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2.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中血皮质醇和血糖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依托咪酯麻醉诱导过程中血糖和皮质醇的变化 ,以评价两药物对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40例ASAⅠ~Ⅱ级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异丙酚组 (A组 ,n =2 0 )和依托咪酯组 (B组 ,n =2 0 )。麻醉诱导A组异丙酚 2mg/kg、B组依托咪酯 0 4mg/kg ,加用芬太尼 2 μg/kg、阿曲库铵 0 5mg/kg。结果 :(1)诱导后血糖A组由 4 5 9± 0 6 7mmol/L增至 4 93± 0 6 3mmol/L ;B组由 5 0 4± 0 5 0mmol/L增至 5 6 7± 0 80mmol/L(P <0 0 5 )。 (2 )血皮质醇A组由 13 6± 5 17μg/L降至 10 4± 5 5 6 μg/L ;B组由 12 3± 5 18μg/L降至 8 37±4 13μg/L(P <0 0 5 )。 (3)诱导后 5分钟 ,A组BP、HR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B组则上升 (P <0 0 5 ) ,10分钟后恢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均能抑制麻醉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但异丙酚比依托咪酯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中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80年代中期,我院开展联合麻醉(硬膜外阻滞加全麻)以来,并逐渐成为我院主要的麻醉方法之一,在1995年1月~12月,仅普胸和肝肿瘤外科手术采用此种麻醉方法达1491例。本文比较两种不同的短效静脉全麻药在联合麻醉的诱导和维持阶段对血流动力学和病人术毕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探讨临床合理使用的方法。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和分组 肝脏外科手术病人120例,年龄29~70岁,ASA1~2级,肝脏肿瘤直径<80mm。术前无心血管疾病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史,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随机将病人分为依托咪酯(E组… 相似文献
4.
5.
6.
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年龄20~70岁,需要全身麻醉行腹部手术、开胸手术或开颅手术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n=45)和丙泊酚组(P组,n=50).麻醉诱导:提前5 min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75 mg/kg,预注维库溴铵总量(0.1 mg/kg)的1/4,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4 mg/kg(E组)或丙泊酚2 mg/kg(P组)、再注射维库溴铵总量的3/4.麻醉维持:雷米芬太尼0.05~0.1μg·kg-1·min-1,依托咪酯0.6~1.2 mg·kg-1·h-1(E组)或丙泊酚4~10 mg/kg(P组),维库溴铵酌情追加.记录入室、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3、5、10 min及切皮时的SBP、DBP、HR、SpO2,诱导期BP和HR的最高和最低值、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插管后和术后24 h分别经桡动脉抽血2 ml,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观察有无肌颤、注射痛、恶心、呕吐、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完毕后的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与入室时比较,插管前两组SBP、DBP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尤其P组降低更为明显;插管后3、5、10 min P组SBP、DB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插管后1、3 min E组HR明显增快(P<0.05或P<0.01),而P组在插管后1 min HR也明显增快(P<0.05),插管后3、5、10 min时减慢(P<0.05);(3)诱导期间两组患者最高SBP、HR和最低SBP、HR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插管后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P(0.05或P(0.01),而P组升高更为显著;(5)两组均有注射痛发生,但E组(11%)发生率较P组(44%)低(P<0.01),两组均未出现肌颤、恶心呕吐、静脉炎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临床剂量的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的静脉全麻药是安全可行的,诱导前预注射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肌肉松弛药可有效预防肌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 依托咪酯作为一种静脉麻醉药,由于其苏醒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影响小、具有脑保护作用等特点,已被大量应用于临床麻醉.但其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影响了麻醉医师临床应用的热情.近年由于少有关于依托咪酯诱导或短时间输注引起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肾上腺皮质抑制的新报道,其应用又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目的 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探讨依托咪酯用于全身麻醉诱导、维持及危重患者的可行性,了解针对减轻其肾上腺毒性的新的研究方向与实验设计. 内容 对依托咪酯肾上腺毒性的药理机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趋向 随着对依托咪酯肾上腺毒性作用的深入研究,其用于非危重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已得到认可,而用于危重患者仍具有较大争议.小剂量药物预处理减轻其肾上腺毒性以及改变分子结构的新方法已成为研究减轻依托咪酯肾上腺毒性的热点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麻醉诱导期间咪达唑仑、异丙酚、依托咪酯及硫喷妥钠对脑血流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药物在麻醉诱导期间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的影响.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麻醉诱导药物分别为咪达唑仑0.15mg/kg、异丙酚2mg/kg、依托咪酯0.3mg/kg和硫喷妥钠5mg/kg.给药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采用1%七氟醚-66%氧化亚氮和氧气吸入,同时机械通气维持PETCO2在35~40mmHg.采用经颅多普勒监测仪(TCD),分别于诱导前和诱导1、2、3、5、10、15min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V-MCA),同时记录动脉血压、心率及PETCO2.结果 给药后1min,异丙酚、依托咪酯和硫喷妥钠可使V-MCA明显降低(P<0.05),而咪达唑仑组无显著变化(P>0.05).气管插管后,4组病人的Vm-MCA,其中仅咪达唑仑组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3组与基础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非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诱导剂量的异丙酚、依托咪酯和硫喷妥钠对V-MCA的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咪达唑仑影响较小;在对气管插管引起的脑血流速率波动的抑制方面咪达唑仑则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依托咪酯催眠作用起效快、时效短,临床上用作麻醉诱导及辅助用药。但该药在部分病人会出现震颤、阵挛、强直等肌肉不协调运动,并可引起肾上腺皮质抑制[1]。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与依托咪酯合用,减少依托咪酯辅助硬膜外麻醉时出现震颤、阵挛、强直等肌肉不协调运动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上腹部手术病人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18~50岁,随机接依托咪酯一芬太尼剂量比例不同分为三组,每组均为50例(依托咪酯为徐州第三制药厂生产)。三组病人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时间均在3小时以下。 方法 所… 相似文献
10.
小儿麻醉应用异丙酚全麻加硬膜外阻滞7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暂、苏醒迅速。我们从1993~1995年将异丙酚用于小儿外科手术的麻醉500例,包括新生儿、婴儿、幼儿及儿童手术的麻醉。经临床观察发现此药在婴儿与儿童的麻醉诱导用量与维持用量有其不同的规律。今选择以异丙酚全麻加硬膜外阻滞70例,ASAⅠ~Ⅱ,以阐明不同年龄组用药剂量的关系。资料与结果新生儿外科手术包括先天性食管闭锁3例,小肠闭锁5例,肠梗阻6例,食管裂孔疝等其它先天畸形6例;婴幼儿及儿童外科包括胸。腹部肿瘤、畸形矫正共50例。麻… 相似文献
11.
姜卫东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2):159-159
上腹部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不仅并发症多,且麻醉费用昂贵。硬膜外麻醉优点是操作简单、经济,但术中患者牵拉反应明显,恶心、呕吐常有发生,且有引起胆心反射(胆囊手术)的可能。增加了手术与麻醉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阻滞与静脉复合麻醉对上腹部手术病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6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硬膜外阻滞(EB)组和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IPBA)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结果:麻醉前5min和切皮前5minEB组的NE水平均显著高于IPBAffi(P<0.01),说明硬膜外穿刺和病人对手术的焦虑与NE水平的升高有关。切皮后60min,两组NE水平均升高至最高点,约为各自麻醉前值的2倍(P<0.01),提示两种方法均不能有效地防止手术应激的发生。术后60min,两组NE值均比各自术中值明显下降了40~50%(p<0.01),提示手术刺激是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主要启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在小儿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与方法:在47例ASAⅠ级,年龄8-13.5岁、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小儿,观察异丙酚、芬太尼和琥珀胆碱诱导,以异丙酚-芬太尼和肌松药维持麻醉的效果。结果与结论:用异丙酚诱导麻醉能产生满意的插管条件,并能明显抑制气管的心血管反应,与〉3岁小儿相比,〈3岁小儿的异丙酚讫地用量和和量均明显增高,清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4.
15.
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对血清皮质醇和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30例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比较两组血清皮质醇、血糖和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镇痛组术后血清皮质醇升高的持续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术后第1d、第3d的结果相比,两组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血糖变化,镇痛组术后即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第1d仍较术前为高,两组相比P<0.05。结果提示,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能有效地防止机体应激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连硬阻滞和全麻病人异丙酚的血药浓度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与方法:应用荧光光光谱法测定连硬阻滞和全麻病人静注新型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血药浓度以及一次静脉给药后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异丙酚投入量与测得的荧光强主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0.2106F-7.1933。结论:异丙酚在两组病体内过程符合药代动力学三室模型。 相似文献
17.
18.
Alvarez AO Cascardo A Albarracin Menendez S Capria JJ Cordero RA 《Obesity surgery》2000,10(4):353-360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physical impairments of massive obesity, cardiac, respiratory and gastrointestinal physiology must
be considered as much as pharmacokinetic behavior.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has to be carefully plann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increased risks of aspirative pneumonitis, hemodynamic instability and delay in recovery.The ideal
anesthesia should provide a smooth and quick induction, allowing rapid airway control, prominent hemodynamic stability, and
rapid emergence from anesthesia.To approach these ideal conditions,a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 with midazolam, remifentanil,
propofol and cisatracurium was designed and analyzed. Methods: 10 consenting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scheduled for elective
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TIVA with midazolam, remifentanil, propofol and cisatracurium
was used in all cases.Time to loss of consciousness, tracheal intubation, perianesthetic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of awareness with recall, recovery times,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costs of drugs were evaluated. Results:The
analyzed data showed adequate time 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for induction and tracheal intubation, stable maintenance
with easy handling of deepness, low incidence of perianesthetic complications, excellent recovery performance and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Conclusions: TIVA with midazolam, remifentanil, propofol and cisatracurium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secure,
predictable and economic for the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