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炳仁  郭燕平 《临床荟萃》1993,8(19):904-905
1964年Viamonte首次报告人体选择性BAE成功后,目前国内外用BAI治疗肺癌的报道相继出现。我院自1989年以来对54例中晚期肺癌进行数字减影BAG、BAI及BAE治疗,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40例,女性14例。40~49岁10例,50~59岁19例,60~69岁的20例,70岁以上5例。经病理证实45例;鳞癌24例,腺癌13例,未分化癌8例。  相似文献   

2.
水剂类碘造影剂注入血管内以显示器官和大血管,已有数10年历史,且成为常规方法.国内目前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应用碘造影剂,碘过敏试验成为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常规,现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前碘过敏试验进行以下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MR脊髓造影主要是利用脂肪抑制加重T2 FSE造影术在增强脑脊液信号强度的同时,抑制了周围组织的背景信号,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椎管影像.由于MR脊髓造影具有不需要造影剂,又安全可靠、无任何伤痛,已有替代普通X线椎管造影及CT椎管造影的趋势.本文主要对本院2000年10月~2002年10月MRM检查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艳萍  张俊玲  陈俊红 《护理研究》2005,19(30):2818-2818
随着对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价值的肯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已在许多医院推广使用,同时冠状动脉造影后的不良反应已经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并积累了一定的防范经验.但同时行冠状动脉及脑动脉造影后的不良反应,较少报道.2004年9月-2005年2月,我科行冠状动脉、脑动脉造影16例,发生以命名性失语为主的不良反应2例,经积极救治均成功.……  相似文献   

5.
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眼底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同步血管造影将大大提高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率,对指导眼底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单独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或吲哚菩绿血管造影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已有许多报道[1].笔者曾对正常人群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同步造影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2],本文回顾分析350例具有药物过敏史患者进行同步血管造影检查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该类患者造影是否安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X综合征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钧  段宝祥 《临床荟萃》1998,13(15):715-715,718
1967年Likoff等首先报道了一组具有典型劳力型心绞痛发作,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1973年Kemp 将此类心绞痛称之为X综合征.现将资料完整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在1967年,Likoff等首先报道了一组有典型劳力型心绞痛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从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973年kemp将心绞痛伴有冠脉造影正常组作为X组与心绞痛伴冠脉狭窄组作比较而提出的,并因此而命名为“X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本院1999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54例无精子症病人行输精管精囊造影,同时作睾丸活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盘冰 《临床荟萃》1998,13(19):882-883
自从1960年Margulis采用术中动脉造影发现结肠血管畸形以来,该病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Thompson等报道131例不明原因胃肠道出血中结肠血管畸形占39.7%,国内报道为14.8%.本文作者收集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半月板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 ,据统计占膝关节病变的 2 /3。诊断方法有膝关节造影、CT扫描、MRI等。采用关节造影CT诊断半月板损伤在文献上报道的并不多见。结合我院最近实施的 8例关节造影CT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8例临床上考虑半月板损伤的病例都有外伤史 ,膝关节疼痛 ,局部压痛及绞痛 ,弹响等表现。膝关节正侧位X光片均无阳性影像。 8例患者均先后做了膝关节单纯CT和膝关节造影X光 ,因诊断不清而作膝关节造影CT。1 .2 .膝关节造影CT扫描技术膝关节造影方法有充气造影、碘水造影和双重造影。这 8例患者匀采…  相似文献   

11.
12.
Bronchial Asthma     
Increasing experience has modified our concepts of bronchial asthma; it is no longer considered a hopeless disease. Competent care of the asthmatic requires more than prescribing symptomatic medi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issociate allergic from nonallergic components, to identify the antigen and establish the degree of sensitivity, to correlate positive skin reaction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to estimate respiratory defect by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before and after bronchodilators, and to instruct the patient in the control of acute attacks as well as in a long-term program for normal living.  相似文献   

13.
14.
Bronchial asthma     
Bronchial asthma is a very common disease afflicting 2 to 3 per cen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ttacks may be mild or life-threatening. Modern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herapy, and prognosis ar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MERTENS VE 《Medizinische Klinik》1956,51(32):1344-1346
  相似文献   

19.
MERTENS VE 《Medizinische Klinik》1954,49(38):1545-1547
  相似文献   

20.
Bronchial asthma     
F A McGilloway 《Nursing times》1968,64(16):517-5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