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围产期窒息可发生糖代谢的紊乱,如不适当处理可加重新生儿脑损害。我们通过对142例有围产期窒息新生儿的血糖监测,探讨窒息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源来源142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为我院住院患儿,男98例,女44例,年龄;≤24小时83例,~48小时59例,适于胎龄儿(AGA)132例,小于胎龄儿(SGA)10例,胎龄;<37周12例,;≥37周130例;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3分66例,4~7分76例。所有新生儿入院前均未进食,全部病例血培养阴性,末梢血涂片杆状核粒细胞与总白细胞数之比(I/T)<0.20,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静脉血红细胞压积<65%,体温正常;母亲病史中均无糖尿病,妊娠中毒症病史及产前,产时无输注葡萄糖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血糖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及我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窒息患儿的160例临床资料,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102例和重度窒息58例。结果: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窒息组血糖值为3.37±0.45mmol/L,重度窒息组血糖值为7.17±0.58mmol/L,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轻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以高血糖为主。血糖值与窒息程度成正比,血糖可监测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对177例有窒息史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98例入院时带静脉滴注葡萄糖者中,检出高血糖34例(34.7%).79例入院时未带静脉滴注葡萄糖者中,检出低血糖26例(32.9%),高血糖5例(6.3%).有静脉滴注葡萄糖者高血糖检出率大于无静脉滴注葡萄糖者(χ2=20.49,P<0.01).提示对窒息后新生儿应监测血糖,输注葡萄糖时必须控制速度,避免血糖异常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变化与窒息临床分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确诊窒息的新生儿入院治疗前的血糖结果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占31·5%);重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占66·7%);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p<0·01)。血糖水平与窒息程度成正比(p<0·01)。结论窒息可以引起新生儿血糖出现异常变化;血糖异常的发生率与窒息程度成正比。在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治疗中要常规检测血糖,出现异常及时纠正,避免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窒息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因素。研究表明,窒息会引起糖代谢紊乱,新生儿期长期的低血糖或高血糖可造成小儿神经功能损害及永久性脑损伤,笔者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406例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窒息新生儿早期监测微量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量血糖仪对56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和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的7个时段(1、2、4、6、8、12、24小时)进行微量血糖监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微量血糖平均值随小时龄增加呈不断递减现象,而轻度窒息者和正常足月新生儿则随小时龄增加呈不断递增现象,3组均以生后6小时内血糖平均值递减递增现象表现突出.在生后6小时内重度窒息组在每个小时龄段发生高血糖的比率较轻度窒息组的高(χ2值分别为19.22、17.25、7.97、5.38,均P<0.05);相反轻度窒息组在每个小时龄段发生低血糖的比率则较重度窒息组的高(χ2值分别为18.21、12.58、6.29、5.18,均P<0.05),而且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数及异常率越高.随着小时龄的增加和治疗的作用,3组新生儿血糖异常数及异常率均出现递减现象.结论 新生儿窒息可出现糖代谢紊乱,因此加强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葡萄糖是新生儿时期大脑代谢主要的基本能量来源。当糖代谢发生紊乱,无论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均对窒息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我科就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生后3小时内血糖检测,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昌黎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40例窒息新生儿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早产因素25例,居首位,占20.7%;脐带因素占16.4%;羊水过少占15.0%;巨大儿占10.7%;胎位异常占9.3%;产程异常占8.6%;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占5.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5.0%;胎儿宫内发育受限(IUGR)占5.0%。结论:加大孕产妇分级管理的力度,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适时纠正臀位,尽量减少早产,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动态监测血糖,评价其临床意义及防治效果。方法43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重度组,120例)、轻度窒息(轻度组,315例),测定两组生后1、3、24、48、72h血糖,并选取同期出生的无窒息新生儿3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血糖变化。结果(1)重度组生后1h高血糖12例(15%,12/81),轻度组生后1h高血糖5例(3%,5/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除2例生后1h出现低血糖外,其余血糖正常。(2)重度组生后1h血糖[(5.8±2.3)mmol/L]明显高于3h血糖[(3.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且出生时间越短,血糖波动越大。提示窒息新生儿血糖紊乱有一定规律,加强血糖监测,系统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糖代谢平衡的维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动态监测血糖,评价其临床意义及防治效果.方法 43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重度组,120例)、轻度窒息(轻度组,315例),测定两组生后1、3、24、48、72h血糖,并选取同期出生的无窒息新生儿3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血糖变化.结果 (1)重度组生后1 h高血糖12例(15%,12/81),轻度组生后1 h高血糖5例(3%,5/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除2例生后1 h出现低血糖外,其余血糖正常.(2)重度组生后1 h血糖[(5.8±2_3)mmol/]L]明显高于3 h血糖[(3.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且出生时间越短,血糖波动越大.提示窒息新生儿血糖紊乱有一定规律,加强血糖监测,系统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4月出生的3 654例活产儿中发生窒息的19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3%,其中轻度窒息153例,占79.7%;重度窒息39例,占20.3%。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孕周、产时体重、分娩方式密切相关。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产钳助产儿、臀位助产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0.01)。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出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加强产程监护,提高助产和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18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进行临床防治,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5年7月在本院出生218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结果:脐带因素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主要原因。早产、胎位异常、娩肩及娩头困难、妊娠高血压病、胎盘早剥、横位、二程延长等均为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窒息往往是由多种产科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做好产前检查,预防并及时处理有关并发症;加强产程中监护,对于胎心监护异常、有难产倾向病例,尽早处理,可减少新生儿窒息,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为预防其发生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1~ 2 0 0 3年新生儿窒息病例 10 1例 ,比较产科各因素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 :新生儿窒息率为 1.0 7% ,其中剖宫产占 32 .6 7% ,早产 17.82 % ,脐带异常占 14 .85 % ,新生儿窒息中有 72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结论 :剖宫产、早产、脐带异常是导致新生儿窒息主要原因。加强围产保健 ,加强自我监护意识 ,预防早产 ,采取综合监测指标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产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09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10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比较不同年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及各种产科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胎儿因素中以胎儿窘迫、早产儿、脐带异常为主;母体因素中以重度子痫前期、产前出血、胎膜早破为主;分娩因素中以宫缩乏力、胎位异常、阴道助产为主。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特别是早产儿窒息发生率逐年下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早发现异常,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加强产儿科合作,提高助产和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47例新生儿,出生时均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和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8分组、4~7分组和≤3分组,按组分析脐动脉血气相关数据。结果:脐动脉血pH、PO2、PCO2及BE与Apgar评分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在不同评分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20和pH值>7.25,在不同评分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项客观、可靠的检查指标,能够弥补传统Apgar评分的不足,提高新生儿窒息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有出生窒息史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情况,探讨窒息对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有出生窒息史的婴幼儿和50例同期出生无窒息史的婴幼儿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智力测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窒息组婴幼儿智力发展指数(MDI),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 I)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低于对照组。行为记录中的项目如兴奋躁动、哭叫、表情呆板、情绪波动、躯体紧张等方面,窒息组高于对照组,而在对刺激反应容易性、对母亲的反应、敲掷玩具、注意跨度、目标定向等项目上窒息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出生窒息对婴幼儿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早期干预对恢复窒息儿脑的智力发育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诱发的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1年6月该院356例胎儿窘迫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85例,将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胎儿窘迫时间>60min者新生儿Apgar评分差于30~60 min及<30 min者,孕周≥42周和≤36周者差于其他孕周者,阴道分娩产妇差于其他生产方式的产妇,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胎儿窘迫诱发的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包括胎儿窘迫时间、孕周、生产方式等,在生产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母婴高危因素,探讨该地区围产期母婴保健重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9年1~12月该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窒息母婴高危因素进行统计。结果:该年度产科分娩数9 632人,新生儿窒息157例,窒息发生率1.63%。新生儿窒息患儿均有围产高危因素,其中母亲因素占24.84%,胎儿新生儿因素占66.24%,胎盘脐带因素占25.48%,产时因素占24.84%。新生儿窒息中胎儿新生儿病因占第一位,其中早产儿91例、低出生体重儿85例,其他过期产儿、双胎、巨大儿、先天畸形儿共13例。重度窒息7例,发生率0.07%。孕29周3例,孕35周、体重1 300 g 1例,孕34周、胎盘早剥、脐带过细1例,2例先天畸形(先天性肺发育不良、胸腔积液)患儿。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已成为该地区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早产儿复苏应成为复苏培训重点。先天畸形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复苏过程中警惕先天畸形的存在可改善预后、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20.
脐带缠绕与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脐带缠绕与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于2002年4月脐带缠绕246例,与同期分娩的无脐带缠绕者800例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脐带缠绕组新生儿窒息和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脐带越长,脐带缠绕率越高;脐带长度正常,新生儿窒息率低,脐带过长及过短,新生儿窒息率高;脐带缠绕周数越多,新生儿窒息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脐带缠绕与脐带长度有关,脐带缠绕可导致新生儿窒息,故对脐带缠绕者应加强产前诊断及产时监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