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理筋整复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传统整复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以物理因子治疗为主),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电针及手法推拿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对比2组患者焦虑情绪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6.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焦虑情绪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无焦虑患者占比(76.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双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35.10±7.78)cm/s,(34.63±6.38)cm/s)]、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47.97±7.56)cm/s]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电针联合手法推拿可改善颈性眩晕患者脑供血不足,缓解焦虑情绪,有效减轻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推拿、整脊配合超激光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推拿、整脊和超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及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整脊配合超激光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配合中医推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螺旋CT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66%,总有效率98%;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2%,总有效率74%;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椎牵引配合手法推拿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枕颈交界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枕颈交界区推拿治疗,对照组以常规脊柱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前后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主动活动度(AROM)、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HI)作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VAS评分和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颈椎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枕颈交界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能明显缓解疼痛、眩晕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疗效优于常规脊柱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青年人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青年人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几种手法推拿合并颈椎牵引施治,并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68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临床治疗24例,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6%,显效率为79.4%。结论: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龙氏正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颈性眩晕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龙氏正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每周5次,l0次为l个疗程,两组均用相应手法治疗1个疗程。两组都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后比较其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积分比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颈曲均有所改善,观察组颈曲值改善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肯定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仰卧手法牵引加定点整复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仰卧手法牵引加定点整复推拿治疗颈性眩晕40例为手法治疗组,并设牵引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症状与功能积分评估结果显示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后两组指标积分显示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积分以及症状总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法治疗组对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牵引对照组。仰卧手法牵引加定点整复推拿通过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纠正错位的颈椎,从而解除椎动脉的痉挛、压迫,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梁恒晔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506-3506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颈椎整脊治疗网球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推拿配合颈椎整脊治疗网球肘,观察疗效。结果 163例患者,痊愈140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0例,治愈率85.8%,有效率100%。结论推拿配合颈椎整脊治疗网球肘治愈率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配合循经辨证取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腰扭伤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据辨证分为足太阳型16例,足少阳型8例,督脉型5例,带脉型3例,治疗时先采用整脊手法复位,再根据循经辨证取穴,用毫针行捻转泻法,对照组使用常规针灸治疗,3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65.63%)低于治疗组的有效率(96.8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脊手法复位配合循经辨证取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4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4.4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结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60例,采用小针刀松解寰枕筋膜及枕下四肌后行电针治疗;对照组55例,仅采用电针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6%(42/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术结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风池穴针刀刺血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颈性眩晕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各28例。A组采用风池穴针刀刺血配合推拿治疗;B组针刺治疗,C组推拿治疗。结果:治疗1次及治疗10d,A组治愈显效率均明显高于B、C组(42.9%、75.0%与14.3%、42.9%,21.4%、50.0%,均P0.05)。结论:风池穴针刀刺血配合推拿对颈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性眩晕患者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以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天麻素片。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针灸推拿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天麻素片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牵引推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光辉  赵青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436-2437
目的:为探讨颈椎牵引配合中医推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经螺旋CT确诊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66%,总有效率98%;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2%,总有效率74%;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椎牵引配合手法推拿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对颈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36例,以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36例,用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治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能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增加椎-基底动脉血供,使眩晕得到消除,效果优于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仰卧手法牵引加定点整复推拿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仰卧手法牵引加定点整复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仰卧手法牵引加定点整复推拿治疗颈性眩晕40例为手法治疗组,并设牵引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症状与功能积分评估结果显示均有极显差异(P<0.01),而治疗后两组指标积分显示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积分以及症状总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法治疗组对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牵引对照组。仰卧手法牵引加定点整复推拿通过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纠正错位的颈椎,从而解除椎动脉的痉挛、压迫、改善胸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推拿整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耳穴压豆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压豆结合推拿整脊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推拿整脊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维多功能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平板牵引配合推拿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维多功能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简便易行,无创伤,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明显提高了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均给予中西医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恢复期配合手法、日常生活活动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恢复期配合手法及日常生活活动指导等疗法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