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着处骨质增生及压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质增生。笔者收集骨伤科门诊2008年3月-2008年12月的60例足跟痛的患者,采用海桐皮汤外洗配合足垫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尤以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足跟或脚底部酸胀作痛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及脂肪垫变性所引起。其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人到了40岁以后,  相似文献   

3.
跟痛症机理与手法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即足跟底部局限性疼痛,临床上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年和老年人,体型肥胖妇女尤为多见,可由跟骨底面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所引起。急性者如行走时足部突然踩着硬物,或下楼时足跟着地过猛,都可发生;慢性者可由于跟部筋骨失养,遭受长期牵拉刺激而引起足跟慢性疼痛,也有因足跟底部骨质退变、增生发生足跟痛者。跟痛症并非疾病名称,而是一种症状。引起足跟痛的病因有多种,跖腱膜劳损、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等均能引起本症。本文主要介绍因跖腱膜劳损及跟骨骨刺所引起的跟痛症。1 跖腱膜劳损1-1 发病…  相似文献   

4.
电针女膝穴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足跟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跟痛多为足跟部软组织损伤引起或骨质增生所致 ,常见于跖筋膜劳损或跟骨骨刺形成 ,临床中应用电针女膝穴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本症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44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8岁 ,60岁以上者 40例 ;病程最短 8d ,最长 6浕 ;X线跟骨摄片 ,2 1例提示跟骨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1 2 诊断要点 足跟下或足心疼痛 ,足底有紧张感。有的坐后站立时 ,如履针毡 ,行走跛行 ,行走一段时间后症状减轻 ,有的劳累后疼痛加重 ,不耐久立远行 ,得热痛减 ,遇寒痛增。检查 :跟骨结节前缘压痛明…  相似文献   

5.
痛点封闭加药饼灸治疗跟痛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跟痛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 ,自 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封闭加药饼灸治疗跟痛症 5 6例 ,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 9例 ,女 47例。 40岁以上 5 1例。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3年。单侧发病者 48例 ,双侧 8例。检查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与跖筋膜附着处或足跟处有 1~ 4个压痛点 ,伴足底肿胀 11例 ,X线片检查 48例跟骨有骨刺形成。2 治疗方法2 .1 痛点封闭 用地塞米松 5~ 10 mg,2 %利多卡因 1~ 2 m l,严格消毒后由压痛点进针深达筋膜行局部封闭。 5天 1次 ,一般 2次。2 .2 药饼灸法 药用生川乌、生草乌 …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拟活血止痛散熏洗治疗足跟痛 5 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8例病人均为门疹病人 ,男 7例 ,女 5 1例 ;4 0岁以上者 5 6例 ,病程 1月~ 5年不等。临床表现为足跟痛 ,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与跖筋膜附着或足跟处压痛。2 治疗方法2 1 方药组成 伸筋草 2 0g ,红花 2 0g,炙马钱子 10g ,乳香12g ,桑枝 30g,羌活 10g,川芎 2 5g ,丹参 2 5g ,木瓜 10g ,牛膝 10g。2 2 使用方法 上药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煎 2 0min ,将患处暴露进行药物蒸气熏蒸 ,待药液温度降至 5 5℃左右时 ,患足进行浸洗。可边浸洗边轻柔按摩患处。每次治…  相似文献   

7.
张云杰  刘淑娟 《四川中医》1995,13(10):31-31
跟痛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病之一,多由慢性劳损、外伤、跟骨退行性变引起,包括跟后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跟腱损伤、筋膜炎或跟骨骨刺等.临床上,笔者采用中药内服为主,配以外洗,治疗本病48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男性20例,女性28例,病程20天~5年,其中慢性劳损引起者23例;跟骨骨质增生者17例;因受风湿、寒湿者8例.  相似文献   

8.
<正>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足跟痛的的常见原因与跟骨周围或附着于跟骨的肌肉韧带、筋膜或神经的劳损性病变有关,本病常见的部位为跟骨趾下面疼痛或跟骨后侧疼痛。本文主要是运用温针灸配合痛点点按治疗足跟痛,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30例中医院推拿科住院的足跟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9.
跖筋膜位于足底部,附着在跟骨结节上,向前止于趾骨的肌腱中,其中央部分坚强,内外侧部分薄弱,有保护足底肌肉、肌腱、保护跖趾关节,支持足弓的作用,同时又是足底某些内在肌肉的起点。由于负重、长期行走、损伤等原因可导致跖筋膜的慢性劳损。祖国医学认为肾气亏虚是造成本病的内  相似文献   

10.
跟痛症是以跟部疼痛而命名的骨科疾病。一般分为跟下痛、跟后痛、跟骨病三类。多发生在40~60岁的中年和老年人,以女性多见。主要症状是跟部疼痛、跛行,久站久行则疼痛加剧,甚则患足不能着地。压痛点常见于跟骨结节前方跖腱起点处,跟骨结节下方滑囊及脂肪垫,跟腱附着处和骨刺生长部位。笔者用师传姜黄散外敷治疗跟痛症5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周围由于慢性劳损而引起或行走时疼痛的一种病症.主要由于跟骨下脂肪萎缩变性及跟骨结节滑囊炎等原因导致跟跖面疼痛.笔者用针刺配合中药薰蒸治疗足跟痛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跟痛症是指足跟部周围由于慢性劳损而引起或行走时疼痛的一种病症。主要由于跟骨下脂肪萎缩变性及跟骨结节滑囊炎等原因导致跟跖面疼痛。笔者用针刺配合中药薰蒸治疗足跟痛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针刀治疗足跟痛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足跟痛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组织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临床上引起足跟痛的原因很多,有足跟骨骨质增生、跟骨脂肪垫变性、跖腱膜炎等,但跟骨骨质增生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且以足跟底部疼痛为主要症状。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一般采用内服药和外用药治疗,但疗效不甚满意。笔者自2001年1月以来采用小针刀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足跟痛5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针灸"足边穴"的方法,治疗右足跟痛,只针灸1次,疼痛完全消失而获得痊愈.疗效突出,单穴治疗,方法简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黄××,男,63岁.于2012年5月2日在野外行走时,开始感到右足跟疼痛.20 d来一直疼痛不止,但晚上睡觉时不痛;晨早起床一下地行走即痛;行走多时及运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疼痛严重时,痛到足心,甚至整个足底都痛,走路跛行,非常痛苦,于6月1日就诊.检查:压右足跟部底面疼痛明显,但没有明显的肿胀:X光拍片证实跟骨结节没有鸡咀样骨刺形成及骨折;压痛点在跟骨结节中心前部前缘跖筋膜跟骨附着处.  相似文献   

15.
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3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1999年至今,采用中药薰洗疗法治疗跟痛症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1岁,平均45.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0天,平均7个月。病因分型:足跟脂肪垫炎18例,跖筋膜炎4例,跟骨骨刺8例。临床表现跟骨跖面疼痛,肿胀有压痛,有时可能触及跟下滑囊,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跟下足心痛,足底有胀裂感,压痛点局限于跟骨大结节的跖筋膜、肌肉附着部特别是其内侧。2治疗方法中药薰洗方组成:伸筋草20g,桃仁12g,红花6g,当归10g,川芎12g,赤芍10g,丹参18g,制川乌9g,制草乌9g,细辛…  相似文献   

16.
<正>跟骨骨刺综合征是引起足跟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疼痛主要是由于跖腱膜因反复微损伤在跟骨结节处炎症反应[1、2]。主要临床症状为足跟部跖侧痛、行走时加重,足跟底前内侧压痛,跟骨侧位片可见骨刺。现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刺综合征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跟痛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 ,包括跟骨骨刺、跖筋膜炎等 ,临床上治疗本病方法较多 ,笔者近 5 a来采用长毫针针刺环跳穴的方法治疗本病 ,疗效明显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共 10 8例病人 ,其中 X线片确诊为跟骨骨刺患者 98例 ,单足底痛 6 6例 ,双侧足底痛 32例 ;跖筋膜炎 10例 ,单足底痛6例 ,双足底痛 4例 ;病程最短者半月 ,最长者 2 a;年龄最小者 4 2岁 ,最大者 78岁 ,平均年龄 5 9岁。2 治疗方法2 .1 环跳穴的定位 :本穴属足少阳胆经的穴位 ,为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口连线的外 1/3与内 2 /3交界处 ,在臀大肌…  相似文献   

18.
跟痛症是由跖筋膜慢性损伤、炎症、退变等原因引起的一组病症,发病率较高。一般资料本组73例,男46例,女27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4岁,平均48岁;左侧37例,右侧29例,双侧7例;病史最长6年,最短3个月;其中60例患足 X 线侧位片有不同程度的跟骨骨质增生。  相似文献   

19.
足跟痛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的慢性疼痛,多与足跟部的慢性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此症包括现代医学的跟骨骨刺、跟骨结节滑囊炎、跟骨结节纤维脂肪垫炎等,病理变化主要是患处筋膜的无菌性炎症。中医认为足跟系肾经所络,足跟痛乃肾脉亏损、肝失所养而致。肾主骨,肾亏髓空,寒湿入侵,脉络失和;肝主筋,肝血不足,筋失濡养,血行瘀滞,加之外伤、劳损等诱因作用发为本病。足跟痛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其病位在足之  相似文献   

20.
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刺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又是治疗上的疑难病。近年来 ,笔者用小针刀治疗本病 31例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人多为农民、工人 ,计 31例 ,年龄为 30~ 56岁 ,其中男 2 5例 ,女 6例 ;病程最短者3个月 ,最长者 10年。1.2 诊断标准 症状及体征 :足跟底部疼痛 ,跟骨结节处压痛明显 ,患足足弓加深 ,跖长韧带和跖腱膜象弓弦一样在足弓处可清楚摸到 ,X线片见患足跟骨结节处有鸡嘴样骨刺生成。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患者俯卧位 ,患足踝关节前缘垫一小枕头 ,足跟朝上 ,将足垫稳 ,在足跟压痛明显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