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医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探讨其安全防护.方法 对新乡市中心医院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新乡市中心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率最高,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和机采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 认真防护,迅速有效抢救,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安全防护体系,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2.
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医院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手段和措施.方法通过输血反应回报单制度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机制PLT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率最高,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应用输血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3.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通过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制度对临床输注血液制品后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较低,在输注全血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率最高,其次是机采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和发热。结论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并严格执行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丁娟 《中外医疗》2012,31(1):181-181
目的探讨成分血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临床上给予输注全血及输注成分血治疗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调查输注全血治疗18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率5.6%,输注成分血治疗96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率2.1%。结果几年来医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9·43%。结论输注全血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输注成分血治疗。应用成分血进行输血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以节省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5.
临床回报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我院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手段和措施.方法 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输注机制血小板的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发热反应多见,而输注血浆引起的不良反应则以过敏反应常见.结论 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输血不良反应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手段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至2007年12月输血不良反应236 302张回报单,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及输血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6 302张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卡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者60例占0.23%,成分输血率达94.1%.结论成分输血是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大力提倡手术患者自体输血,同时应积极开拓创新,早日寻找到输血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7.
徐敏  王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523-2524
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结果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两大类。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和单采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引起的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结论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教育宣传,同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完善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临床输血更加安全,确保受血者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取从化地区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869例输血患者的输血报告,对其中产生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研究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查阅选取的15869例输血病患病历中的输血记录单、输血反应回报单,以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查阅的15869例输血病例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83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O.52%。这83例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和发热,其中过敏反应45例(占54.21%),以因输入血浆引起不良反应为主;发热反应33例(占39.76%)。以因输入红细胞引起不良反应为主;其他不良输血发应5例(占6.02%)。结论:血站需加强血液的质管工作,为临床输注提供纯度单一、品种多样、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品;同时,医院需提高血液输注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输注血液,积极推广成分输血等措施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输血不良反应,降低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质量,血液有效输注。方法: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报告的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进行统计。结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其中输注血小板不良反应概率最高达0.70%,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结论:根据各种血液成分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同时对临床医生加强输血不良反应标准认知程度可最大限度地规避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普通悬浮红细胞和滤白悬浮红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推广滤白悬浮红细胞的临床使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输血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输注滤白悬浮红细胞的患者有1745例为观察组,输注普通悬浮红细胞有788例为对照组。结果:输注滤白悬浮红细胞的患者15例发生输血反应,反应率0.86%;输注普通悬浮红细胞的患者24例发生输血反应,反应率3.0%,两组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滤白悬浮红细胞可有效预防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已成为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成为临床抢救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成分血由于其制剂容量小,浓度、纯度高,使用安全,临床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以及可以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等特点,受到临床的广泛欢迎,并逐渐取代了全血。但在输注过程中,临床护士能否熟练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而正确输注,是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的关键。本站于2002年成立了临床用血咨询部,用以指导临床科学、安全、合理地用血。  相似文献   

12.
去除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临床意义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建国 《中外医疗》2011,30(12):90-90
目的探讨去除白细胞血液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抽取670例有临床输血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35例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对照组335例输注非过滤白细胞血液,观察2组输血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输血患者不良反应率为0.3%(1例),非过滤白细胞输血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6%(12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去除白细胞输注法,可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使白细胞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血液制剂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6月临床用血的输血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注含白细胞血液制剂的不良反应中悬浮红细胞为1.87%、全血为5.62%、冰冻血浆为0.97%;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制剂不良反应中,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为0.16%,去白细胞全血为0.16%,去白细胞冰冻血浆为0.20%。含白细胞类血液制剂输血不良反应率为2.19%,去白细胞类血液制剂输血不良反应率为0.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去白细胞类血液制剂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进行输血的患者共计2031例,各种血液成分共计2532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受血者的年龄、输注的血液成分、输血史、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2031例受血者中15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0.7%。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所占比例为80.0%和20.0%,无1例发生溶血反应以及其他输血反应。对输血不良反应造成影响的因素有输注的血液成分、年龄、输血史、过敏史、输血次数以及发血至开始输血的时间。结论要高度关注输血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加以警惕,采用对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浓缩红细胞临床应用100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浓缩红细胞(RCC)320u分别对100例输血治疗的住院病人进行临床输血,每次输注2u,同时与输注全血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24h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b平均提高16g/L,RBC提高0.57×1012/L,而输血反应率浓缩红细胞输注比全血能迅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而较少发生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浓缩红细胞临床输血是现代输血中判定该医院输血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成分输血是针对性地选择病人所需要的血液成分输注,能有效提高血液治疗效果,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给患者输注不必要的血液成分,节约血源。随着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探讨临床不同血液成分输血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工作中,输血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输血治疗得当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但由于人类血型系统的多样性和血液成分的复杂性,输血可能存在发生各种输血不良反应或传播病毒等潜在风险,输血不良反应已成为血液安全和有效输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在输血前严格进行不  相似文献   

18.
虽然输血是临床救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却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安全输血是输血医学永恒的主题.由于人类血型抗原和HIA系统的复杂多样,输血免疫反应最为常见.在血液各种成分输注中,以输注白细胞的反应率最高.目的 了解因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与过敏反应.方法 通过总结病因与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因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与过敏反应可给患者带来病痛困扰,应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减轻症状,而在此之前的预防工作也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邓阳辉 《当代医学》2016,(12):93-94
目的 探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输血治疗的临床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16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对其实施精细的护理,包括心理防护、交叉配血防护、血液防护、输血防护以及生活防护.观察并记录患儿输血次数、临床效果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经过悉心护理的患儿,输血治疗效果显著,患儿皮肤黄染及肉眼血尿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成功纠正了贫血和溶血,提高血红蛋白至(90.5±10.3)g/L;输血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住院时间为4~15d.结论 做好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输血治疗进行精心的安全防护,能够有效保障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输血治疗的安全,显著提高患儿的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成分血的种类、各类制品的保存及榆注注意事项,以利指导临床用血。其次较详细地阐述了各类血制品的输注与护理,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输注成分血的风险处理能力。护理操作中的三查七对、无菌技术操作是安全输血的前提,而强烈的责任心及全面的输血知识则是安全输血的关键。榆成分血既能节约血源,又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和输血反应的发生。临床护士能否熟练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而正确输注,是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