望临床医生对TIA给予应有的关注,对其诊断有综合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采用HAMD评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ADL评价)。结果治疗5周及10周后,两组HAMD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感染对急性脑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828例,分为非感染组650例与感染组178例,统计脑卒中后感染部位,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入院后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结果 8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8例,感染率21.33%,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消化道、尿道,分别占76.97%、19.10%、3.93%;入院21d后,非感染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2.63±1.16)分,明显低于感染组的(3.77±1.28)分;非感染组患者的改善值也明显高于感染组患者;非感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92%,明显低于感染组的57.30%;非感染组患者病死率为0.92%,明显低于感染组的3.93%;非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20±13)d,明显低于感染组的(33±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显著增加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监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监床较难进行鉴别。遗憾的是目前仍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致使其以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所以目前仍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作为降低脑卒中发生率的较积极措施。本急救中心对124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脑卒中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其中低气温对脑卒中的发生有着显著的影响,现将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南京市急救中心自1995年8月一1996年7月急救脑卒中患者1247例。男:女为1,12:1,年龄34-75岁,平均64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和分析农村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13例脑卒中患者中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好20例,占9.39%。患者家庭收入、农忙、服药麻烦、自理能力、用药知识、药品费用、对脑卒中的认识及药品副作用等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结论农村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很不理想,义务人员应重视用药依从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3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卒中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