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及出院时体表心电图Q-Tc间期的变化,与冠心病组、心律失常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时Q-Tc间期较出院时明显延长(P<0.01);较冠心病组、心律失常组及正常对照组亦显著延长(P<0.01)。Q-Tc间期≥440ms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死率为20.41%,较Q-Tc间期<440ms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死率(8.23%)明显增高(P<0.05)。提示Q-Tc间期可做为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情及其恢复情况的参考指标,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Q-T间期(Q-Tc)变化及Q-Tc与肝硬化的病因、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94例肝硬化患者与50例非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组间比较Q-Tc的变化及肝功能不同Child分级间Q-Tc的异常率。结果肝硬化组Q-Tc为(435±40)ms,非肝硬化组为(405±33)ms,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组中ChildC级的Q-Tc异常率(68.8%)与A级(33.3%)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Tc与Child积分呈正相关(r=0.32,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Child积分与Q-Tc相关。结论随肝硬化病情加重,Q-Tc异常率升高,Q-Tc延长与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有关;对肝硬化病情严重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纠正异常Q-Tc对肝硬化患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修运强,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8;16(6):324本文分析了132例急性心肌梗塞惠者入院及出院时体表心电图Q-Tc 间期的变化,并与116例冠心病患者及136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冠心病组Q-Tc 间期(409.9±28.2ms)较正常对照组(389.0±20.1ms)明显延长(P<0.05),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时Q-Tc 间期为423.7±50.0ms,较出院时(409.1±34.9ms)及冠心病组、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4.
Li L  Liu HR  Shu JL  Xi XP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8):2717-271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间期(Q-Tc)延长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26例肝硬化患者及126例健康对照的心电图Q-Tc进行比较;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后,观察各级间心电图Q—Tc、凝血酶原时间(胛)、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钾、血清钙等指标;观察20例肝硬化晚期行肝移植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电图Q.Tc及上述生化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的Q—Tc较健康对照明显延长(P〈0.01);肝硬化患者各级间Q—Tc随Child分级呈现逐渐增高趋势,A级与B、C级Q-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C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Q-Tc与Child积分呈正相关(r=0.56,P〈0.05);20例术前Q-T延长的肝移植患者术后17例患者Q—Tc恢复正常,3例患者明显较术前缩短。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Q-Tc延长,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Q-Tc异常率增高。肝移植后往往恢复正常。Q—Tc延长在判定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门静脉和肝动脉彩色多谱勒血流参数变化的意义.方法: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的病人66例,正常人对照组58例.测量门静脉血流速度(PVV)和肝动脉阻力参数(HA-PI),计算肝血管指数.结果: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比对照组PVV明显降低(12±2.2)cm/s;(15.8±2.6)cm/s,P<0.001)和HA-PI明显增高(1.3±0.15;0.94±0.16,P<0.001),肝血管指数明显减低[(8.6±2.1)cm/s;(16.7±4.2)cm/s,P<0.001)].彩色多谱勒血流参数PVV、HA-PI、肝血管指数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 %、84 %、83 %、81 %、95 %、91 %.结论:肝血管指数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背景:门脉高压患者小肠黏膜病变的发生率尚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更好地定义门脉高压性肠病(PH E)的黏膜病变和确定这些病变是否与肝脏疾病、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门脉高压性结肠病或其他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关系。方法:作者对37例门脉高压性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和过去3年中行胶囊内镜检查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的黏膜病变比对照组更为常见(67.5%vs0;P<0.001)。黏膜病变包括9例(24.3%)毛细血管扩张或血管发育不良样病变,23例(62.2%)红斑病变和3例(8.1%)血管曲张病变。4例(10.8%)患者在内镜下可见…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塞(AMI)时Q-Tc间期延长可导致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Q-Tc间期是一个判断心室肌复极状态的良好指标。本文初步探讨了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Q-Tc间期的变化对其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AMI组 56例均经临床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证实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的  相似文献   

8.
对31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空腹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胃泌素浓度54.13±20.60μg/L,肝硬化失代偿期(17例)为125.12±39.14μg/L,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急性胃粘膜病变(14例)为185.52±45.43μg/L((?)±s)。此结果提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常有高胃泌素血症。门脉高压者,胃粘膜糜烂出血与高胃泌素血症有密切相关。胃泌素是一种多肽,能扩张胃血管。血清胃泌素越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性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门静脉和肝动脉彩色多谱勒血流参数变化的意义。方法 :肝硬化伴食道静脉曲张的病人 6 6例 ,正常人对照组 5 8例。测量门静脉血流速度 (PVV)和肝动脉阻力参数 (HA- PI) ,计算肝血管指数。结果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比对照组 PVV明显降低 (12± 2 .2 ) cm/ s;(15 .8± 2 .6 ) cm/ s,P<0 .0 0 1)和 HA- PI明显增高(1.3± 0 .15 ;0 .94± 0 .16 ,P<0 .0 0 1) ,肝血管指数明显减低 [(8.6± 2 .1) cm/ s;(16 .7± 4 .2 ) cm / s,P<0 .0 0 1) ]。彩色多谱勒血流参数 PVV、HA- PI、肝血管指数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9%、84 %、83%、81%、95%、91%。结论 :肝血管指数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99mTc—MIBI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吉耀  陈绍亮 《上海医学》1993,16(4):200-203
80例经直肠(90m)~Tc-MIBI 测定结果显示,心肝核素显影比值(H/L)在正常对照组(15例)为0.267±0.1,病毒性肝炎组(8例)轻度升高(0.455±0.13),肝硬化组(57例)显著升高。其中Child-Pugh A 级患者的 H/L 为0.57±0.12,B 级1.0±0.19,C 级1.19±0.25,提示 H/L 与 Child-Pugh 分级呈趋势相关(P<0.0)。13例在手术时测定的门静脉压力与 H/L 呈显著相关(r=0.87,P<0.01)从公式 Y=6.77+32.5 H/L 可以推算出门静脉压力。以 H/L≥0.62为阳性,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敏感度96%,特异度89%,准确率94%。提示经直肠(99m)~Tc-MIBI 测定是无创伤诊断门脉高压的可靠安全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48例,空腹12h后,收集其清晨静脉血2ml,采用HITACHI718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血清ApoAⅠ、ApoB100水平。结果:患者ApoAⅠ和ApoB100水平较对照组检测结果显著下降(P<0.01)。结论:ApoAⅠ、ApoB100的水平变化可以较准确反应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患者的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其病变及预后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生长抑素治疗组18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制酸、护肝、降低门脉压、补液等)上加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生长抑素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止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9%,对照组有效率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莉云 《吉林医学》2012,33(15):3346
目的:回顾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给予系统化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资料,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及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组系统化护理及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经系统化护理及干预,抢救成功率(%)、住院期间出血次数(次)、住院时间(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及观察,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出血次数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99Tcm-MIBI经直肠-门脉闪烁显像对肝硬化伴门脉分流患者的鉴别诊断和药物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经直肠给于11例非肝病患者、15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1例肝硬化患者740 MBq (20 mCi) 99Tcm-MIBI,即用SPECT行1帧/5 min ×18动态采集及90 min后静态扫描,计算其心/肝(H/L)比值. 并且对29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尼群地平用药前后的H/L观察. 结果非肝病组H/L为0.24±0.04,慢性肝病组CPH (0.48±0.07)和CAH (0.57±0.03)三者的H /L呈递增趋势,肝硬化组(1.01±0.36)H/L显著升高,其中Child-Pugh A,B和C级H/L分别为0.63±0.09, 0.92±0.14及1.55±0.23 呈趋势相关. 以H/L≥0.64为门脉高压阳性,则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灵敏度为93.0%, 特异性92.0%及符合率为93.0%. 用尼群地平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前后H/L的观察,治疗前1.04±0.35,而治疗后为0.82±0.2 0呈较明显降低(P<0.01),提示其有较好的减低门脉压效果. 结论 99Tcm-MIBI 经直肠-门脉显像可较好的鉴别诊断肝硬化门脉分流及评估药物疗效,是一个可靠、安全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方法:52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肝功能、肝炎全套指标检查,行CT及胃镜检查,分析其病因。结果:52例患者门脉高压病因如下:布加综合征8例(27.6%),区域性门脉高压7例(24.1%),门静脉海绵样变性6例(20.7%),特发性门脉高压6例(20.7%),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1例(3.4%),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4例(46.2%)。全部患者均有脾大,其中26例合并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1例(37.9%)行手术治疗。结论:布加综合征、区域性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特发性门脉高压、先天性门静脉发育异常以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均是引起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临床上应加深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黎丽 《医学文选》2005,24(4):512-513
目的探讨微小剂量善宁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曾有出血病史的肝炎后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56例,皮下注射善宁50μg,1次/d,疗程为1个月;对照组47例,未作特殊用药,观察时间为1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再出血的发病率。结果实验组再出血发病率为7·1%(4/56);对照组再出血发病率为74·5%(35/4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微小剂量善宁对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再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时代音  董蕾  李谦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72-1174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与血清NO水平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血清NO水平进行测定,并与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脾静脉直径分别为13.22±1.88mm,11.01±1.73mm,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宽(P<0.01);血流速度(PVV、SVV)分别为13.75±3.82 m/s,14.85±5.81 m/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血流量(PVF、SVF)分别为116.36±14.6ml,66.03±17.13ml,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血清NO水平随Child-Pugh分级逐渐升高(P<0.0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脾静脉直径增宽,血流速度下降,血流量增加,血清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VEGF)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 1 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 (分早期、中期、晚期 3期 )和 6例正常大鼠脾脏切除标本 ,行原位杂交法 ,检测 VEGF的 m RNA表达。结果 :门静脉高压组大鼠 VEGF的m RNA高表达 ,其表达率分别为早期 5 0 .0 % ,中期 66.7% ,晚期 1 0 0 %。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 1 6.7%。结论 :1 VEGF是最有力的血管生成因子 ;2 VEGF随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程度而阳性表达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对肝硬化患者胃黏膜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镜检查已确诊的11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Child-Pugh对肝功能进行分级,根据肝硬化患者胃镜下检查有无门脉高压胃病(PHG),分为肝硬化合并PHG组46例和肝硬化无PHG组64例,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PG (PGⅠ、PGⅡ)浓度,计算PGⅠ/PGⅡ值(PGR),分析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胃粘膜病变的关系。结果与肝硬化无PHG组比较,肝硬化合并PHG组肝功能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硬化无PHG组和对照组比较,肝硬化合并PHG组血清PGⅠ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GⅡ、PGR水平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胃黏膜病变患者比较,重度胃粘膜病变患者血清PGⅠ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PHG时血清PGⅠ水平明显降低,胃黏膜损伤越严重,血清PG的水平越低;血清PG水平尤其PGⅠ对肝硬化胃黏膜功能状态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5 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为观察组 ,全部患者均有食管静脉曲张 ;另选 5 0例无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肝硬化病为对照组。检测HP前 2个月均停用各种抗生素及H2 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组均行尿素酶实验和14 C呼吸实验。结果  2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 36 %和 38%。结论 门脉高压性胃病与非门脉高压性胃病的HP感染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