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氟是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理作用,氟的摄入不足或者摄入过量都会对
动物和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氟中毒在我国分布范围非常广泛,病区类型也多种多样,严重危害机体健康。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氟及其化合物对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对氟认识的不断增
加,氟及其化合物的生殖毒性也逐渐成为氟研究领域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无论是从动物实验研究,还
是从人群流行病学研究都有相关报道揭示氟可作用于生殖过程的不同阶段而表现出生殖毒性。因此,进一
步了解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充分发挥其有益的功效,从而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本文对氟
的生殖毒性的研究进行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氟;生殖毒性;微量元素
中图分类号:R99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3 0282 03  相似文献   

2.
无机铅对睾丸生殖内分泌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男性生殖毒理研究的进展,铅对雄性生殖毒性报道增多。现就国内外有关无机铅及其化合物对睾丸生殖内分泌的毒性及作用机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有机锡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有机锡化合物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有机锡化合物可使海洋动物性成熟和繁殖推迟,引起贝类和腹足纲动物性畸变;也可干扰哺乳动物的内分泌,导致生育力下降、胚胎畸形、生长发育迟缓;还可诱发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等遗传毒性问题;但有机锡化合物对人体的生殖健康危害方面研究尚不全面,有待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铅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质和职业性有害因素.铅及其化合物对机体的各个组织均有毒性作用,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然而,对其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该文对铅及其化合物的遗传毒性最新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5.
有机锡的污染及其生殖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有机锡化合物的污染及其毒性,从有机锡化合物对海洋的污染来源、污染状况、对海洋生物的生殖毒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季氨化合物洗消剂的毒性、遗传毒性及致突变性。方法:按《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结果:LD50=4300mg/kg,属低毒级,蓄积毒性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均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精子畸形试验:各试验组精子畸形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2倍;30d喂养试验对动物体重、血液常规及血清CH、BUN、Glu无明显毒性作用,血清ALT含量各剂量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肝脏及睾丸组织均有明显的毒性损害。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季氨化合物洗消剂属低毒级,对肝脏及睾丸组织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且有潜在的遗传毒性及致突变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需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前,铟及其化合物在制造业、临床医学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职业性铟接触人群逐年增加,但国内对铟及其化合物毒性研究开展得还很少.本文介绍铟及其化合物毒性的研究进展,对促进国内铟及其化合物毒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广泛的工业上的化学品,可在食品高温加工过程巾自然形成.AA可对动物产生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在人类高水平暴露职业人群巾,只观察到AA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笔者综述了关于AA的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钒及其化合物致突变,致癌及生殖毒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钒及其化合物广泛地用于工业生产中,它们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对钒及其无机化合物的代谢、一般毒性已进行了较广泛地研究。但有关致突变、生殖毒性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在80年代后才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0.
铬及其化合物的遗传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铬及其化合物的遗传毒性研究进展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忠义,刚葆琪综述近几十年来,已有研究表明,铬及其化合物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癌性[1,2]。本文仅就铬及其化合物的遗传毒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一、铬及其化合物的类型[3,4]到目前为止,用通常的遗传毒...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壳聚糖的毒性。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壳聚糖属实际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壳聚糖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硝化甘油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主要急性毒作用是对循环、中枢神经及血液系统的作用。大鼠及小鼠经口的LD50分别为428.4mg/kg和390.4mg/kg,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252.5mg/kg。亚慢性毒性:200mg/kg剂量组12/14动物死亡,80及40mg/kg组出现明显中毒,20mg/kg组出现轻度中毒,中毒主要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睾丸组织萎缩及大剂量影响心脏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矽宁对小鼠进行了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及姊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结果显示,矽宁能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色体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升高,但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对小鼠姊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SCE)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细菌生物曲线测定法和刃天青还原抑制试验研究了汞(Hg+2)对混合细菌生长速度(GR)及总脱氢酶活性(TDHA)的影响。结果表明,Hg+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细菌GR和TDHA抑制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终点观察时间,Hg+2对细菌GR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明显不同,其中以4hIC50值(0.292mg/L)最小;并观察到,细菌相对生长量(RGY)在培养一定时间后存在回升规律,即RGY回升的起点时间随Hg+2浓度的增加而推迟,Hg+2对细菌TDHA的IC50和抑制阈浓度(ITC)分别为0.825、0.330mg/L。汞对细菌GR的影响比对TDHA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硒代蛋氨酸对小鼠微核及精子畸变的影响及硒代蛋氨酸是否具有基因水平的诱变性,研究硒代蛋氨酸的遗传毒性。方法设三个硒代蛋氨酸剂量实验组,一个阴性对照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分别进行雌雄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雄性小鼠精子畸变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四种菌进行硒代蛋氨酸的Ames试验。结果微核实验阴性对照组的微核率为1.7%,阳性对照为6.92%,在0.06mg/mL剂量时微核率为3.2%,结果为阳性;在0.03 mg/ml剂量时微核率为2.5%,结果为阴性。精子畸变实验阴性对照组的精子畸变率为1.22%,阳性对照为4.36%,在0.06 mg/ml剂量时精子畸变率为2.24%%,结果为阳性;在0.03 mg/ml剂量时精子畸变率为1.86%,结果为阴性。Ames试验结果为硒代蛋氨酸对TA97、TA98、TA100、TA102四种菌株均无致突变活性。结论在实验剂量范围内,硒代蛋氨酸不具有基因水平的诱变性,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通过对硒代蛋氨酸遗传毒性的研究,从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都可得出试验在大于0.06 mg/ml剂量时结果为阳性;试验在小于0.03 mg/ml剂量时结果为阴性。硒代蛋氨酸作为一种补充硒元素的有效途径,本实验说明低浓度的硒代蛋氨酸可用于富硒食品的生产,而高浓度的硒代蛋氨酸对生物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几种常见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状况,以期为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二氯苯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对二氯苯(P-DCB)的急性毒性,为制订职业性接触限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大鼠和小鼠各60只,均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大鼠以0、2400、左右162、4200、5500、7244mgP-DCB/kg,小鼠以0、1568、2510、4000、6400、10240mgP-DCB/kg一次灌胃,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以0、3162、5011、8000、12589、19953mg/m^3P-DCB吸入2h。大鼠8只,小鼠10只,白兔6只,性别不限,以5000mgP-DCB/kg涂皮8h。结果 大鼠经口LD50为3609mg/kg,小鼠经口LD50为4262mg/kg,小鼠吸入LC50为10100mg/m^3。大鼠和小鼠经皮LD50均大于5000mg/kg,白兔经皮最低致死剂量(MLD)大于5000mg/kg。结论 P-DCB是一种低毒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黄毅娜  徐培渝  焦春丽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34-2636,2638
[目的]研究辐射羊膜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综合评价辐射羊膜的遗传毒性。以辐射羊膜的浸提液进行试验,最高剂量均采用6cm^2/ml。[结果]三项试验均为阴性结果。[结论]辐射羊膜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在GMA为206.0和15.3mg/m~3 下进行的家兔、大鼠慢性吸入毒性实验。结果表明:GMA的慢性毒作用广泛,以损害神经、心血管、血液系统和实质性脏器肝、肾为主。高浓度组家兔、大鼠绝大多数指标为阳性,心、肝、肾等有明显病理改变,在停止染毒1个月后,上述病理变化未见明显好转,且有渐进性增强的趋势,属不可逆性改变。低浓度组除少数指标呈阳性结果外,未见其它明显异常,虽也有心、肝、肾等轻度病理改变,但在停止染毒1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属可逆性改变。由此认为,高浓度(206mg/m~3)为可引起机体产生明显反应的浓度,低浓度(15.3mg/m~3)为慢性阈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