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主动脉夹层病人23例,全部依次进行彩色多普勒、MRI、CT等多项检查,搜集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率等临床资料。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MRI、CT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破口的检出率以及内膜的撕裂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且可床旁操作、实时无创,可作为诊断主动脉夹层首选检查方法,在诊断主动脉夹层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X线、CT、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普通X线、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及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主动脉夹层的x线、CT与MRI所见,以及三项检查技术进行汇总并对比分析。结果普通x线提示性阳性率68%(17/25);CT阳性率100%(25/25),破裂口检出率28/%(7/25);MRI检查7例,7阳性率100%(7/7),破裂口检出6例。普通x线Y对AD检出率低,CT对内膜破口及夹层范围诊断有一定限度,MRI对内膜钙化内移显示率低。三者对内膜片及双腔显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RI、CT、普通x线。依次为。结论普通x线是AD的初步排查方法,CT和MRI是诊断AD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CT、MRI检查手段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的106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X线、CT、MRI三种检查方法对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结果:X线、CT、MRI三种检查方法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正确检出率分别为99.05%、90.57%、70.75%;对于0、Ⅰ、Ⅱ、Ⅲ、Ⅳ不同级别的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X线的检出率分别为0%、10.36%、24.24%、25.60%、10.01%;CT的检出率分别为0%、28.67%、26.11%、25.60%、10.01%;MRI的检出率分别为6.91%、29.89%、27.27%、25.60%、10.01%;对照三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级别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MRI在0-Ⅱ级的检出率高于X线和CT(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在Ⅰ-Ⅱ级的检出率高于X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Ⅳ级的检出率三者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CT、MRI检查手段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考虑其轻度骶髂关节病变的检查方法应当考虑CT或者MRI,其中MRI的临床诊断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66例,分析X线、CT与MRI检查三种影像学资料。结果:在0级AS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方面,MRI高于CT和X线诊断(P<0.05);Ⅰ~Ⅱ级CT、MRI分级检出率高于X线(P<0.05);Ⅲ、Ⅳ级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诊断的欠光滑与毛刺感、骨质硬化、侵蚀或囊性变检出率高于X线(P<0.05);CT、MRI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CT和MRI在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MRI对欠光滑、毛刺感、骨质硬化、侵蚀或囊性变以及AS分级的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乳腺X线、超声检查对T1及Tis期乳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经病理证实为T1及Tis期乳腺癌且乳腺X线、超声检查资料齐全的患者1280例,进行分配,其中对照组640例患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观察组640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乳腺癌的检出率以及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方法对患者的病变检出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脂肪型乳腺X线病变检测率6.38%,高于超声检查脂肪型病变检出率0%,X~2=6.198,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少量纤维腺体型乳腺X线病变检出率为3.59%,高于超声检查少量纤维腺体型乳腺病变检出率0%,X~2=8.146,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对于多量纤维腺体乳腺的检出率相同,数据无差异,因此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在致密性乳腺病变检查中的检出率为8.82%,高于乳腺X线病变检出率0%,X~2=6.277,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方式的病变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X线综合性检出率优于超声检查,但是针对致密性乳腺病变检查,超声优于乳腺X线检查。而且腺体的密度影响着乳腺X线的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比较肌骨超声、X线、CT、MRI及实验室指标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效能,探讨肌骨超声诊断A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诊为AS的患者82例,均行肌骨超声、X线、CT、MRI、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查,根据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结果,分为阳性69例(病例组)和阴性13例(对照组),分析并比较肌骨超声与上述其他检查方式在AS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两组性别比、年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超声、CT、X线、MRI的AS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与X线、CT、MRI对AS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与MRI诊断AS炎症期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与实验室炎症指标在判断骶髂关节炎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肌骨超声可以作为诊断AS的重要影像学手段,特别是在AS炎症期,超声检出率可以媲美MRI。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与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乳腺X线摄影检查阴性,并接受常规超声及MRI检查的乳腺疾病患者257例共305个病灶,以术后病理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常规超声与MRI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7.38%和90.49%。MRI对导管内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98.21%和75.00%,P0.05),两种方法对肿块型病灶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97.19%和93.98%,P0.05)。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37%、74.62%、76.07%,90.24%、58.71%、62.95%,常规超声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MRI(P0.001)。常规超声和MRI诊断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和0.74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和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病灶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对导管内病灶的检出率优于常规超声,但常规超声与MRI对乳腺X线摄影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相仿,因此常规超声可作为乳腺X线摄影阴性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脊柱骨折采取X线平片、CT、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126例,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MRI、CT、X线平片诊断,对比三种方式检查脊椎骨折损伤情况及检出率。结果:X线平片检出脊椎骨折损伤228处,CT扫描检出脊椎骨折损伤415处,多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出脊椎骨折损伤587处,多于X线平片、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及MRI诊断脊椎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椎间盘损伤、脊髓损伤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诊断脊椎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通过MRI、CT、X线平片诊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建议将三种诊断方式联合应用,可使诊断结果的准确度提升,在临床后续治疗中存在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12-4814
目的分析X线、CT和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影像学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78例已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且X线平片Ⅱ级以下早期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和MRI检查,观察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MRI与CT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4.4%与61.5%,X线检出率为37.2%,MRI与C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资料中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异常、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及关节软骨肿胀,其中MRI与CT检查阳性率均显著高于X线(P<0.05)。仅有MRI才能检出软组织肿胀、关节滑膜增厚、骨髓水肿以及滑膜炎症。结论 X线、CT和MRI检查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MRI的检出率最高且能够更好地反映微小病变及软组织病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X线在成人足舟骨坏死病中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确诊率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成人足舟骨坏死病患者36例,分别实施MRI、CT和X线检测,分析三种检测方式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与检测确诊率。结果:36例成人足舟骨坏死病患者中,MRI影像均表现为骨髓水肿与足舟骨压缩变扁,CT影像可见足舟骨质密度增加与骨压缩变窄,而X线片表现为足舟骨骨质密度增加与足舟骨外侧部分变窄。MRI检查成人足舟骨坏死病的确诊率97.22%高于CT、X线检查83.33%、72.22%,且CT检查的确诊率83.33%高于X线检查72.22%,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MRI诊断对于成人足舟骨坏死病比CT、X线的确诊率更高,可作为成人足舟骨坏死病确诊的方法。临床可联合应用三种诊断方法,在X线初步诊断疾病的基础上,利用MRI、CT判断病变程度,以指导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62-3664
研究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采用X线、CT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临床纳入85例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以及MRI影像学检查,观察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三种影像学检查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囊变以及关节软骨肿胀上均有差异(P0.05);MRI在关节面侵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上与CT有差异,P0.05。三种影像学检查在0~Ⅱ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0~Ⅱ级中于CT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CT以及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均具有诊断效果,其中MRI诊断率最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雷正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142-6143
目的 分析4种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AA)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7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X线平片、64层螺旋CT、MRI、DSA检查结果汇总,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DAA的检出:X线平片提示阳性率为52.11%,64层螺旋CT阳性率为94.37%(MRI阳性率为100%),DSA阳性率为100%;DAA破裂口的检出:64层螺旋CT检出率81.69%,DSA1检出率93.75%,MRI检出率为85.00%,X线平片单独未检测出破裂口.结论 64层螺旋CT、MRI、DS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但DSA和MRI存在有一定的缺点,常规X线胸片对该病特异性不强,可仅可作为初检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20例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误诊情况。方法:分析20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片、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结果。结果:20例主动夹层临床表现各异,典型撕裂样疼痛12例(60%),部分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主动夹层的临床表现复杂,初诊误诊率30%。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nic dissection,AD)的CT和MRI表现,探讨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CT和MRI对8例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CT直接显示为不同密度的真、假两腔及剥离的内膜瓣、钙化内移的内膜。MRI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并有5例清晰显示撕裂的位置。结论 MRI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其可靠性和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MRI、X线与CT应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并给予MRI、X线及CT检查,观察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及分级检出情况。结果:MRI检出率为96. 94%明显高于X线的62. 24%和CT的79. 59%(P 0. 05),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 0. 05);在AS分级上,MRI在各级上的检出率均为100. 00%,特别是在0级上检出率显著高于CT、X线(P 0. 05),在I级和II级上MRI和CT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P 0. 05)。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效果中MRI、X线与CT诊断价值均较高,但MRI无论是在检出率还是分级检出上均明显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高频超声、X线及MRI对银屑病关节炎踝关节病变的检出情况,探讨各检查方法对踝关节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确诊为银屑病关节炎的患者分别行超声、X线及MRI检查,比较各检查方法对踝关节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超声检出滑膜增厚6例,骨质侵蚀2例,关节腔积液5例,腱鞘炎6例;X线检出骨质侵蚀2例;MRI检出滑膜增厚3例,骨质侵蚀2例,骨髓水肿6例,关节腔积液8例。超声与MRI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和MRI与X线检出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能够检出银屑病关节炎踝关节病变的腔外病变,MRI对腔内病变的检出更有优势,此两种方法较X线能更准确、全面地诊断银屑病关节炎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CT、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60例ADA患者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ADA,均进行多层螺旋CT(MSCT)、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Debakey分型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管腔密度不均、内膜瓣钙化内移、主动脉血管增宽、心包积液等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MSCT检测结果中,I型29例,II型17例,III型14例,ADA检出率为100%;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中,I型27例,II型15例,III型9例,ADA检出率为85%,MSCT检出率显著高于多普勒超声;管腔密度不均、内膜瓣钙化内移、主动脉血管增宽、心包积液等4个疾病特征中,多普勒超声内膜瓣钙化内移与心包积液两者检出阳性率显著低于MS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多普勒超声均对ADA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但MSCT诊断价值更佳,其对Debakey分型检测准确率及病灶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多普勒超声。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磁共振诊断与超声等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和比较MRI、综合超声、CT、X线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价值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综合诊断及其优选应用。方法  62例主动脉夹层均进行MRI的自旋回波 (SE)序列、电影 (Cine MRI)和经胸超声 (TTE)检查 ,其中 3 2例行二维磁共振造影 (2D MRA)检查 ,2 0例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 (3D DCEMRA )检查 ,2 3例行速度编码电影血流速度测定 (VEC)检查 ,15例行经食道超声 (TEE)检查。 3 3例行螺旋CT检查 ,2 9例行DSA检查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MRI和TTE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灵敏度分别是 97%、85 % ,特异度分别为 10 0 %、90 %。TEE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为 10 0 % ,CT灵敏度为 90 .1% ,DSA灵敏度为 89.6%。结论 MRI和综合超声及CT、DSA均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优良方法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选择 ,而MRI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的5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分别独立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TE诊断结果以及Stanford分型结果的准确率。基于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主动脉夹层组与非主动脉夹层组,对比TTE检测的主动脉内径;统计经CTA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TTE间接征象。结果:TTE诊断准确率为90.00%,与CTA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95)。TTE对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弓部动脉以及降主动脉近端的异常检出率与C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TE对降主动脉远端及腹部动脉的异常检出率低于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TE对Stanford分型诊断的准确率为88.00%,与CTA诊断、一致性尚可(Kappa值=0.733)。基于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主动脉夹层组与非主动脉夹层组,主动脉夹层组的主动脉内径大于非主动脉夹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9例患者经...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552-3553
目的探讨常规X线与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隐藏病灶显示情况以及病灶分布显示情况。结果常规X线检查确诊94例,诊断准确率为85.96%,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110例,诊断准确率为9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X线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3.79%,多层螺旋CT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个病灶中,常规X线检出92个,检出率为45.10%,多层螺旋CT检出198个,检出率为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对隐藏病灶以及病灶分布情况予以显示,在疾病诊断与鉴别中具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