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城里有两个赫赫有名的医生,一个叫薛雪,一个叫叶桂,皆精于医道,俱擅治温病,惟彼此有相轻之嫌。一天,有个更夫患水肿病,前来求薛雪诊治。薛雪诊毕,认为更夫的病已濒临绝境,无法救药,嘱其准备料理后事。更夫听后大吃一惊,只好颓丧地退出门来,拖着沉重的脚步,踉踉跄跄地回家。路上,更夫绝望了,一阵头晕,两眼发黑,扑倒在路旁。适时,叶桂正好乘轿子出诊,他发现倒在路旁的更夫后,就急忙命令停下轿子,然后下轿将更夫扶起。叶桂望过更夫的气色和舌象,  相似文献   

2.
《亚太传统医药》2006,(2):62-62
<正>清朝,江苏吴县出了几位名医,最有名的一位叫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还有一位差不多和叶天士齐名,叫薛雪,号生白。叶、薛二位既是同乡,又是好朋友,两家住得也很近。乾隆年间,苏州流行大瘟疫,官府在此设立医局,救治老百姓,规定名医轮流参加义诊。这一天,医局里来了一名更夫,全身浮肿,皮肤肿成了黄白色,等候医生给他治病。  相似文献   

3.
岁寒料峭,霜雪满天。然而,那一簇簇迎霜破雪的梅蕊,傲寒绽放,给千家万户送来了春的信息。"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正道出了个中之妙。  相似文献   

4.
梅花是著名的观赏花木,以独特的风韵著称于世。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中医认为,梅花味微酸,性平无毒,具有解郁、疏肝、和胃的功能,可以治疗淋巴结核、慢性咽炎、食欲减退等症。《百草镜》曰:“开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下面介绍几种梅花食疗方:  相似文献   

5.
心斋就是心的斋戒。颜回是孔子的学生,额回问“心斋”两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起,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字诀,但不是用耳听而是用心听。再深入的讲,也不是用心听而是用气听了,到这样的境界,耳听早已停止了,神和气两者合而为一,心不起作用了。气的本体是虚的,它要等待一件东西来和它相结合,只有“道”这东西和太虚之气才能结合一起,功夫如果做到心像太虚一样,就算是心斋。颜回又问:“我过去静坐,未曾知道使用心的斋戒的时候,心里觉得只有我自己,自从学习使用心的斋戒以后,…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王芗斋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拳学改革家、拳学理论家,中国现代气功创始人之一,意拳(大成拳)宗师。笔者从有关资料获悉,王芗斋幼时瘦骨嶙峋,弱不禁风,为了使其康健,家人把他送到有远亲之谊的形意拳大师郭云深门下拜师学艺。郭云深教功很严,他每日披衣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王芗斋站桩处的脚印湿润度,如充足的话,他微微点头,表示可以去休息;如欠量不够,则虎目怒视,王芗斋马上知趣地咬牙再站。经过大半年的刻苦站桩,他那始终医药不灵的哮喘病竟大大减轻,体质得到增强,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1953年,王芗斋曾深有感触地对身体虚…  相似文献   

7.
斋,天下     
现代人的生存空间几乎都被挤上了楼,有花有草有树有山有水的地方只有到公园里才找得到。而古人的书斋却是一个整体,与供读书人栖息的环境无法分开,有了这样的安身立命之所,就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读、思、写、讲,体味人性与天理了。  相似文献   

8.
茧斋诗选     
干祖望先生 ,上海市金山区人。早年在金山行医 ,后迁徙松江 ,再至南京 ,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老教授 ,以擅长中医耳鼻喉科病的诊疗而知名。“茧斋”是干祖望先生书斋名。干先生喜赋诗 ,自称“随时口占 ,不泥平仄 ,不究韵音”。现从其诗集中选出若干首 ,对平仄和韵脚不协者略作调整 ,供同道欣赏 ,并为干老九十高龄祝寿。  相似文献   

9.
茧斋诗选     
  相似文献   

10.
秋雨如注,豪迈得潇潇洒洒。从长安街自东往西驱车,直到奔进电梯,才将雨的喧哗留在楼外。雨意,却随着上升,我们去谒访的是一位名字带“雪”的长者。门开处,正是一头雪发的姚雪垠先生。无止境斋是姚先生的书斋名,据说已用了多年。原先,还多个“三”字,即三无止境斋。姚先生如此解  相似文献   

11.
心斋夜悟     
心斋夜悟河南刘广哲心斋出《庄子人世间》。孔子对颜回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李远国先生在《气功精华集》中这样解释:“此功法又叫作庄子听息法。所谓听息,...  相似文献   

12.
不足斋医话     
灯笼病《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有“灯笼病”。王清任云:“身外凉,心里热,故名‘灯笼病’,内有瘀血。认为虚热,愈补愈瘀,认为实火,愈凉愈凝,两三付血活热退。”此汤为临证所常用,而“灯笼病”实罕见也。建设街有郝老太者,年72,1978年7月求诊。谓八年前即患胸痛、烦躁、失眠、心如火燎。经治痛除而“心里热”依旧。今春胸痛再发(赴南京某医院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且增口  相似文献   

13.
先父王静斋(1883~1953),原籍山东省历城县人。世代业医,曾祖王允中事迹曾载历城县志。祖父王晋封世其业,百里外来求诊者不绝于途。先父幼失怙恃,继承祖业,年甫弱冠而医名巴著,经常到济南出诊,后移寓济南,至1928年迁居天津,继续行医,著有《养生医药浅说》八卷,此书不但为医者借鉴,且为病家养生指南。  相似文献   

14.
<魏书·李冲传>:"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意即假如我要出门,首先要把家里(即后方)的事安排妥当,然后可以一无担忧.所以不管干哪一件事,后方总是最重要的基地.  相似文献   

15.
洪钧寿 《养生月刊》2008,29(1):72-73
大都读书人喜欢给自己的书斋起个博雅的名称,以激励志向,或抒怀、或明节等.但也有不少是寄意养生为目的者,如以五谷杂粮中草药、茶、讲究清洁卫生等为斋名,且都符合科学原理,也别有一番志趣.  相似文献   

16.
明代王纶是亦官亦医典范。王纶的中医学术博采诸家,主张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尤其较多师法朱丹溪,最早明确提出以气、血、痰、郁为朱丹溪的杂病纲领。王纶根柢深厚,临床全面,立方遣药,疗效卓著。对痰的认识全面深刻,强调痰之根源本于脾肾,临床治疗或开郁降火,清润肺金,或水火既济,补脾益肾等诸多经典法则,对于现今痰证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王纶创立专治老痰及郁痰的节斋化痰丸,流传七百余年,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幽赞斋医话     
羚附并用功能凉肝逐风余曾治一中年男性患者,素有偏头风疾,迩来发作甚剧,左头角抽掣疼痛,说话及行走时均感脑部震动作痛,就诊时以手捧额,惴惴不安,肢凉,舌红,苔薄而润。审度证候,当系风阳升腾僭越,然肢凉苔润却与肝阳诸症相左,切其脉沉细而弦,  相似文献   

18.
相鲁闽 《河南中医》2011,31(12):1462-1462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明代江苏常熟县人。缪氏"既不事王侯,独全微尚,幽栖自遂,远于尘累,以保天年"。他精通医术,治病每获良效,并善于搜集医方,精求药道。他于临证上对内、外、妇、儿诸科,颇有诊疗心得,每多独到之处,这在其所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可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9.
书斋画室是学者艺人创作的摇篮,生活的港湾。我国古今不少文艺界名人尤重给自己的斋室起个有意义的名号,把自己的爱好、追求、寄托、希望倾注其间。我发现,他们的斋室名竟有不少弥散着花卉之芬芳,缀饰着果木之秀美。  相似文献   

20.
中医文献中极少载有喉科病,所谓"喉风"也者,却是咽病.仅"急喉风"或"锁喉风"的急性喉阻塞,才是喉科病,但仅此一个.此外嘶哑病则作为内科病论治,它有许多异名,如喑、失音、嘶哑、喉瘖等等,都归属内科病,而出现于内科文献中,从来没有在喉科专业书中露脸.<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声音门>中搜集了十六部医书的资料,<杂病广要>搜集了十二部医书的资料,<医述>搜集十部,共计38部中仅仅一部<本草纲目>是本草专著外,余者都是内科专书.其中理论、辨证、论治,与喉科相关的,只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嘶哑,其他的都是言不中的,甚至是误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