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留置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影响.方法 通过口头讲解、示范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留置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健康教育.结果 97例PICC置管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最长为159 d,最短38 d,平均留置时间为138.0 d;无1例发生导管脱出及导管相关血栓形成;2例发生导管堵塞,及时回院处理后复通.5例患者针眼处皮肤发红、痛,其中1例发生静脉炎,沿导管走向的皮肤红、疼痛,经处理后局部炎症消失,静脉炎痊愈.结论 对留置PICC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肿瘤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经患者健侧上肢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化疗.结果 78例患者全部置管一次成功,留置时间均为首次和大剂量化疗,导管留置20周以上,无1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和皮肤损伤及导管护理并发症,全部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行PICC置管化疗并进行正确的导管护理,可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为患者减轻痛苦,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6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PICC置管组),对照组33例(前臂静脉留置针组),观察并记录静脉炎、疼痛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及日常生活处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9%,疼痛率6%,导管并发症率9%,留置时间30~320d,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正常;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45%,疼痛率36%,留置针并发症率39%,留置时间1~8d,日常生活需人照顾。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选用PICC中心静脉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郝丽 《现代保健》2009,(19):107-108
目的减轻小儿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损害,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方法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26例,插管成功率98%,留置时间28—550d,平均置管时间为168d。结论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且并发症少,可以在患者身上留置1年左右,既能保证患者按时化疔,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显著提高了小儿血液病及肿瘤患儿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深受患儿家属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重要地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以PICC置管法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40例,以浅静脉留置针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留置时间的长短,判定PICC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且留置时间更长,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具有安全性高、留置时间长等特点,在乳腺癌化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肠外营养、长期间歇式输液及5d以上的连续输液.但是PICC置管后导管在血管内留置过久、长时间机械刺激等因素易导致血管损伤,不可避免地出现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为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管预防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管(PICC)的感染情况。方法对医院2005年3月-2006年10月住院的26例老年患者长期留置PICC的时间及感染关系,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老年患者留置PICC,平均时间70 d,均无相关性感染发生;仅有5例患者发生上肢肿胀。结论严格无菌操作、仔细观察、定期更换输液装置、使用有效的过滤器,绝大多数置管效果好,感染概率低,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Site-rite5超声系统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ite-rite 5超声系统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需要长期静脉治疗且静脉置管困难者在Site-rite 5超声系统导引下行PICC置管,观察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静脉炎发生率、血栓发生率、患者的疼痛评分。入选标准:肘部血管无法触及的肥胖患者、长期化疗4~6周期以后、长期静脉治疗外周血管损伤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80岁以上)、小儿患者(7岁以下)。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大大减少了穿刺次数,缩短了穿刺时间,避免了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结论:Site-rite 5超声系统是一种实用、科学、直观的用于PICC置管的仪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一般采用静脉化疗的方法,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及具有较长的留置时间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患者因置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我科自2003年7月开始在临床开展PICC技术,2006年5月开始采用BD安全型PICC,为患者建立了一条高质量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更可以避免化学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保护患者的血管,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研究预防措施,使患者置管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方法调查2009年1月-2012年9月医院行PICC置管患者85例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结果 85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感染率为7.1%,置管感染与年龄、血管条件、无菌操作环境、导管置入位置、导管留置时间及应用化疗、高营养药物的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PICC置管患者中去除高危因素,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对控制医院感染、延长置管时间、保证患者安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ICC置管术治疗的50例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顺利完成化疗,均未出现药物外渗等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在1~6个月之间,平均为(3.5±1.2)个月。在留置PICC导管后,患者主要出现了穿刺点感染、局部渗血等并发症。结论:早期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将患者的病痛减轻到最低限度。而正确的导管护理在PICC置管成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莹 《药物与人》2014,(1S):135-135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的静脉管理特点。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恶性肿瘤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VP(普通静脉留置针)组、CVC(经颈内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组、PICC(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组,各自80例,对比分析三组置管方式下的患者满意度、费用情况及使用价值。结果:三种置管方式下患者满意度、费用情况及使用价值各有特点,其中PICC组满意度最高,VP组化疗总费用与平均留置时间及置管所需时间皆最低,V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采用PICC可以为临床化疗提供最佳的穿刺通路,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者晓玲 《现代保健》2011,(10):118-120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开展83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PICC置管技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安全、并发症少,具有不需要局麻、缝针,患者留置后活动不受限制,留置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及化疗药物、高浓度液体对局部血管的刺激等优点.通过定期观察和电话随访掌握患者置管情况,本组2例局部出血,1例穿刺者肢体远端轻度肿胀,其余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化疗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感染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临床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5年10月大肠癌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538例,其中感染76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相关因素。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ICC置管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阳性菌占53.95%、革兰阴性菌占38.16%和真菌占7.89%;感染种类分别为局部感染占63.16%、导管定植菌感染占34.21%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占2.63%;患者年龄≥60岁、合并慢性疾病、化疗疗程≥6个及白细胞计数≤3.0×109/L、头静脉穿刺、置管次数≥2次和留置时间≥2周的感染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和局部感染为主,与年龄、合并慢性疾病、化疗疗程、白细胞计数、穿刺部位、置管次数、留置时间等相关,临床应积极预防护理,以控制和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在外科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PICC与CVC的置管用时、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异常及不良反应.结果 CVC组置管操作平均时间(28.67±5.13) min短于PICC组的(45.20±6.89) min (P=0.035);PICC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114.85±10.29)d长于CVC组的(24.78±8.42)d(P=0.033);PICC组与CVC组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优于CVC组的并发症有5项,而CVC组优于PICC组的并发症仅为静脉炎.结论 对于长期营养(>4周)的患者提倡使用PICC,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PICC技术的培训与发展;而CVC具有置管操作时间短、流速快的优点,更适合于重症急诊患者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7.
苏丽娟 《药物与人》2014,(12):184-184
目的:研究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护理的方法,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及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全方位的护理,60例PICC置管化疗的肿瘤患者均顺利穿刺置管,治疗过程中,出现导管渗液1例、导管阻塞2例、导管脱位1例、静脉炎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结论:PICC置管化疗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快捷、安全有效的优点,通过围置管期的科学合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11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采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B组采用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组采用普通留置针。结果 3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留置时间A组为(155.0±12.8)d,B组为(56.3±9.1)d,C组为(5.0±1.1)d。并发症发病率A组为16.3%,B组为32.1%,C组为71.8%。结论乳腺癌不同静脉通路化疗时,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明显少于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和普通留置针,而且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有利于血管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由于它不限制患者日常活动,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避免了因治疗的需要对患者反复进行静脉穿刺,解决了慢性病患者长期输液、肿瘤周期化疗、TPN以及高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对住院和门诊患者均可使用[1].但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置管缺乏了解,多数患者担心生活的不便而不愿置管.针对这些患者,笔者采用先评估后宣教的护理干预,大大增加了置管率,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具有保留时间长、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避免药物外渗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1]),适用于肿瘤患者需长期反复化疗及静脉营养支持。PICC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且每周至少需要维护1次,置管患者带管出院后的导管维护效果直接影响到PICC的使用寿命,乃至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对PICC的认知度不足或护理不当,还会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其正常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