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1-2017.11确诊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152例64排CT影像表现。结果:早产儿42例,足月新生儿110例,其中轻度90例,中度46例,重度16例。按部位发生于侧脑室周围髓质区32例,灰白质交界区98例,发生于双侧大脑半球12例,合并出血10例。讨论:64排CT能够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明确诊断,分型,且检查快捷,可以使临床对患儿病情准确把握和诊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分度和判定疗效的价值。方法:112例临床怀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全部行CT扫描,46例经治疗后复查;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未行CT检查的患儿9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根据CT表现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9例(8%),中度52例(46%),轻度45例(40%),CT表现正常的有6例(5%),CT指导下治疗的患儿预后不良者约4%;对照组3个月后随访复查,预后不良者出现率较高,为9%。讨论: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明确诊断、判断病变范围和程度、指导临床分度和治疗、估计预后均有重要作用,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秀红 《现代护理》2001,7(2):17-17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 ,是新生儿常见病 ,往往并发低血钙、低血镁 ,正确护理与治疗对患儿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 1999年收治 35例护理与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均为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收治 ,经颅脑CT确诊为HIE患儿 ,其中男 2 7例 ,女 8例 ,均为足月新生儿 ,出生前均有宫内窘迫、窒息史 ,出生后有不同程度的呻吟、呼吸节律不整、惊厥、激惹、囟门饱满等症状。按 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HIECT分度 ,轻度 11例 ,其中 7例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1例脑室内出血 ,3例脑实质出血 ;重度 8例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4.
李兴锋  马新爱 《临床医学》2013,33(10):93-94
目的 探究和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和疗效分析,探讨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原阳县红十字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共收集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三支持三对症"及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三支持三对症"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在出生后第4天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20 μɡ,静脉点滴,每天1次,根据临床分度,其中中度10-14 d,重度21-28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ANB)评分.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观察组患儿临床表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NANB评分,观察组NAN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治疗和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降低了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亚玲 《临床医学》2009,29(9):11-12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只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然后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陈小蓉 《护理研究》2004,18(17):1561-1562
20 0 2年 12月— 2 0 0 3年 4月 ,我科收治 4例大血管栓塞的新生儿 ,分别为左股动脉、右股动脉、右窝动脉、左股静脉栓塞。经采用总量为 3× 10 5U尿激酶治疗 ,其中 3例痊愈 ,1例因其他原因自动出院。现将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新生儿 ,最小的生后 1h ,最大的生后4d ,均为男性。入院时基础疾病分别为 :红细胞增多症 ;消化道出血 ;先天性心脏病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肺透明膜病 ,呼吸衰竭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2 主要临床表现 本组中 ,3例动脉栓塞因程度不同而表现不一 ,主要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方法:87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常规吸氧、维持心肺功能,抗惊厥,降颅压,控制脑水肿,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试验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7~10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低场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行低场MRI检查,并时其低场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害,其中广泛脑水肿5例,颅内出血10例,皮质下及脑室旁白质损害9例,丘脑、基底节区和脑干背侧异常信号7例。结论:低场MRI能准确的反映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58例对照组和62例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记录2组患儿发生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于第7天和第14天对患儿进行NBNA测定.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儿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7天和第14天护理干预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并发症进一步引起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简称HIE)主要是指在围产期宫内发生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障碍而导致新生儿脑的缺血缺氧损害(产后引起的只占10%),临床上发现的一系列脑病的表现。临床上按症状轻重分度.轻度:症状持续24小时左右,预后较好;中度:大多数患儿一周后症状消失,不消失者如存活可能有后遗症;重度:病死率高,多数在一周内死亡存活者症状可持续数周,多有后遗症。因此,在护理中要密切注意病情,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减轻症状,以抢救患儿的生命,减少并发症。下面就我科收治的HIE的病例谈谈护理体会。临床资料我科从1989年1至9月共收HIE24例,男16例,女8例,发生年龄最小的半小时,最大36小时,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炎性症状、神经行为评估量表(NBNA)评分。结果 观察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7%,31/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7,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6、IL-18、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NBNA评分。  相似文献   

12.
张艳 《当代护士》2018,(8):93-9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系统化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实施后明显好于实施前,实验组临床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适合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由围产期缺氧所致的颅脑损伤,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是新生儿窒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生率约为活产儿的6/1000,其中15%~20%的患儿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中25%~30%常有神经发育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惊厥,认知缺陷等[1]。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常在生后1周尤其前3 d内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表现。如烦躁不安或嗜睡、吐奶、尖叫、抽搐等症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建院以来本科新生儿室收治数十名轻中度HIE患儿,均康复出院。2014年7月2日本科收治1例轻度窒息患儿,并发HIE,该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对其采取了有效性综合护理措施,促进患儿脑功能恢复,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将临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凝血酶胃内灌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红 《现代护理》2006,12(14):1320-1320
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许多重症疾病的并发症,新生儿在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及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均可导致消化道黏膜糜烂出血,甚至发生应激性溃疡[1]。该病来势凶猛,如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死亡率较高,成为新生儿危重急症之一。我科自2000年到2005年对42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采用留置胃管将凝血酶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止血迅速,无副作用,并且通过留置胃管可以动态的观察出血情况,并能及时抽出胃液积血,有利于血液凝固,减轻呕吐、腹胀等症状。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42例,均为住院患儿,男27例,女15例。年龄1~7d。其中8例以消化道出血收入院,…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病,往往并发低血钙、低血镁,正确护理与治疗对患儿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1999年收治35例护理与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35例均为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收治,经颅脑CT确诊为HIE患儿,其中男27例,女8例,均为足月新生儿,出生前均有宫内窘迫、窒息史,出生后有不同程度的呻吟、呼吸节律不整、惊厥、激惹、囟门饱满等症状.按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HIE CT分度,轻度11例,其中7例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重度8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1例,脑实质出血2例. 35例HIE患儿,经降低脑水肿、防止惊厥与窒息、供氧及营养支持,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15例中、重度患儿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分别治疗7~14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及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的影响。方法分别对58例对照组和62例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记录2组患儿发生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于第7天和第14天对患儿进行NBNA测定。结果护理干预组患儿颅内高压、低血糖、惊厥、呕吐呛咳等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7天和第14天护理干预组NBNA评分≤35分的患儿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并发症进一步引起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8.
饶翠琼 《临床医学》2013,33(2):91-92
目的探讨脑活素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早期干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大埔县人民医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2月诊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吸氧、脱水及控制惊厥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活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意识恢复、反射恢复及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活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显著,患儿神经行为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玲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44-1146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2例经高压氧治疗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且经随访的病例,并与同期未经高压氧治疗且能随访的52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对照,用χ^2检验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远期疗效好,后遗症发生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20.
张文敏 《妇幼护理》2024,4(6):1371-1373
目的 探析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钦州市妇幼 保健院诊治的 74 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根据不同干预措施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7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 组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家属满意度、症状及惊厥消失时间、哭闹及镇静药物使用次数。结果 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及惊厥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哭闹、镇静药物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提升家属满意度,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减少药物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