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其《养生主》篇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的内容很广泛,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将养生之道从天体阴阳、饮食起居、精、气、神、病等方面进行了高度概括。随后,马王堆医书,记载更为详实,论述更为透彻。  相似文献   

2.
保养精气     
王健 《家庭用药》2012,(9):45-45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关于养生的经典段落,谈到上古之人“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令人却“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原因在于今时之人不懂养生之道,“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由于精的枯竭、真气的耗散导致了半百而衰。所以要延缓衰老,保养精气是很重要的养生法则。  相似文献   

3.
正伯公今年96岁,身体硬朗,思维清晰。熟悉伯公的人都说他是越活越健康了,因为伯公年轻时身体并不好,经常生病。我很好奇,不知伯公有何养生秘诀。听了我的疑惑,伯公笑说:"我是跟庖丁学的养生术。"我仔细听了伯公的解释,认为伯公从庖丁解牛那里悟出并坚持的养生之道大概有下面这几条:首先,从庖丁说的"依乎天理"悟出养生之道一:要尊重身体规律。  相似文献   

4.
《自我药疗》2013,(3):14-19
春节刚过,《自我药疗》杂志记者走进北京西城区的一户普通家庭,实地采访了本刊的热心读者宋黎明先生及其家人。对宋先生来说,经常被人们问起真实年龄成了他的一个“甜蜜的烦恼”。除了皮肤保养得好,更多要归功于他成功的养生方法。正因如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全家人的健康意见领袖,也成为了整个家族的健康榜样。他说:“让全家人都健康,就是我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王臻 《自我药疗》2014,(12):20-20
《自我药疗》杂志记者走进北京西城区的一户普通家庭,实地采访了本刊的热心读者宋黎明先生及其家人。 对宋先生来说,经常被人们问起真实年龄成了他的一个“甜蜜的烦恼”。除了皮肤保养得好,更多要归功于他成功的养生方法。正因如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全家人的健康意见领袖,也成为了整个家族的健康榜样。他说:“让全家人都健康,就是我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号脉,是中医诊病的方法之一,准确地说叫“切脉”,是司空见惯的事。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中有这么一段故事情节:“百草厅”药铺的白颖轩为詹王府的大格格号脉号出了“喜脉”,便断言大格格怀孕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养生先养心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记载了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确立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并把善于“治未病”的医生称为“上工”。强调“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即“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有一位名医叫扁鹊,因医术高明,有“起死回生”之术而家喻户晓。一次,他治好皇帝的病,皇帝问他:“谁是当今杏林第一人?”扁鹊回答:“是我的兄长,名叫扁鸦。”皇帝又问:“扁鸦的医术比你高明在何处?”扁鹊说:“我能治愈皇上已患的病症,但我兄长扁鸦能让未患病的人不生病。当年父亲临终前,传给我们兄弟两本医学秘籍,一本叫《医道》,是讲治病的,传给了我;另一本叫《防道》,是讲防病的,传给了我兄长扁鸦。”[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观众眼中,她曾是《健康路8号》的养生达人:在朋友眼中,她是“懂得保养的精致女人”。珍惜拥有,活在当下,她就是美丽的海西女主播、来自武夷山脚下的率真女孩徐静。  相似文献   

10.
正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又称摄生、卫生,《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作为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内经》认为,养生是为了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脏腑气血阴阳的和谐,藉以维护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经》中关于养生的内容十分丰富,而顺应自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即效法自然界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养生,又称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就是根据人类生命的发展规律,针对衰老产生的机理,采取各种方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以期达到防病延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养生综述     
养生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养生理论,大多散见于中医古籍及道家的著作中,诸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孙思邈的《千金方》、李时珍《本草纲目》、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传统的养生理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即“天人相应”。这是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养生。亦是养生的精华、核心所在。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选择了朱世增先生所著《山野遗方》中关于养生的论述,以每期一讲的形式连载。 朱世增先生,吉林省吉林市华侨医院院长、主任医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特邀教授、北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3.
电脑已经作为一种普通电器进入日常家庭.使用久了也需要必要的清洁和保养,才能让电脑延年益寿,错误的养护方法反而会加速电脑的老化死亡,可是如何才是电脑“养生”秘诀呢?  相似文献   

14.
梅树 《中国药店》2006,(12):120-120
作为一名艺女青年,期待张之亮不是没有道理的。 张之亮是个导演,香港人,代表作品有《飞越黄昏》、《笼民》、《自梳》、《慌心假期》等等。《飞越黄昏》探讨母女之间的复杂情感,《笼民》则反映了香港拆迁改造旧房的社会问题,《自梳》里的同性恋刘嘉玲美得惊人,《慌心假期》则在他乡异地里追击着无家可归的女人内心的故事。在香港他获奖无数,但却是突出的叫好不叫座类型。吸引我的是他电影里剖析人性的方式,细密温存之中有小刀子一刀一刀地刺进胸膛,令人难受又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5.
养生须养心.养心,是人健康少疾、抵御衰老的首要条件.古人养生追求6种心境:正心正心就是道德之心,仁义之心.“仁者寿”就是“仁德者高寿长命”的意思.静心就是要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高雅境界.明代《养生四要》一书中说得更为透彻:“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很多人以为抗衰老就是养生,吃了一些抗衰老的药品或保健品,看上去年轻就是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源于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是一种生活形态、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7.
学会舍弃     
凭借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的影响,近日“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在全国热销。书中,对“不惑”的解读,引起我对“舍弃与养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素问直解》曰:“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要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阶段。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可以说是投资少,见效快。  相似文献   

19.
快乐每一天     
《天坛药讯》2004,16(1):46-47
上海著名的说唱演员黄永生年过古稀,额头上没有“五线谱”,眼角不施“延伸线”,嗓音依旧中气十足,思维敏捷得如同他的说话一样快节奏。谈起养生之道,黄永生说,我信奉“活一天,开心两个半天”的原则。他创作的《做人要做“13点”》,就是他养生观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20.
背部是一个人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关注背部,正确保养背部,就等于为健康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膀胱经在后背有许多腧穴,位于脊椎旁开1.5寸。所谓“腧”,就是通道的意思,为传输、输注之穴,对保养脏腑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只有背部经络畅通,百病才能消退。所以,保养背部就成了养生很重要的一点。下面介绍一些保养背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