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并分析有关因素。方法:82例(82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术前视力光感至0.04。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6~48个月)。视网膜复位67只眼(82%)。术后视力提高55只眼(67%),不变9只眼(11%),下降18只眼(22%)。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玻璃体腔再次出血(8只跟),视网膜脱离(15只眼),继发性青光眼(9只眼),纤维素性渗出(12只眼),虹膜后粘连(15只眼),晶状体核硬化(18只眼),眼球萎缩(8只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改善视功能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6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经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4例复发,观察组无一例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3.3%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时给予其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中、晚期PVR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52例59只眼PDR,其中DR V期24只眼,DRⅥ期35只眼。观察术后视力变化及各种并发症,术后随访5个月至6年。结果:47只眼视力提高,10只眼无变化,2只眼视力下降。病程长增殖严重,黄斑变性视力增进困难。结论:玻璃体切除是治疗中、晚期PDR的效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为控制血糖,术者手术技巧娴熟,尽量处理干净新生血管膜,松解视网膜。减少医源性裂孔的发生,电凝/光凝充分止血,减少组织水肿、缺血。酌情环扎、加垫、气体/硅油填充提高视网膜的解剖复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LVR)后眼压升高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91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高眼压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对比不同情况下LVR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分析高眼压发生原因.结果 78例(91眼)患者术后出现高眼压21眼(23.1%),眼压... 相似文献
7.
8.
9.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犤1,2犦,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犤3犦。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在PVR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是参与PVR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犤1~5犦。而羊膜能通过蛋白酶的活性,清除炎症细胞;抑制TGF-β的信号传递和抑制正常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化,减少瘢痕形成的临床治疗效果犤6~11犦。羊膜是否有抑制RPE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割术中与术后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手术中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中组)和单纯手术1周后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治疗(术后组)的情况,通过随访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期进行视力测量,术中组视力改善率高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组较术后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与术后补充光凝治疗相比,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31眼)伴有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31眼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5个月.24眼(77.4%)术后视力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有:前房炎性反应5眼(16.1%),玻璃体积血2眼(6.5%),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眼(3.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6.5%),14眼术后需要继续眼内光凝.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手术是安全的.手术的关键为选择合适的患者.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病例研究,共收集2014年5月—2016年5月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5例(45只眼)纳入研究,分析手术前后患者术眼的舒适度、局部水肿等主观自觉症状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等客观指标,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有30例(66.7%)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提高,视力平均提高0.77±1.11。术后1个月有24例(88.9%)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提高,视力平均提高1.29±0.97。术后发生再次玻璃体积血2例,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高眼压各1例。结论玻璃体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安全、有效,能够改善多数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合并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严重的PDR患者需要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1]. 相似文献
15.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即指以前的大量视网膜前膜牵引,大量视网膜周围增殖或大量玻璃体牵引。它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开展的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内充气或硅油等措施,使过去一些不治之症,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发病机制及临床关系,为研究和防治这类眼病提供根据。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adioimmunoassay,RIA)对正常对照、PVR患者玻璃体、血清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ant,RRD)患者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血清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EG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PVR组玻璃体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玻璃体及RRD视网膜下液的含量,RRD组视网膜下液EGF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玻璃体含量(P<0.01或P<0.05);PVR<C组、PVRC组和PVRD组玻璃体EGF含量依次增高(P<0.01或P<0.05);PVR玻璃体、RRD视网膜下液EGF含量与他们的血清的含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EGF可能在PVR的病因,病理中起一定作用,是参与PVR形成的细胞因子之一,它可能是加速PVR发展及加重PVR病情的细胞因子,PVR玻璃体、RRD视网膜下液EGF含量升高可能是眼局部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青年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PPV)后致盲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2022年1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行PPV治疗的青年PDR患者313例,根据患者术后视力分为盲目组与非盲目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年PDR患者PPV后致盲的影响因素。结果 青年PDR患者PPV后盲目76例、非盲目237例,致盲发生率为24.3%。2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类型、既往视网膜光凝治疗情况、术前盲目发生率、血尿素氮(BUN)、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年龄[OR=0.910,95%CI(0.856,0.968)]、TP水平[OR=0.952,95%CI(0.911,0.995)]是青年PDR患者PPV后致盲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诊断年龄、TP水平是青年PDR患者PPV后致盲的独立影响因素,诊断年龄越小、血清TP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59例(65眼)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根据情况采用剥膜、视网膜光凝、气液交换或重水注入、C3F8气体或硅油眼内填充等方法,使网膜得到良好复位.结果 术后随访3~12月,术后矫正视力改善49眼(75.38%),视力不改善或下降16眼(24.62%,包括4眼视力丧失).其中Ⅳ-Ⅴ期视力改善39眼(84.78%),Ⅵ期10眼(52.63%).眼内填充硅油共27眼(41.54%),其中Ⅳ-Ⅴ期11眼(21.74%),Ⅵ期16眼(84.21%).结论 玻璃体切除能有效改善PDR患者视功能,Ⅳ-Ⅴ期患者视力改善明显好于Ⅵ期患者,合理掌握手术时机与适应证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f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中央暗影、视物变形、视网膜微血管瘤、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出现新生血管,最终因新血管破裂致玻璃体出血机化牵拉视网膜脱落而失明,已成为世界四大致盲病因之一。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DR惟一有效的方法,手术难度大。护理要求高。现将83例DR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