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让孩子以高分数、高名次来换取父母的爱,这不是真爱,这是一种扭曲的爱,是对爱的亵渎。  相似文献   

2.
每一位父母都期待着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成功,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多给孩子一些关爱。但是,许多父母付出的爱心都常常不被孩子理解,甚至招来他们的反感和对抗。许多家长对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感到困惑。心理学家认为:爱不仅仅是关心,爱还需要具有爱的能力。父母给予孩子心理成长所需要的有能力的爱,是孩子成功的助力;违反孩子心理所需要的缺乏能力的爱,不但是孩子成功的障碍,甚至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父母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按照孩子自身的需要,给予他们有效的关爱,会有助于孩子的成功。一些考生家长自从孩子进…  相似文献   

3.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相似文献   

4.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相似文献   

5.
1.幸福家庭的经历 家庭是孩子的依归,一旦家庭有所动摇,孩子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坐立不安、容易生气,甚至神经质。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下成长,让孩子感受何谓幸福家庭,并了解父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也许,听话的孩子都是相似的,而顽皮的孩子各有各的特质与个性。对于那些被视为“不听话的孩子”,不少父母长辈大抵经历了一个由爱到恼、到放纵,甚至于到“恨”的阶段。起初他们都试图讲道理,然而对孩子没有任何触动,在孩子面前几乎是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7.
正记得演员霍思燕曾经说过,她几乎每天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我爱你"。她说这不是自己在溺爱孩子,而是在给孩子一种安全感,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中得到健康的成长,而父母给孩子的这种"爱",更是一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定心丸。当她偶尔错怪了孩子,或者委屈了孩子以后,她第一时间所做的是对孩子说"我爱你"。  相似文献   

8.
曹亮 《健康博览》2008,(11):26-26
父母爱孩子,逗他们玩本是好事,但如果逗玩的方法不当则会使孩子受到伤害。这里,列举几种危险的逗孩子玩的动作,提请家长注意:  相似文献   

9.
陈自梅 《婚育与健康》2009,(8):40-40,59
都说孩子是维系父母关系的纽带,是男女爱情的结晶。可自从种下这颗爱的种子后,热恋中的男女们就不得不度过一段禁欲的生活,这也算得上是一种遗憾吧。  相似文献   

10.
杨翠平 《家庭健康》2005,(12):19-19
从某种意义上讲,家教的艺术也是爱的艺术。说起爱孩子,有的家长认为还需要什么学问,也有些父母困惑茫然:我的爱为什么不能打动孩子。孩子为什么不领情?  相似文献   

11.
徐琼 《健康生活》2007,(15):50-50
父母管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不管孩子则是父母失职,这是常理。但也确有对孩子管得太多、管得不当而适得其反的。  相似文献   

12.
周明 《健康生活》2010,(2):58-58
如果你很幸运,在童年时就感受到父母的爱,你可能会很自然地将这种爱传递到孩子身上。很多入在自己的童年少年时期没有深刻地感到父母的爱,所以他们现在就担心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爱。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仅仅爱孩子是不够的,确实父母们还需要学习表示爱、传达爱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年轻父母,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一方面盼孩子长大,一方面又怕孩子长大。因为小宝宝很逗人爱,也很好玩。孩子小的时候,是完全属于父母,完全依赖父母的;长大了,有思想,就有了他自己的世界。尤其是女儿之于父亲,儿子之于母亲,男女有别,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天真烂漫,戏于膝下了。所以许多父母特别是母亲,在孩子小时便抓紧时间,急切地疼爱孩子。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很幸运,在童年时就感受到父母的爱,你可能会很自然地将这种爱传递到孩子身上。很多人在自己的童年少年时期没有深刻地感到父母的爱,所以他们现在就担心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爱。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仅仅爱孩子是不够的,确实父母们还需要学习表示爱、传达爱的技术。其实,让孩子感到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和孩子维持真正有意义的接触。那么什么是有意义的接触呢?就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朵朵 《家庭医学》2010,(11):18-19
无论是离婚,还是继续隐忍婚姻的缺憾,作为父母,考虑最多的都是孩子。虽然离婚,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责任的放弃,相反,越来越多的父母会选择给孩子更多的爱。比起婚姻的失败,他们更在意孩子能否接受这一事实,能否和以前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一种爱的能力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父母等长辈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爱的能力培养.造成了不少孩子变得唯我独尊、缺乏爱心、缺乏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李翔 《婚育与健康》2013,(16):18-19
我们做爱,是因为我们相爱。父母之间的爱有别于对孩子的爱,是恋人之间的一种爱的方式。正是因为有这样爱的方式,你才会出生。孩子成了父母的性生活"学监"有了孩子,做爱突然变得麻烦了。这可是决定要孩子的时候没有想到的。4年前,儿子童童的降生给虹莉带来无尽的幸福和快乐。用虹莉自己的话说:"儿子真的就是一个小天使,再多的烦恼,再大的压力,一见到儿子就都不存在了。"但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可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权威.用命令的口吻强制孩子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用冗长的道理来说教,甚至极不耐烦地指责孩子这不行那不对。我们以为这样.孩子就会改变,就会被打造成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模型”孩子。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其实.教育孩子,做父母的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呢?  相似文献   

19.
《婚育与健康》2007,(9):4-7
1都说孩子是联系父母关系的纽带,是男女爱情的结晶。可自从种下这颗爱的种子,热恋中的男女们就从此不得不度过一段禁欲的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凉爽的秋风有时让人感到阵阵凉意,许多父母在这时往往是忙着给孩了增添衣服,结果常常看到父母穿着短衣短裙,孩子却穿着长衣长裤,甚至毛线衣。总担心孩子感冒,结果孩子偏偏更爱感冒。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