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科检验“危急值”护理质量控制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急诊科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处理的护理管理的体会。认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抢救患者的时效性和成功率,护士在危急值信息传递和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急值”报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危急值报告表评估患者的危急值状况,异常时5~10min 内作出有效处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vs 81.3%), P<0.05;观察组患者、护士及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危急值”报告可有效提升护理安全,确保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士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危急值报告涉及实验室、信息科、护理部、临床医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危急值项目的选择、报告范围和时限的确定、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的改进和优化,是临床实验室高效准确的提供报告单,保障患者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良好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医院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利用HIS和LIS的资源研发危急值报告系统,既提高了我院管理管理水平,又降低了医疗风险,应用中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DCA循环对临床危急值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6月未实施PDCA 循环管理的危急值报告,与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2021年8~12月的危急值报告进行相关数据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我院2021年的危急值及时报告率、及时处置率、及时记录率分别由90.20%、82.71%、75.62%提高至97.64%、93.78%、95.88%。结论: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临床危急值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了解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在我院的运行情况,评估危急值报告体系的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10-12月检验危急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危急值为1462例,危急值总数占总测试数的百分率为0.33%,危急值报告排名前五位的项目是PLT、WBC、HGB、肌钙蛋白、Na+。危急值发生率在前5位的科室是血液科、ICU、急诊科、肿瘤科、心血管科。结论:通过定期统计分析危急值数据,以评估危急值报告体系有效性,使危急值报告制度既保证实验室、临床工作效率,又要满足医疗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危急值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危急值172份,利用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统计我科危急值的构成比、分布率,分析临床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结果:我科危急值报告以检验医学为主,占99%。检验医学危急值出现最多的是血气分析,占40%;其次是电解质,占36%;在次是血液分析,占9%。血气分析危急值以二氧化碳分压〉60mmHg为主,占80%。危急值疾病分布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为主,占83%。患者抢救治疗成功率占89%。结论:医学检验(检查)和临床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危患值制度,不断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张超 《医疗卫生装备》2013,(11):107-108,111
在现有的HIS、LIS、EMR、NIS、短信平台基础上,设计了全新的检验危急值报告、反馈流程和系统结构,开发了检验危急值系统,弥补了传统报告方式的缺陷,实现了危急值实时报告和数据整合,并且提出了系统实施后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检验为切入点,解决了患者危急值警示信息的及时送达问题,加快了医疗的介入速度,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门急诊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对2008-2012年门急诊7600条危急值报告分析,了解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改进的效果。结果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与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患者得到更快救治。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化管理对危急值患者及时处理和抢救,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培训提高ICU护理安全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ICU的38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培训组,对培训组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多方位的培训;分析两组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遵守情况、危急值改善时间、患者对病情的知晓情况(出现危急值后)和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遵守率(94.7%vs 57.9%,χ2=7.13, P<0.01)、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率(94.7% vs 68.4%,χ2=4.38, P<0.05)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9.5%vs.42.1%,χ2=9.47, P<0.01)均高于对照组,而危急值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3.1±0.9 vs 4.8±1.2, t=1.85, P<0.05)。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可提高ICU护理安全,帮助医师准确判断病情,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提升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徐晓嵘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386-3387
目的 对危急值在临床检验质量体系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350位临床医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目前已经实施的临床检验的危急值工作制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5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高达95.3%.结论 在医院中规范危急值制度在提高医院检验科工作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提高各个临床科室医生的满意度以及检验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危急值通常是指检验结果高度异常,也被称为“Panic Value”。当出现这个检验结果时,说明患者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1]。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及时给予患者有效地干预措施或治疗,就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急生命的检验结果,故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被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相似文献   

13.
检验危急值应用的评估与持续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挖掘检验危急值数据中隐藏的规律,通过临床联系和评估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探索、评估适合医院特点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结果危急值的发生率为0.14%;经过临床评估查实、统计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和咨询临床专家,检验科修改了PO2、GLU、PT、APTT的危急值范围;新增了新生儿K+、GLU、BiLi和AKT、MYO、CTnl,同时删除了AMY等危急项目,并报医务科批准和执行.结论 定期分析评估、不断总结、持续改进,使检验危急值报告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有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检验科的服务意识和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利用Eclipse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用Java语言开发了医院检验危急值发布平台,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检验实验室信息系统、移动运营商短信业务系统网络信道的无缝链接。危急值发布平台可实现向医护工作站桌面发布危急值警示信息,向开单医生、门诊患者发布手机短信。其应用使危急值发布更方便、快捷和准确,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1972年Lunberg[1]提出了"检验危急值"的概念,所谓检验危急值(Panic Value),是一种极度异常的检验结果,如果不恰当地给予有效的治疗,患者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而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Panic Value"也被称为"Critical Value".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运用PDCA方法提高医院"危急值"管理的水平。方法:成立PDCA小组,分析我院"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并定期进行督查。结果:通过运用PDCA的方法,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逐步得到完善,执行力也不断提高。结论:使有"危急值"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危急值管理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对2010年12月份住院患者危急值回报及临床医生的应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生危急值138例次,检验科回报135例次,回报率98%;有124例次的危急值在当天或次日即得到治疗或纠正,占总数的90%。结论现有的管理方法存在一定弊端,应通过改进回报方式、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回报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检验危急值实时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医院信息系统和联机检验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危急值实时检测系统的重要意义。当患者出现检验危急值后,系统可对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进行即时警示和实时监控,从而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医院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危急值”报告制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危急值概念、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和相应的质控方法,总结了危急值报告制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目前危急值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进展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尝试初步构建一套适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的科学、合理、可靠、可行的指标体系。方法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依托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采用文献系统分析、规范的选题小组法、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实证分析,通过检验、临床、护理、管理、科研等多学科合作,全面地收集整理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相关指标,初步构建出一套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初步构建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分三级: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55个。结论(1)研究初步构建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内容能全面反映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情况,适合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的综合评价:(2)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需要继续通过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文献法等方法进一步精选、量化及确定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