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合并椎管前方撬拨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T12~L4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应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行伤椎椎管前方撬拨,骨折复位。结果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5.5个月。38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中,36例术后有1~3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无1例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合并椎管前方撬拨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有效恢复脊柱的序列,进行椎管前方减压,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管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1~2007采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5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后压缩椎体前高平均恢复42.6%,Cobb角平均改善18.7°,神经恢复情况:依据Frankk分级,除7例A级完全截瘫,无明显变化及2例E级外,其余皆有1-3级的进步。结论采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棒系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经术后随访12~24月,平均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原先高度的96%,Cobb角矫正至60。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不同程度改善。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充分,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和选择性椎管减压及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49例,其中椎体屈曲压缩型骨折29例,爆裂型骨折15例,骨折脱位5例。合并脊髓神经损伤21例,其中完全性损伤6例,不完全性损伤15例。结果 经5—24个月随访,采用X线片测定椎体前、后缘高度,前缘术前平均高度45%。术后93%;后缘术前平均高度92%,术后96%。Cobb角术前23°,术后降为4°。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3例,无恢复2例;不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完全恢复9例,大部分恢复6例。结论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满意、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容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接复位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利用AF钉的撑开作用及骨折上下椎间盘牵拉及前后纵韧带的夹板作用,使骨折块复位原理,对8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AF钉间接复位,减压或不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结果完全恢复了椎体高度及椎管矢状径,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手术时间90~120min,平均100min;出血300~800ml,平均450ml。所有病历无脊髓损伤加重,无感染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X线、CT、MRI扫描显示,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椎管内骨块完全复位,矢状径恢复。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0个月,所有病历骨折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无后突畸形,植骨均融合。Frankel分级有明显改善,D级恢复至E级,C级恢复至E级,B级恢复至C、D级。1例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功能障碍。平均取内固定时间为2年。内固定松动2例,为螺帽松动脱落,椎弓根钉断裂1例。结论利用间接复位技术,只要适应证选择合理,加上AF钉复位作用,不失为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和AF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和AF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应用椎板复合结构瓣回植术式进行椎管内减压及AF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26例,随访11~60个月。结果伤椎高度由47%恢复到正常的95.3%,Cobb′s角由26.8°矫正至3.2°,椎管矢状径由45.7%恢复至89.3%,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20例有1~3级恢复。结论该手术方法减压彻底,椎体复位好,术中不需植骨,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AF(atlasfixator)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 68例 ,胸椎 1 5例、腰椎 53例 ,不同程度神经操作 57例。 59例同时行椎板切除减压。结果 椎体高度完全恢复 53例 ,达到正常椎体高度的 90 % 1 1例 ,达到正常椎体高度的 80 % 4例。结论 采用AF内固定手术系统 ,通过坚固有效的后中前柱复合固定 ,重建脊柱稳定 ,恢复腰椎高度和腰椎生理弯曲 ,扩大椎管容积。并且因术后可早期活动 ,固定范围小 ,有利于正常腰椎的活动 ,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减少脊髓继发损害、恢复生理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18例,全部采用后入路手术,术中视情况决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或后外侧融合。结果:全部病例经过6个月~4年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34%恢复至术后90%,后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54%恢复到术后的96%。cobb角由术前平均29°恢复至术后7°,合并脊髓损伤ASIA分级神经功能评分均升高一级,椎间植骨或外侧植骨均融合,无断钉、断棒、螺钉松动及感染发生。结论: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具有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等优点,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达智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8):1256-1257
目的探讨后路侧前方减压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后路单侧行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复查X线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2.5个月。X线片和CT显示植骨完全融合。骨折椎椎体高度由术前压缩至平均33.7%恢复至术后平均89.0%;节段性椎体后凸畸形角度由术前平均后凸20.3°,矫正至术后平均8.8°;椎管容积由术前的平均压迫51.4%恢复至术后椎管压迫完全解除。结论后路侧前方减压椎体重建短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减压彻底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三椎体六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均于伤后1周内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植入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中20例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术,15例采用在骨折椎和相邻上、下椎植入六枚椎弓根螺钉的复位固定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1(平均12)个月。20例四钉固定无改变2例,部分改善5例,余均完全复位。15例六钉固定椎体复位达90%-100%。脱位完全纠正。术后近期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三椎体六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在操作技术上是可行的,对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脱位满意,是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疗效.方法 6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老年患者,伤后常规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菌素,切口负压引流48~72 h.术前、术后行整体康复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62例患者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弓根钉位置良好,56例完全恢复,6例未能完全恢复,恢复率达90.3%.结论 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后,针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老年群体,整体康复护理及康复指导取得较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技术操作方法和可行性。方法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在骨折节段上下椎体的椎弓根皮肤对应切口并在x线检视下穿刺。定位钻扩椎弓根钉,置入固定棒支持复位固定骨折。结果31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10min,手术中出血平均为40ml,住院时间平均21d。随访9—32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均未发生惟弓根钉断裂及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矫正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不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骨折复位内固定确切。手术操作技术要求精细,x线暴露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22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及护理.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进行随访,Frankel分级A、E级病例97例无神经功能改变,其余123例Frankel分级均有1~2级以上改善,疗效满意.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对椎弓根钉固定术后患者有着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AF系统固定联合后路混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胸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后路AF系统固定联合后路植骨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57例,按Denis分型:压缩型骨折15例,爆裂型骨折37例,安全带型骨折1例,骨折脱位型4例。21例行后路椎板减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结果术前后相比,伤椎前后缘高度平均纠正37.8%、15.6%,cobb氏角平均矫正12.6°。随访时椎体畸形变病例占15%。以原发爆裂骨折的椎体中央部丢失居多。术前神经不全损伤者术后87%恢复,但3例完全损伤者仅有1例恢复。术后未见断针,但弯曲松动者为7例。结论后路AF系统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有良好的复位病椎、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敏  白龙  陈亮清 《现代保健》2011,(34):118-119
目的探讨USS椎弓根固定复位并椎体缺损空洞部充填骨水泥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USS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根据临床神经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椎管减压或不减压。复位后路于伤椎进行球囊扩张骨水泥充填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柱稳定。术前术后随访,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和相邻间隙变化等。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无塌陷,椎间隙无明显改变,术前神经症状消失。结论USS短节段复位固定骨水泥充填伤椎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能有效地填充椎体内骨缺损,而且早期下床活动,无椎体高度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SS-Ⅱ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光片,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采用Frankel评分评价神经损伤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手术复位固定,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2例A级无恢复外,其余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加重的病例。结论采用GSS-Ⅱ型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的使骨折复位,防止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和后突畸形,改善神经功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64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T_(11)5例,T_(12)20例,L_1 22例,L_2 11例,L_36例.结果 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5.6%,后凸角矫正至4.08°±0.11°.椎管骨块占位程度由术前的43.1%,减少至术后的8.9%,伤椎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伤椎经椎弓根一侧置钉一侧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09年5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一侧置钉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4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椎管容积率、Cobb角、伤椎楔变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上下间隙角的变化,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5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椎体楔变角、上下间隙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改善,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即刻相比仅少许丢失。结论采用伤椎一侧置钉复位内固定结合一侧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以及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经后路蹬骨刀复位在伴有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06月,应用蹬骨刀复位+椎弓根螺钉重建术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2—50岁,平均(36.8±9.5)岁。损伤节段:T11,3例,T12,5例,L1,6例,L2,4例,L3,1例,L4,1例。按Denis分类,均为爆裂性骨折。按A S I 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1例,B级2例,C级6例,D级7例,E 级4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度评分(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为8—10分,平均(9.2±0.65)分。按椎管阻塞面积分为4度:1度6例,2度8例,3度4例,4度2例。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显露伤椎及其上、下邻椎的椎板、关节突及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在上、下邻椎内置入椎弓根钉,通过椎弓根内固定试行撑开复位或矫正脊柱序列,临时固定。用神经拉钩牵开硬脊膜,分别在双侧椎弓根内缘探至后纵韧带,创建外侧工作通道,然后通过外侧工作通道用镫骨刀对伤椎进行蹬移复位,解除椎管内占位,透视满意后加压椎弓根钉复位牢固。结果:手术时间130—180min,平均(150±12.2)min,术中出血210—700ml,平均(390.0±11.5)ml。所有患者获得8-33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随访均未发现或提示有内固定松动、断裂、移位等情况,骨折椎体愈合及高度恢复满意。椎体前缘高度比由术前的平均55.0%±6.5%恢复到术后的95.0%±1.5%(P<0.05),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25.6°±5.1°恢复到术后的2.0°±3.3°(P<0.05)。随访期间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平均分别丢失2.1%、2.1°。骨折节段稳定伤椎高度由术前的平均60.0%±7.0%恢复到术后的92.5%±2.5%(P<0.05),水平移位平均2.0%±1.3%恢复到术后的1.1%±0.5%(P<0.05),伤椎椎管横截面积平均60.5%±8.5%恢复到术后的92.5%±2.0%。15例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改善,其中13例完全改善,2例改善1-2级。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后路镫骨刀复位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在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改善、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稳定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但尚须大宗病例的积累及长期随访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经后路蹬骨刀复位在伴有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06月,应用蹬骨刀复位+椎弓根螺钉重建术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2—50岁,平均(36.8±9.5)岁。损伤节段:T11,3例,T12,5例,L1,6例,L2,4例,L3,1例,L4,1例。按Denis分类,均为爆裂性骨折。按A S I 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1例,B级2例,C级6例,D级7例,E级4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度评分(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为8—10分,平均(9.2±0.65)分。按椎管阻塞面积分为4度:1度6例,2度8例,3度4例,4度2例。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显露伤椎及其上、下邻椎的椎板、关节突及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在上、下邻椎内置入椎弓根钉,通过椎弓根内固定试行撑开复位或矫正脊柱序列,临时固定。用神经拉钩牵开硬脊膜,分别在双侧椎弓根内缘探至后纵韧带,创建外侧工作通道,然后通过外侧工作通道用镫骨刀对伤椎进行蹬移复位,解除椎管内占位,透视满意后加压椎弓根钉复位牢固。结果:手术时间130—180min,平均(150±12.2)min,术中出血210—700ml,平均(390.0±11.5)ml。所有患者获得8-33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随访均未发现或提示有内固定松动、断裂、移位等情况,骨折椎体愈合及高度恢复满意。椎体前缘高度比由术前的平均55.0%±6.5%恢复到术后的95.0%±1.5%(P<0.05),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25.6°±5.1°恢复到术后的2.0°±3.3°(P<0.05)。随访期间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平均分别丢失2.1%、2.1°。骨折节段稳定伤椎高度由术前的平均60.0%±7.0%恢复到术后的92.5%±2.5%(P<0.05),水平移位平均2.0%±1.3%恢复到术后的1.1%±0.5%(P<0.05),伤椎椎管横截面积平均60.5%±8.5%恢复到术后的92.5%±2.0%。15例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改善,其中13例完全改善,2例改善1-2级。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后路镫骨刀复位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在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改善、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稳定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但尚须大宗病例的积累及长期随访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